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举证责任倒置研究──兼谈民事举证责任的“正置”
被引量:9
参考文献7
-
1汤维建.论民事诉讼中的诚信原则[J].法学家,2003(3):92-104. 被引量:83
-
2王利明.“审判方式改革中的民事证据立法问题探讨”,《中国民事证据的立法研究与应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18,19页
-
3江伟.市场经济与民事诉讼法学的使命[J].现代法学,1996,18(3):4-13. 被引量:165
-
4"参见[美]罗尔斯著:《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在此书中罗尔斯认为共于同一社会的人由于具有不同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不同的宗教信仰和哲学信念,对于人生价值和政治标准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看法.同时,对于建立公共社会秩序而言,也不必要求人们观点一律,但必须要求有一种公共理性的基础.所谓交叠共识,就是具有不同世界观的人们在政治公正方面分享一致看法的那一个共同部分.可以认为,罗尔斯的交叠共识这一观念较成功地克服了普遍主义和绝对主义的缺陷,为政治生活的公共理性找到了一个起码的,具有最少内涵的支点.
-
5左卫民,谢鸿飞.论民事程序选择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8,20(6):58-64. 被引量:72
-
6刘荣军.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适用[J].法学研究,1998,20(4):125-132. 被引量:92
-
7王利明主编.《民法·侵权行为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61页
二级参考文献1
-
1Robert G.Bone,Modeling Frivolous Suits,145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Law Review519,533(1977).
共引文献417
-
1吴丹盈.功能与结构:民事诉讼程序的整合——以“普通—简易—小额—速裁”相互关系为视角[J].中山大学法律评论,2020(2):19-41.
-
2李贤森.中国仲裁行业中仲裁员行使仲裁释明权的基本价值遵循与行为规范[J].仲裁研究,2021(2):16-23.
-
3张喜彪.人格权侵害禁令程序的规范研析、范式选择与运行规则——以《民法典》与《民事诉讼法》的协同实施为视角[J].中财法律评论,2023(1):104-133.
-
4林剑锋,张喜彪.游走在诉讼与非讼之间:《仲裁法》修改背景下仲裁裁决撤销程序性质的反思与澄清[J].商事仲裁与调解,2023(2):104-124. 被引量:2
-
5曾子容.论电子诉讼程序选择权[J].司法改革论评,2019(1):127-142. 被引量:1
-
6程培文.民事程序选择权在小额诉讼程序中的运用[J].时代报告(学术版),2020,0(1):70-71.
-
7汪放.证明困境视阈下当事人协力阐明义务研究[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9(2):307-323. 被引量:2
-
8任重.民法典的实施与民事诉讼目的之重塑[J].河北法学,2021,39(10):38-70. 被引量:40
-
9任重.民法典与民事诉讼法的协同实施:回眸与展望[J].当代法学,2023,37(1):44-57. 被引量:13
-
10冷畅.附带上诉制度的具体构建[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1(5):212-214.
同被引文献88
-
1王春业.论公益诉讼中检察机关的调查取证权[J].浙江社会科学,2020(3):46-52. 被引量:19
-
2杨世盛.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优化路径[J].研究生法学,2020(3):103-108. 被引量:2
-
3廖泽芳.对我国民事举证责任分配规则的反思[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0(2):56-59. 被引量:1
-
4李浩.民事判决中的举证责任分配--以《公报》案例为样本的分析[J].清华法学,2008,2(6):25-37. 被引量:40
-
5陈刚.抗辩与否认在证明责任法学领域中的意义[J].政法论坛,2001,19(3):77-84. 被引量:33
-
6武树臣.法律涵量、法官裁量与裁判自律[J].中外法学,1998,10(1):27-32. 被引量:20
-
7陈亚平.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中若干基本问题之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13-18. 被引量:15
-
8王新芳.论“谁主张,谁举证”[J].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997,24(1):72-73. 被引量:1
-
9刘海东,徐伟群,尤海东.举证责任和证明责任[J].法学,1993(3):13-16. 被引量:2
-
10单云涛.民事举证责任若干问题研究(上)[J].政法论坛,1992,10(2):60-63. 被引量:3
引证文献9
-
1高传喜.《医疗损害赔偿法》立法初探[J].甘肃农业,2004(9):95-96.
-
2张文彬.关于医疗纠纷中举证责任倒置的研究[J].泰山学院学报,2005,27(2):74-77. 被引量:2
-
3睢素利.物业服务合同的法律分析与相关问题的法律适用[J].法律适用,2007(5):45-49. 被引量:15
-
4马天骄.举证责任分配中的法官自由裁量权——以大规模侵权案件为视角[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28(1):97-102. 被引量:3
-
5丁春燕.民事诉讼举证规则体系化研究[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6,31(2):51-60. 被引量:6
-
6高也陶,吕略钧.医疗差错认定与Res Ipsa Loquitur[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2,9(3):163-167. 被引量:4
-
7王俣璇.格式条款标准化的垄断协议认定[J].法学论坛,2020,35(2):108-118. 被引量:3
-
8罗翔宇.论消费民事公益诉讼中不应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兼谈原告举证能力的正确强化路径[J].克拉玛依学刊,2022,12(3):55-64.
-
9邓雄仔,吴旻.证明责任倒置研究[J].行政与法,2004(3):123-125.
二级引证文献33
-
1肖明明.物业服务合同“多重缔约”问题探究[J].中国不动产法研究,2019,0(1):188-204.
-
2徐慧.对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倒置的正确理解与应对[J].邢台学院学报,2006,21(4):30-32.
-
3龙翼飞,宋卓基.我国物业纠纷矛盾探源及解决路径[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6(4):132-135. 被引量:5
-
4峗怡,蒲川.英美专家证人制度对我国医疗事故鉴定的启示[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4):2688-2690. 被引量:3
-
5刘文清.物业服务合同的违约责任研究[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8,23(4):94-97.
-
6高也陶.2010年:中国医疗纠纷处理的根本转折[J].医学与哲学(A),2010,31(5):25-27. 被引量:5
-
7时善全,张超,高也陶.《侵权责任法·医疗损害》之管见[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2):101-102.
-
8姚怀生,邱小林.社区法律纠纷研究[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8):259-259.
-
9王婷.物业服务合同中业主抗辩权的行使与限制[J].决策与信息(下旬),2011(6):52-52.
-
10陈凤贞.医院手术签字制度的理性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8(3):267-268.
-
1方涛.民事举证责任倒置问题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1):36-37. 被引量:2
-
2曹红冰.论民事举证责任[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2,9(5):109-110.
-
3石红伟.民事举证责任的内涵及分配[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6(3):42-44. 被引量:1
-
4王学棉,周凤翱.民事举证责任倒置浅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46-48. 被引量:2
-
5王永政.谈民事举证责任承担[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79-80.
-
6陈小云.我国民事举证责任倒置范围之探讨[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5(5):42-44.
-
7李姿颐.民事举证责任倒置问题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0(18):295-295.
-
8张艳丽.确定合理的民事举证责任分配原则——兼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J].法学杂志,2002,23(2):27-29. 被引量:3
-
9姜龙飞.让公正置于阳光之下——上海公安机关扎实推进“阳光警务”建设[J].东方剑,2016,0(B12):21-26.
-
10吕日东.举证责任倒置的实质——逆否分配[J].山东审判,2005,21(5):81-83.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