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面向生活 引导生活——回归生活的德育内涵与策略
被引量:
50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回归生活的德育理念,并不是把德育简单地等同于个体生活,从而消解德育“育德”的可能性,而是试图表达这样一种德育理念:在生活世界中,并且通过生活形式展开,来引导个体生活,引导个体对可能生活的美好追求,从而使得德育的过程成为作为生活主体的个体德性之自主生成、自我建构的过程。
作者
刘铁芳
机构地区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教育科学研究》
2004年第8期48-51,共4页
Educational Science Research
关键词
德育
生活德育
分类号
G410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45
引证文献
50
二级引证文献
120
同被引文献
245
1
雷月荣,赵雪.
第四代评价理论视角下我国德育评价的现实困境与突围之策[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43(1):28-32.
被引量:14
2
王宏英.
论生活型德育的模式和策略[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19(2):27-30.
被引量:2
3
石峰.
学校课间操质量管理探讨[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3(3):185-186.
被引量:3
4
叶澜.
试论当代中国学校文化建设[J]
.教育发展研究,2006,26(15):1-10.
被引量:126
5
刘超良.
生活德育探问[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3(24):50-52.
被引量:16
6
万俊人.
全球化与文化多元论[J]
.读书,2000(12):97-105.
被引量:19
7
陈善卿.
陶行知的德育理论实质上是生活德育论[J]
.道德与文明,2002(4):63-65.
被引量:23
8
吴文莉.
青少年生活方式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4):88-90.
被引量:8
9
庄永敏.
论学生道德主体性的培养[J]
.浙江社会科学,2004(4):120-122.
被引量:5
10
鲁洁.
走向世界历史的人——论人的转型与教育[J]
.教育研究,1999,20(11):3-10.
被引量:145
引证文献
50
1
李爱琴.
中学生德育应回归生活[J]
.科学时代,2009(1):203-204.
被引量:3
2
于华颖.
回归生活世界——高校德育之根基所在[J]
.文教资料,2006(32):22-23.
被引量:2
3
董红亚.
礼文化在生活德育中的借鉴意义刍论[J]
.理论月刊,2009(11):58-61.
被引量:6
4
丁霞.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德育教学的知易行难对策探析[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27(1).
5
何惠丽.
回归生活:新世纪德育改革的价值取向[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9,11(6):50-51.
被引量:2
6
梁丹.
回归生活的道德评价[J]
.基础教育研究,2005(5):12-14.
7
林瑞青.
生命德育模式引论[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8(4):24-28.
被引量:11
8
二、新时期学校德育的理论探索[J]
.上海教育科研,2006(B12):9-20.
9
吴华.
论人本视野下的德育生活化[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7(3):64-66.
10
董红亚.
礼、礼仪及对生活德育实践的启示[J]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4):94-9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20
1
刘传雷,荆蕙兰.
美国新品格教育及其教育镜鉴[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28):88-90.
2
孔得宇,王小磊.
积极心理学融入高职德育的实践路径[J]
.心理月刊,2024(8):215-217.
3
胡伟鹏.
高校辅导员心理工作案例概况研究[J]
.心理月刊,2024(2):51-55.
4
黄勇发,庞世平,蒋豪.
生物反馈技术对培养积极心理因素的影响[J]
.心理月刊,2022(22):217-220.
被引量:3
5
王怡.
积极心理学视域中的高校德育教育研究[J]
.现代交际,2020(12):30-31.
6
杜鑫森.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分析[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20,0(1):162-163.
7
王颖.
新中国70年道德教育观研究回顾与展望[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97-106.
被引量:1
8
卢瑞霞,杨素花.
从《弟子规》看大学生规范教育[J]
.汉字文化,2019,0(23):29-30.
9
马多秀.
从功利到审美的德育宗旨[J]
.现代教育论丛,2007(1):28-31.
被引量:1
10
彭庆红.
生活德育理论及其对辅导员工作的启示[J]
.高校辅导员,2010(1):17-20.
被引量:1
1
谢学东.
谈品德与生活课堂的有效活动[J]
.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1(4):113-113.
2
方长明.
“重养成”:初中思品生活化课堂的德育落脚点[J]
.生活教育,2013(5):89-90.
被引量:1
3
王冬凌.
“以师为本”的教师培训模式:内涵与策略[J]
.现代教育管理,2010(10):69-71.
被引量:12
4
周青政.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内涵与策略[J]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0(6):19-22.
被引量:5
5
龚平.
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内涵与策略[J]
.课程.教材.教法,2002,22(10):29-29.
6
张菊芳,胡耀文.
浅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与策略[J]
.新课程(教育学术),2008,0(11):46-47.
7
马丽.
试论和谐教育的机理、内涵与策略[J]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2(2):36-39.
8
王全兴.
关注生命 解放儿童[J]
.班主任之友(中学版)(上半月),2008(6):57-58.
9
蔡国庆.
试论校长课程领导的内涵与策略[J]
.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7(1):31-32.
被引量:2
10
梅芳.
论生态德育在音乐课程中内涵与策略[J]
.音乐时空,2016,0(7):166-167.
教育科学研究
2004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