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政策稳定性评估(1949~2002年)(下)
被引量:
29
The Stability Evaluation of the Economic Policies towards the Ethnic Minority of China (1949-2001)(Part Tw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政策稳定程度的评估与分析 ,认为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建立 ,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少数民族经济政策 ,绝大多数已基本失去功能作用 ,其保证执行程度不断下降。这表明国家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宏观管理调控能力呈现弱化趋势 ,必须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作者
温军
机构地区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问题研究中心
出处
《开发研究》
CSSCI
2004年第4期19-23,共5页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批准号 :70 1730 0 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关键词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政策稳定性评估
分类号
F127.8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268
引证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134
参考文献
7
1
刘敏.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特征与转型[J]
.社会学研究,1994(1):30-34.
被引量:9
2
张天路.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政策及其转变[J]
.人口与经济,1989(5):27-31.
被引量:6
3
张克武.
新中国建立后的人口理论与政策概观[J]
.甘肃社会科学,1993(5):92-95.
被引量:2
4
施本植.
轨迹与走向: 我国民族经济优惠政策探析[J]
.云南学术探索,1997(4):31-36.
被引量:7
5
民族地区特殊政策调研组.
云南民族地区特殊政策演变情况综述(下)[J]
.民族工作,1997(8):35-37.
被引量:5
6
张定龙.
加强民族地区扶贫工作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关于民族地区扶贫任务、途径和政策的思考[J]
.中国民族,1994(2):16-19.
被引量:1
7
民族地区特殊政策调研组.
云南民族地区特殊政策演变情况综述(中)[J]
.民族工作,1997(7):10-17.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28
1
黄胜红.
文化软资源: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J]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5):37-39.
被引量:2
2
岳天明.
多维背景下西北民族地区发展问题探析[J]
.甘肃社会科学,2006(5):89-91.
被引量:4
3
尚炳珍.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浅谈[J]
.科学.经济.社会,1996,14(3):16-17.
被引量:1
4
汤波.
人才发展对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J]
.世纪桥,2007(8):35-36.
5
冷志明,易夫.
毗邻民族地区经济合作开发研究[J]
.科学.经济.社会,2008,26(3):18-21.
被引量:3
6
向娟.
论民族优惠政策的实施[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4):30-31.
7
田钊平.
我国民族地区优惠政策效应评价与制度建设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8):41-50.
被引量:20
8
戴小明,黄元姗.
论上级国家机关的民族法责任[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8(5):127-134.
被引量:6
9
代士林.
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转移支付制度设计[J]
.财会月刊(中),2011(6):45-47.
被引量:2
10
邹荣,苏洪爱.
边疆社会稳定与民族政策执行的和谐共生之道——当前民族政策执行困境分析[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14(2):89-92.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268
1
石绍宾,樊丽明.
对口支援:一种中国式横向转移支付[J]
.财政研究,2020,0(1):3-12.
被引量:75
2
苏东海.
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与少数民族地区生育政策的调整[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0(S1):186-192.
被引量:3
3
冷志明,游新彩.
民族地区经济政策研究——对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实证分析[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5):5-10.
被引量:6
4
戴小明.
财政自治及其在中国的实践──兼论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自治[J]
.民族研究,2001(5):19-25.
被引量:17
5
李霞林.
试论中国民族经济政策的制度创新[J]
.科技经济市场,2007(1).
被引量:3
6
何伟华.
对当代中国民族政策评估的思考[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4(z1):15-18.
被引量:4
7
万圭.
民族地区财政政策创新思考[J]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5):103-104.
被引量:2
8
杨军,章育良.
论左宗堂在西北的民族经济政策[J]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4):47-49.
被引量:1
9
罗树杰,徐杰舜.
世纪之交中国民族政策调整的思考[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2(2):7-17.
被引量:10
10
罗绒战堆.
西藏的人口、资源、贫困与计划生育──从扶贫攻坚研究引出的思考与建议[J]
.西藏研究,1998(4):70-7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9
1
赵榕.
少数民族地区税收的经济职能分析——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1):82-83.
2
马志荣.
西部民族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J]
.开发研究,2005(3):74-76.
被引量:5
3
黄伟,张梅.
论西部开发立法与民族自治地方落实财政自治权的衔接[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3(3):49-53.
被引量:3
4
陈迪.
新形势下对我国民族地区税收优惠政策的思考[J]
.满族研究,2005(4):13-18.
被引量:2
5
雷芸,朱明明.
西部制度体系的特殊性研究[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3):34-36.
6
石峰.
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确保《中国出版通史》的圆满完成——在《中国出版通史》研究编撰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
.出版发行研究,2006(8):5-9.
被引量:1
7
赵瑞春.
分税制财政体制对民族自治地方财政的消极影响[J]
.前沿,2007(11):43-45.
被引量:1
8
严庆,青觉.
优化与创新:科学发展观对民族政策的时代要求[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4):61-67.
被引量:2
9
冷志明,易夫.
毗邻民族地区经济合作开发研究[J]
.科学.经济.社会,2008,26(3):18-21.
被引量:3
10
马清俊,马少虎.
市场经济下民族经济优惠政策的坚持和完善[J]
.黑河学刊,2008(6):33-3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34
1
张秀萍,刘常兰.
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引擎及演化研究[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9(2):110-123.
被引量:9
2
周健,白科,王营营.
基于组合赋权的农业环境—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4):60-68.
被引量:3
3
吴凡.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精准脱贫实践与研究[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9(4):30-36.
4
黄伟.
论民族自治地方税收管理法律制度的改革[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4(6):21-25.
被引量:1
5
周书祥,李光郑.
广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
.资源环境与发展,2008,0(1):24-27.
被引量:2
6
李俊杰,陈莉.
民族地区税收优惠政策调整方向和建议[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9(1):138-143.
被引量:9
7
江凌.
试论《中国出版通史》的编纂思想及其学术价值和社会作用[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9,17(3):12-17.
8
田钒平.
民族经济法理论研究的根本问题——基于西部开发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关性的理论分析[J]
.三峡论坛,2010(5):98-104.
被引量:5
9
朱宏伟.
民族经济政策研究的若干问题[J]
.广西民族研究,2011(1):46-50.
被引量:5
10
张丽君,陶田田,郑颖超.
中国沿边开放政策实施效果评价及思考[J]
.民族研究,2011(2):10-20.
被引量:33
1
温军.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政策稳定性评估(1949~2002年)(上)[J]
.开发研究,2004(3):40-45.
被引量:30
2
国世平.
中港经济合作的评估与分析[J]
.世界经济文汇,1989(4):42-44.
3
王丽珂.
河南省近年社会建设成效评估与分析[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4):19-23.
4
武义青,张占茹,刘永利.
对河北省经济增长的评估与分析[J]
.经济与管理,2000,14(6):37-38.
被引量:1
5
蔡玉平,陈扬.
当前中国对外投资整体思路的评估与分析[J]
.河南社会科学,2017,25(2):30-37.
被引量:3
6
杨寿川.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的特质——兼论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J]
.思想战线,1998,24(1):37-43.
被引量:4
7
苦喜乐.
关于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的探讨[J]
.新西部(下旬·理论),2013(2):63-63.
8
吴佳倩.
发达国家社会救助制度对我国民族地区的启示[J]
.财讯,2016,0(24):13-13.
9
刘滨伟,葛英伟,杨波.
加快哈经开区产业结构调整打造龙江产业发展动车组的研究[J]
.决策咨询,2016(2):67-70.
10
刘滨伟,刘德凯,葛英伟.
增强哈尔滨市在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中带动作用的研究[J]
.决策咨询,2014(2):29-31.
开发研究
200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