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课教学的省思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教学应以“对话式”教学取代传统的“独白式”教学,实现教与学双向互动;应在课堂上虚拟社会实践“情境”,实现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统一。
作者
任雪萍
机构地区
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
出处
《中国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8-78,共1页
China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高校
教学方法
制约因素
教师素质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江立成,王志红,柯文桂,张宪平,陶传增,任雪萍,潘加耕.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教学法”的理论构想[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4(4):90-95.
被引量:8
2
魏博辉.
谈谈作为大学公共课程的哲学基础理论教育中的有关问题[J]
.哲学研究,2001(10):11-17.
被引量:14
二级参考文献
9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5年..
2
.《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56年、2002年..
4
孙正聿.《哲学通论》[M].辽宁人民出版杜,1998年.第225页.
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N].中国教育报,1999-6-13.
6
黄楠森.《谈谈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状和发展》[J].新华文摘,2000,(6).
7
江泽民.关于教育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0-03—01(1).
8
列宁选集.(第1卷,第2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47,248.
9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176,725.
共引文献
20
1
尹长青.
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的创新[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4):135-136.
2
施保国.
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四维空间论[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6):122-124.
被引量:3
3
夏婉婉.
医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状与思考[J]
.浙江医学教育,2002,1(0):11-14.
4
毛富强,郑文静,李洁,赵朋.
自我体验教学法对医学生学习效果与精神症状的影响[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6):75-77.
被引量:6
5
李章吕.
关于“讲坛哲学”改革发展之思考[J]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7(3):27-30.
6
李章吕.
论“讲坛哲学”的改革与发展[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5):141-144.
被引量:2
7
李祥.
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谈析[J]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5,2(1):92-94.
8
陈明.
当前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处理好的十项辩证关系[J]
.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5):110-110.
9
陈明.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思政课开放式教改模式[J]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4(4):92-95.
被引量:3
10
陈明.
试论高职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政治课开放式教改模式[J]
.科技信息,2009(31).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8
1
汪信砚.
对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的反思[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7(4):477-481.
被引量:22
2
陈学明.
我们今天如何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J]
.哲学研究,2002(2):3-5.
被引量:11
3
孙正聿.
关于哲学教育改革的几个问题[J]
.哲学研究,2000(6):65-69.
被引量:60
4
陈昌曙,王前.
哲学教学的哲学研究——从知识到体验[J]
.哲学研究,2001(7):73-76.
被引量:17
5
邹诗鹏.
“上得去”,也要“下得来”——对高校哲学教育改革的一点看法[J]
.哲学研究,2001(7):77-79.
被引量:3
6
王宏维.
哲学教育改革之关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与教材[J]
.哲学研究,2000(9):62-65.
被引量:19
7
魏博辉.
谈谈作为大学公共课程的哲学基础理论教育中的有关问题[J]
.哲学研究,2001(10):11-17.
被引量:14
8
林桦.
针对大学生的实际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3):13-14.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李祥.
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谈析[J]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5,2(1):92-94.
1
栾树森.
多角度强化世界观教育提高育人水平[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1999,0(11):5-6.
2
杜虹.
简析成语、名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的运用[J]
.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01,18(3):87-88.
3
骆昭平.
论哲学课教学目标:受用和享受的和谐统一[J]
.柳州师专学报,1999,14(4):65-68.
被引量:1
4
张润玲,阎永.
哲学教学的素质教育功能[J]
.张家口师专学报,2001,17(2):69-71.
5
韦海峰,刘强炎.
谈谈讨论课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的应用[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S1):47-48.
6
任慧英,孙建乐.
不断探索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吸引力[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S1):221-223.
7
吴贻玉.
关注现实·注重比较·引起注意——《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法初探[J]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4):81-83.
8
于国艳.
刍议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改革[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23(5):140-141.
9
晏玉斌.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J]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4(2):73-75.
10
吴亚梅.
多媒体与案例教学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中的应用[J]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01,13(2):46-48.
中国高教研究
200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