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哲学史》
CSSCI
2000年第4期72-72,共1页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二级引证文献10
-
1李维武.近50年来现代新儒学开展的“一本”与“万殊”[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8,45(6):91-100. 被引量:3
-
2化涛.激情、理性与儒学复兴——读张世保先生《大陆新儒学评论》[J].学术论坛,2007,30(8):202-204.
-
3李维武.文化保守主义再度兴起的实质、原因与影响[J].学术研究,2008(3):33-38. 被引量:13
-
4任帅军.儒学基本理念研究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2009(17):187-189. 被引量:1
-
5张世保.胡适国学研究的当代思想史意义[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0(2):98-102.
-
6祝薇.现代新儒学思潮评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1(1):15-19. 被引量:4
-
7颜华勇.政治儒学与王道政治——对蒋庆“政治儒学”思想的几点评析[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2(1):83-88.
-
8李维武.近百年来儒学形态与功能变化的总体走向与基本历程[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67(5):6-22. 被引量:5
-
9杜运辉.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大陆新儒学[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5):144-152. 被引量:8
-
10董海军.大陆新儒家思潮研究述评[J].思想教育研究,2019,0(7):136-141.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