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女性话语的别一路径:90年代王安忆的女性写作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90年代女性写作呈现出作家以个人生存体验表达妇女身体生存体验的自觉 ,女性文学走向女性个体生存的微观世界。王安忆从伦理学的角度对女性性别生活经验进行关怀 ,尝试在社会历史中寻找女性的历史—文化—语言谱系 ,构建女性话语的别一路径。
作者
李平
机构地区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编辑部
出处
《山东社会科学》
2004年第9期70-72,共3页
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女性话语
人文关怀
女性生存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48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6
1
陈惠芬.神话的窥破[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
2
林白.
记忆与个人化写作[J]
.作家,1997,0(7):13-14.
被引量:17
3
李志卿.
王安忆与读者的对话[J]
.文学自由谈,1993,0(1):115-119.
被引量:10
4
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1998..
5
刘晓英.
从几部作品看新时期小说婚爱观的变化[J]
.作家,1997,0(4):76-80.
被引量:1
6
王琳.女性经验与女性叙事[J].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6,(7).
共引文献
248
1
董敏.
论王安忆小说中的男性形象[J]
.长城,2011(6):22-23.
2
金志茹.
劳伦斯所塑造的女性形象的缺憾[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7):238-240.
被引量:8
3
高小弘,翟永明.
穿透生命表象的价值追问与诗意传达——评李锐的《无风之树》[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7(6):84-89.
被引量:1
4
王文华.
希腊城邦制度与希腊妇女的地位[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4(5):37-41.
被引量:9
5
佘艳春.
女性历史叙事与性别文化[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8(2):85-89.
被引量:6
6
张清祥.
“他者”叙事的遮蔽——新文学男性大师笔下“女性被讲述”文本剖析[J]
.北方论丛,2005(2):30-34.
7
崔兰平.
对五四先进分子探索妇女发展的回顾与思考[J]
.北方论丛,2005(2):111-114.
被引量:1
8
佘艳春.
女性主体性确证的历史循环[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0(2):63-66.
被引量:1
9
唐晴川.
批判与重构——20世纪90年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反思[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4(3):49-54.
被引量:4
10
饶道庆.
《红楼梦》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引论[J]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26(3):34-38.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6
1
林白.
记忆与个人化写作[J]
.作家,1997,0(7):13-14.
被引量:17
2
黄志刚.
都市悖论下的人生困境——论安妮宝贝小说创作[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5):56-59.
被引量:5
3
安妮宝贝.彼岸花[M].北京:南海出版社,2002:418.
4
安妮宝贝.八月未央[M].北京:南海出版社,2002:30.
5
马春花.
“我是女性主义者吗?”——由王安忆的性别表述兼谈中国的女性主义[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2):115-120.
被引量:7
6
李永花,王苹.
王安忆女性意识的张扬与女性主义批评[J]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17(4):37-38.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
1
肖晶.
论安妮宝贝《莲花》的创作转型[J]
.广西社会科学,2008(2):144-147.
被引量:2
2
袁洁洁.
浅论王安忆女性书写的特点[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0(11):90-91.
二级引证文献
2
1
王泉.
新世纪汉族新生代女性小说的西藏书写[J]
.扬子江(评论),2011(2):82-85.
被引量:1
2
曾昭进.
边缘人与漂泊者:《妻妾成群》与《莲花》中女性形象塑造之比较[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7(11):136-137.
1
赵方.
心灵的飞翔[J]
.新青年(珍情),2006,0(10):58-58.
2
杨理沛.
诗意的心灵遥望与倾诉——论《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创作技巧[J]
.写作,2011(7):22-24.
3
孙建.
时光中的少年(散文)[J]
.山花(下半月),2012(1):92-96.
4
曾娟,田中阳.
论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天津书写[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5(2):15-20.
5
万安伦,韩欣.
“弑父”与“守灵”的双重承担──试论简宁诗歌中文化角色的确认[J]
.当代作家评论,1998(6):95-98.
6
张波.
心中若有一个信仰[J]
.文苑(经典美文),2008,0(12):12-12.
7
谭竹.
假如没有记忆(外二章)[J]
.散文百家,2012(11):10-12.
8
刘海燕.
命运里,这一天,这个人……[J]
.作品,2008(1):4-8.
9
崔恩昊.
微观世界里的哀与乐——漫谈英国女作家芭芭拉·皮姆的创作[J]
.外国文学动态,2014(1):12-14.
10
胡勇.
巴尔扎克与托尔斯泰[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0):54-55.
山东社会科学
2004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