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德国鲁尔区的转型与区域政策选择
被引量:
23
Option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ies and Transition of Ruhr Area of German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鲁尔区是德国一个以煤炭、钢铁、煤化等产业为基础的老工业区,但是随着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约束,鲁尔区从1960年代力图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本文分析了转型中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概述了区域政策和地方政府的作用,总结性提出了七项建议。
作者
海尔曼.皮拉特
杨志军
机构地区
德国维藤-海代克大学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
出处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2-75,60,共5页
Comparative Economic & Social Systems
关键词
德国
鲁尔区
经济转型
老工业区
工业区域政策
中国
老工业基地
政府职能
产业结构
分类号
F451.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427.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84
引证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118
同被引文献
184
1
郭凤典,朱鸣.
德国鲁尔工业区整治经验及启示[J]
.理论月刊,2004(7):98-100.
被引量:11
2
郭庆松,马道双.
国外失业理论述评[J]
.国外社会科学,1998(6):55-58.
被引量:5
3
戴学来.
八十年代英国黑乡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变化[J]
.人文地理,1997,12(4):78-81.
被引量:2
4
张京祥.
全球化背景中的区域发展与规划转变[J]
.国外城市规划,2004,19(3):1-4.
被引量:37
5
王晓来.
发达国家老工业基地调整与改造的成功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大连大学学报,2004,25(3):40-42.
被引量:3
6
吴德进.
产业集群的组织性质:属性与内涵[J]
.中国工业经济,2004(7):14-20.
被引量:105
7
任佳.
欧盟区域政策及其对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启示[J]
.经济评论,2004(5):117-122.
被引量:6
8
蔡秀玲.
“硅谷”与“新竹”区域创新环境形成机制比较与启示[J]
.亚太经济,2004(6):61-64.
被引量:26
9
于立,孟韬,李姝.
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退出途径:产业转型问题研究[J]
.资源.产业,2004,6(5):9-13.
被引量:15
10
白永秀.
西部大开发五年来的历史回顾与前瞻[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5(1):5-13.
被引量:22
引证文献
23
1
臧新.
政府在产业集群中的制约因素和可为空间[J]
.生产力研究,2006(10):181-183.
被引量:4
2
郑适,汪洋.
借鉴德国鲁尔工业区发展经验 推进吉林省产业结构调整[J]
.经济纵横,2006(12):63-65.
被引量:2
3
袁丽静.
刍议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规划[J]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7,21(5):32-35.
4
景跃军.
欧盟区域政策的作用及对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启示[J]
.人口学刊,2007,29(5):50-54.
被引量:7
5
王胜今,吴昊.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论《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的指导思想与政策取向[J]
.东北亚论坛,2007,16(5):29-33.
被引量:6
6
陈玉和,李堂军,王新华.
中国矿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选择[J]
.能源技术与管理,2007,32(5):57-60.
被引量:3
7
易千枫,张京祥.
全球城市区域及其发展策略[J]
.国际城市规划,2007,22(5):65-69.
被引量:17
8
任玉珊.
高等教育政策分析:一个案例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8(1):28-31.
被引量:1
9
史世伟.
德国产业政策:鲁尔区与空中客车[J]
.德国研究,2008,23(1):42-46.
被引量:8
10
史世伟.
德国国家创新体系与德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J]
.德国研究,2009,24(1):4-8.
被引量:18
二级引证文献
118
1
王荣俊,仇康,张增康.
化工园区封闭化管理在实践中的运用[J]
.现代化工,2022,42(S01):45-47.
被引量:2
2
白涛,康瑞霞.
世界工业城市转型对鞍山市发展的启示[J]
.城市建筑空间,2023,30(S02):167-170.
3
陈建.
基于基础乘数理论对民族八省区主导产业的界定[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0(9):19-20.
4
王迪,聂锐,张言方,刘玥,芈凌云.
煤炭资源税改革影响效应及其情景模拟研究[J]
.资源科学,2015,37(4):783-791.
被引量:8
5
马秀颖,赵儒煜.
中国地方市场分割成因刍议[J]
.当代经济研究,2008(4):30-33.
被引量:7
6
张炳雷.
东北地区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国有股份拆分托管经营模式初探[J]
.东北亚论坛,2008,17(3):79-83.
被引量:2
7
冯邦彦,段晋苑.
“深港创新圈”:理论基础、运行机制与合作优势[J]
.特区经济,2008(5):19-23.
被引量:5
8
翟英,朱恒学.
东北老工业基地生态经济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
.人口学刊,2008,30(4):51-54.
被引量:4
9
李姚矿,余其礼,阮美梅,董赟玥.
县域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的定位与功能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
.华东经济管理,2008,22(6):4-7.
被引量:6
10
方建国,谢小平.
主导产业激励:区域产业集群形成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分析--以广州汽车产业集群为例[J]
.学术研究,2008(6):93-96.
被引量:2
1
杜峥平.
德国鲁尔区的改造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启示[J]
.经济纵横,2007(5):41-43.
被引量:4
2
李晟晖.
德国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矿业城市的启示[J]
.国土经济,2002(9):44-46.
被引量:11
3
罗其友.
农业持续发展的区域政策调控[J]
.中国软科学,1995(10):20-23.
被引量:4
4
莫蕾钰.
德国鲁尔区复苏的启示[J]
.中国高新区,2004(9):64-65.
被引量:1
5
徐灵,魏彤春.
物流产业用地经营与管理的国际经验借鉴[J]
.商业时代,2010(5):119-119.
被引量:1
6
李红卫.
资源型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山西省与德国鲁尔区的比较研究[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3):150-154.
被引量:4
7
任武.
德国工业200年[J]
.南方人物周刊,2010(45):84-87.
8
原振雷,薛良伟,宋锋,常秋玲,王永哲.
鲁尔模式对河南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启示[J]
.矿产保护与利用,2006,26(2):11-15.
被引量:4
9
郑汉根.
从矿山到公园——记德国鲁尔区的转型[J]
.科技信息(山东),2003,0(9):39-39.
10
赵涛.
德国鲁尔区的改造——一个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典型[J]
.国际经济评论,2000(2):37-40.
被引量:46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