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美国校园枪击案的特点分析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美国的校园枪击案件在上世纪末震撼全美以及全世界。一般的观点将校园枪击归入普通的校园暴力,而笔者认为校园枪手不同于一般青少年暴力犯,校园枪击也不同于普通的校园暴力。通过研究1974年至2000年间的37起校园枪击案件的41名校园枪手,笔者简单分析了校园枪击案件的特点,并从犯罪学的理论方面予以探讨。
作者
吴真
机构地区
华东政法学院
出处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2年第3期57-59,共3页
Issues on Juvenile Crimes and Delinquency
关键词
美国
校园抢击案
校园暴力问题
犯罪分析
分类号
D971.2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21
1
张仁骏.
美国校园安全管理现状考察及启示[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6(4):65-69.
被引量:20
2
李燕,曹峰旗.
美国校园暴力透视[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2002(5):90-91.
被引量:2
3
孙佳.
安全服务署:美国学校的“定心丸”[J]
.上海教育,2005(07A):43-44.
被引量:6
4
成伯清.
怨恨与承认——一种社会学的探索[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5):59-65.
被引量:59
5
余中根.
构建有效的校园安全防范的学校、家庭与社区合作机制——美国巴尔的摩市的经验及其启示[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7):50-54.
被引量:10
6
张继东.
浅析个人极端暴力犯罪[J]
.公安研究,2010(9):50-55.
被引量:38
7
张小虎.
我国无差别杀人犯罪的现实状况与理论分析[J]
.江海学刊,2011(1):125-130.
被引量:12
8
赵伟.
校园暴力视角下的校园安全体系建设[J]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2,21(1):27-30.
被引量:5
9
靳高风.
当前中国个人极端暴力犯罪个案研究[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5):126-134.
被引量:75
10
李国军.
美国动态枪手案件应急管理与现场处置的经验与启示[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3,26(9):149-15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陈泳妤.
美国校园枪械暴力的学校风险因素分析[J]
.教育导刊(上半月),2010(9):54-56.
2
靳高风,李易尚.
中美校园暴力袭击犯罪比较研究--基于94起典型案件的调查分析[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6):1-18.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守佳丽,靳高风.
当前我国中小学校园安全问题及安全教育分析[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18(4):74-79.
被引量:15
2
冯卫国,王敏芝.
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及其防范治理——基于100起犯罪案例的实证分析[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7(2):217-221.
被引量:13
3
屠新伟,苏华.
美国体育教育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9,35(1):77-85.
被引量:1
4
贺艳梅,王惠庭.
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原因及预防策略[J]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10(3):52-55.
被引量:5
5
官悦,许砚梅.
基于CPTED理论的中小学入口空间与校园暴力袭击犯罪行为关系研究[J]
.中外建筑,2019,0(8):60-65.
被引量:3
6
程悦轩.
基于4R理论的校园暴力袭击事件的危机管理探究[J]
.经营与管理,2020(2):103-107.
被引量:4
7
魏淑艳,李富余.
基于紧张理论的我国社会泄愤类极端事件归因及治理——以暴力伤害学生事件为例[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7(2):146-156.
被引量:4
8
陈成鑫.
基于风险评估的校园安全防范体系构建[J]
.教育科学研究,2021(7):41-46.
被引量:14
9
徐雅珂.
个人极端暴力成因解释的理论分异与视角拓展[J]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22(1):98-107.
被引量:4
10
郑海,王慧如.
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犯因性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2022,34(3):103-112.
被引量:2
1
金叙含.
校园暴力问题的法律反思[J]
.民营科技,2017(1):248-248.
2
樊可.
关于“校园暴力”问题的法律规范[J]
.青年时代,2016,0(13):203-203.
3
孙云晓.
领导干部必须高度关注“校园暴力”问题[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6):1-1.
被引量:1
4
事件[J]
.人民公安,2017,0(6):4-4.
5
周志卓.
读者来信[J]
.律师与法制,2006(2):76-76.
6
刘敬辉.
美国校园中的伊拉克战争与留美博士的越洋对话(20)[J]
.21世纪,2003(6):20-21.
7
严琦华.
关于校园暴力的成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4(4):117-118.
被引量:8
8
寒星.
在美国校园看美国大选[J]
.新产经,2012(11):64-64.
9
俞俊俊.
浅析废除集资诈骗罪死刑之原因[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6(2):188-188.
10
杨尚东,王怡然,郭远远,逯慧娟,陈瑜,刘达昌.
美国校园警察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J]
.群文天地(下半月),2010(12):121-123.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