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5期5-6,共2页
Guizho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同被引文献54
-
1董忠堂,阮怀军,周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理论及新世纪发展对策[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7(1):29-30. 被引量:6
-
2朱志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5(6):122-124. 被引量:2
-
3张学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人的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4,32(4):815-818. 被引量:7
-
4袁康来.中国农业科技投入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J].农业与技术,2004,24(4):18-21. 被引量:17
-
5郭来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分析(Ⅰ)[J].中国农学通报,2004,20(4):304-306. 被引量:9
-
6王治中.农业推广问题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04,50(5):79-81. 被引量:5
-
7邓积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引进与咨询,2004(9):26-27. 被引量:4
-
8姚杰,池宏.我国农业投入不足问题的原因:一种博弈视角的解释[J].农业技术经济,2004(6):23-29. 被引量:10
-
9罗明亮.制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软因素”及其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2):363-364. 被引量:9
-
10王国业,周文影,陈为纲.浅谈促进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2):136-138. 被引量:5
引证文献8
-
1张雨.农产品加工企业采用科技成果的制约因素及转化模式[J].四川食品与发酵,2006,42(3):1-3. 被引量:2
-
2陈势,郑珏.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及推广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作物研究,2007,21(4):481-483. 被引量:5
-
3韦恒,李友华,曲文宇.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农业技术推广转化[J].商业研究,2008(8):52-55.
-
4王秀果,白雪艳,张玉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分析[J].现代农业科学,2008(9):88-89. 被引量:11
-
5薛庆林.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9,11(1):104-107. 被引量:15
-
6曾德仪,朱冬云.浅谈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性及其措施[J].湖南农业科学,2009(5):123-124. 被引量:6
-
7文锋.浅议经营型人才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作用[J].热带农业科学,2009,29(12):53-55.
-
8张亚男.探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农业技术推广转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5):219-21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40
-
1王强.新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实践透析[J].中亚信息,2010(S1):6-7.
-
2曹萍,黄国庆.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保障机制研究[J].天府新论,2008(5):38-41. 被引量:3
-
3程术希.科技创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8):295-298. 被引量:6
-
4张鑫.基层农科院所在农技推广中的作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4):131-133. 被引量:2
-
5肖云,王静.农业科技经纪人发展的障碍与对策——以重庆农村经纪人的调研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9):34-37. 被引量:5
-
6赵路叶子,杨宁生,赵蕾.渔业科技成果转化研究文献综述[J].中国渔业经济,2010(5):170-176. 被引量:2
-
7王仕美,龙子午,闵娟.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10,29(4):107-110.
-
8何少芬,苏时鹏,郑逸芳,连文.海西农业科技成果应用的交易成本分析——以福建省为例[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4(2):1-5. 被引量:2
-
9辛翔飞,王济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研究综述[J].农业科技管理,2011,30(3):74-76. 被引量:25
-
10邓立国,李杨瑞,陆建勋,林贵美,张进忠,莫彬.媒体宣传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推动作用分析——以广西农业科学院为例[J].南方农业学报,2011,42(7):821-824. 被引量: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