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工程教育改革:构建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被引量: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确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是高等工程教育面向 2 1世纪的重要课题。作为大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原则是 :整体优化课程体系 ,拓宽专业口径 ,突出创新能力培养 ,发展学生个性 ,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不同高校必须根据培养目标和办学条件进行定位选择 。
作者
袁洪志
机构地区
盐城工学院教务处
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6-68,共3页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关键词
工程教育
构建
人才培养
模式
人才培养方案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0
同被引文献
89
引证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101
参考文献
3
1
'江苏省跨世纪高等工程技术人才素质与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组.
高等工程技术人才的素质及培养——素质教育目标与培养模式设计[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1):36-41.
被引量:2
2
樊耘,王颖.
中外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
.比较教育研究,2000(1):17-20.
被引量:27
3
张德江.
适应市场需求 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J]
.中国高等教育,2002(19):27-28.
被引量:15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樊耘,朱鸿江.
论面向21世纪工科大学生的管理素质教育[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8(1):38-41.
被引量:1
2
王冀生.
谈谈现代工程教育观[J]
.大学教育科学,1996(3):11-13.
被引量:2
3
郭桂英.
跨世纪工程技术人才的素质及其培养[J]
.大学教育科学,1996(3):32-35.
被引量:3
4
余凯,洪成文,丁邦平,施晓光.
国外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动向[J]
.中国大学教学,1998(1):44-47.
被引量:15
5
刘顺芳.
MIT教学计划的启示[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6,44(3):78-80.
被引量:3
6
杨惠中,桂诗春,杨达复.基于CLEC语料库的中国学习者英语分析[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7
王端庆.
江苏高等工程教育社会调查及其启示[J]
.高等教育研究,1997,17(2):63-69.
被引量:12
8
王沛民.
工程专业人才素质和培养模式初论[J]
.高等教育研究,1997,18(6):60-66.
被引量:9
9
陶焕涌.
加强高校产学研结合的思考[J]
.江苏高教,1997(5):64-66.
被引量:5
10
刘献君.
国外高等工程教育中的人文教育[J]
.高等教育研究,1997(4):86-93.
被引量:28
共引文献
40
1
苏欣,肖桂荣.
《工科数学应用基础》课程考试方法改革与实践[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2):55-57.
2
范秀宏,邢峰.
数学课程考试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22(3):80-82.
3
汪中华.
东北老工业基地呼唤地方理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J]
.中国高教研究,2004(11):76-77.
被引量:1
4
黄陈蓉,黄坚,袁宗福,杨晨宜,廖雷.
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5(6):28-30.
被引量:89
5
魏来,蒋丽艳.
论新世纪图书馆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对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的创新性“复合型”图书馆学人才的思考[J]
.晋图学刊,2005(5):5-8.
被引量:6
6
刘胜题.
法学教育新理念:以理工科为主的大学[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6(1):109-114.
被引量:1
7
刘彬让.
新时期高等农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高等农业教育,2006(3):7-10.
被引量:4
8
龚方红,汤正华,蒋必彪.
试论工程教育中的本科实验教学改革[J]
.中国高教研究,2006(4):86-87.
被引量:46
9
牛金成,许放.
我国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之比较分析[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5):83-88.
被引量:40
10
李森.
试论远程教育人才培养规格[J]
.科技信息,2007(32):70-70.
同被引文献
89
1
张爽男,崔振铎,孙清池,韩雅静,胡绳荪,盛京.
材料综合实验的教学与管理[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3(S1):58-60.
被引量:13
2
吴林根.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10):10-11.
被引量:85
3
何旭明.
物流学科教育是我国物流人才培养的关键[J]
.中国物流与采购,2004(19):58-59.
被引量:5
4
吴文兵.
高等院校实验教学系统的构建[J]
.理工高教研究,2002,21(2):109-110.
被引量:11
5
中国工程院工程教育研究课题组.
我国工程师培养的重要性与培养途径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3(1):1-7.
被引量:91
6
鞠颂东,徐杰.
从学科重组的角度探析物流学学科的建设[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3(1):52-54.
被引量:22
7
周琦,肖瑛.
改革考试制度彰显其在人才培养系统中的地位[J]
.高等理科教育,2005(2):63-67.
被引量:5
8
袁驰,王健.
《机械设计》考试方法的改革[J]
.潍坊学院学报,2005,5(2):130-131.
被引量:2
9
曾名勇,李巍然,于志刚,侯家龙,段善利.
构建多样化的考试模式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J]
.中国大学教学,2005(10):38-40.
被引量:42
10
杨天怡,胡新平,严薇,袁云松.
创新教育与实践教学创新[J]
.中国高等教育,2005(23):28-30.
被引量:78
引证文献
17
1
王文涛,庄志军.
助剂化学教学方法探讨[J]
.化工时刊,2005,19(7):68-69.
被引量:5
2
刘颖.
改革考试方法 适应现代工程技术人才培养[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2):141-142.
被引量:9
3
刘彬让.
新时期高等农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高等农业教育,2006(3):7-10.
被引量:4
4
龚方红,汤正华,蒋必彪.
试论工程教育中的本科实验教学改革[J]
.中国高教研究,2006(4):86-87.
被引量:46
5
庞燕,王忠伟.
教学研究型大学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
.中国市场,2008(23):153-154.
被引量:5
6
高英武,廖晓莲,何幸保,罗军.
机械设计课程考试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7):63-66.
被引量:7
7
熊出华,李力,周超.
交通类本科专业材料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与实践[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7):186-187.
被引量:1
8
胡友安,朱昌平.
理论力学“闭卷”和“半开卷”考试方法并用实践[J]
.科教文汇,2010(19):94-95.
被引量:2
9
朱昌平,谢祖锋,高远,姚澄,殷明.
高频电路“闭卷”、“半开卷”、“开卷”相结合的考试方法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5):20-22.
被引量:11
10
张佳.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实验室建设设想[J]
.中国电力教育,2013(3):181-18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01
1
殷宏.
石油钻机天车防碰装置改进设计[J]
.石油知识,2021(5):54-55.
2
张清,李全安,文九巴,张兴渊.
无损检测综合实验的教学改革[J]
.无损检测,2008,30(5):316-317.
被引量:4
3
张华.
工程实践教育中兴趣激励体系的研究[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6(S1):305-308.
被引量:4
4
张舸,石炎生,刘利强.
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 切实培养应用型人才[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2):148-151.
被引量:25
5
谢苗,甘纯玑.
生物化学设计性实验教学规划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5):119-122.
被引量:16
6
陈月华,张长利,房俊龙.
谈电工技术课的前置性实验教学模式[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30):61-61.
7
叶素香,张帆.
对石油工程专业考试模式的思考[J]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1,24(4):77-79.
被引量:2
8
申海燕.
高校实验教学的新理念与新体系[J]
.高教论坛,2007(2):104-106.
被引量:17
9
殷燕芳,余群.
制图测绘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J]
.机械管理开发,2007(3):149-150.
被引量:5
10
李继芳,刘学俊,方跃峰.
基于“项目化”训练模式的毕业设计实践与思考[J]
.计算机教育,2007(05X):104-106.
被引量:2
1
陈宝瑜.
民办高校发展态势及多样化定位[J]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4,0(1):14-16.
被引量:1
2
李嘉瑶.
高校办学定位选择及特色追求[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4(3):54-56.
被引量:22
3
王银玲,尹显明,张华,王勇.
整合优势资源,建设特色鲜明的工程训练中心[J]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9(1):72-73.
被引量:8
4
侯长林,罗静,叶丹.
应用型大学视域下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选择[J]
.教育研究,2015,36(4):61-69.
被引量:102
5
韦惠惠.
关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问题的几点思考[J]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4,12(1):39-42.
6
尤飞,胡卫东,王建荣,刘媛媛.
大工程教育背景下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J]
.轻工科技,2012,28(9):171-173.
被引量:9
7
卢同刚.
大工程教育理念下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训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12):233-234.
8
李娜.
略谈民办普通本科院校办学定位四原则[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10):17-18.
9
郭晶.
高校市场营销教学的定位思考[J]
.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1,14(1):46-49.
被引量:19
10
沈晓芸.
绘本阅读,习作教学的新视角[J]
.新课程导学(上旬刊),2016,0(1):67-67.
江苏高教
200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