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制度创新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笔谈):教学制度创新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被引量:
1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教学活动既然是人类特有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当然可以说,教学活动乃是为人的人为事业。但是,作为人为事业的教学活动本身又有可能成为任意妄为的活动。所以,为了保证教学活动为人目的的达成,促进教学事业的健康发展,就不能不规定教学活动的结构方式,制定相应的组织规则,来规范教学活动。
作者
徐继存
机构地区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出处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8-79,共2页
Educational Research
关键词
制度创新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教学制度
教学资源
发展型评价
分类号
G423.07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9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89
1
程晓樵,吴康宁,吴永军,刘云杉.
教师课堂交往行为的对象差异研究[J]
.教育评论,1995(2):11-13.
被引量:76
2
孙正聿.
从两极到中介——现代哲学的革命[J]
.哲学研究,1988(8):3-10.
被引量:40
3
田小红.
农村教师实施新课程的问题与困难分析[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8):40-43.
被引量:18
4
吴捷.
教师专业成长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教育探索,2004(10):117-119.
被引量:32
5
王俊华.
教师要善于与学生“交谈”[J]
.教育艺术,2004(7):18-20.
被引量:3
6
和学新.
课程评价制度创新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
.教育研究,2004,25(7):79-80.
被引量:9
7
徐继存,罗儒国.
教学理论应用辨正[J]
.当代教育科学,2004(17):6-9.
被引量:5
8
徐继存.
关于课程与教学论功能的思考[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9(5):110-114.
被引量:10
9
邬向明.
课程改革:问题与对策[J]
.课程.教材.教法,2005,25(2):4-7.
被引量:25
10
宁小斌.
农村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困境与出路[J]
.基础教育研究,2005(5):21-2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4
1
马金晶,谭菲.
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主题的统计分析[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22(5):62-65.
被引量:1
2
杨晓奇.
浅析“小学科”的现实困境及其应对策略[J]
.江西教育科研,2005(2):47-50.
3
樊茹婷,粟智.
隐性教育与教师专业化成长关系探讨[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4(3):328-330.
4
黄先平,洪爱蓉.
谈高职高专教学中的“一举反三”式[J]
.科技资讯,2006,4(26):176-176.
5
徐强志.
明暗素描与设计素描差异性的研究[J]
.南昌高专学报,2007,22(4):53-54.
被引量:2
6
黄秋香.
浅谈现行班级授课制的遭遇及其变革[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5):167-169.
被引量:6
7
黄先平,洪爱蓉.
谈高职高专教学中的“一举反三”式[J]
.科技创新导报,2006,3(14):199-199.
8
张建全.
论不同教育方式对文化传承的影响[J]
.求知导刊,2015(7):148-148.
9
贾滕.
基础教育“课程公平”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教育探索,2015(4):11-13.
被引量:1
10
张传燧,李小花.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未来价值取向[J]
.教师教育学报,2016,3(5):52-6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李茜茜.
让班级授课制从课程改革中走出一条路[J]
.科教导刊,2011(32):109-109.
2
宋维真.
基础素描和设计素描不同侧重点探析[J]
.决策与信息(下旬),2012(9):121-121.
3
居小燕.
试论班级授课制的发展及改进措施[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1(20):113-115.
被引量:1
4
李兆文,邵然.
国内外关于“班本”研究的文献述评[J]
.价值工程,2014,33(30):284-286.
5
何四新.
绘画性素描和设计性素描在高职教学中不同侧重点探祈[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4(10):118-118.
6
陈永金,刘加珍,徐恩芹.
“全球变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
.高等理科教育,2015(2):102-108.
被引量:5
7
陈芳.
教育评估中的情境效应分析--以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评估为例[J]
.全球教育展望,2015,44(5):58-68.
被引量:1
8
牛会春.
素质教育下如何搞好班主任工作[J]
.科技创新导报,2015,12(10):121-122.
9
殷玉新,郝亚迪.
论课程公平及实现路径[J]
.教育导刊(上半月),2016(6):32-36.
被引量:1
10
罗敏逸.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德育问题研究[J]
.内蒙古教育,2019,0(8):17-18.
1
张文清,谢文明,黄河.
高职院校学分制的实践与探索[J]
.大众科技,2009,11(11):154-155.
被引量:3
2
王学纯,许晓光,樊胜丽,王林辉.
关于中等卫生学校实施学分制的思考[J]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5):37-38.
3
王果胜,陶春华.
大众化教育与教学管理制度创新的思考[J]
.中国地质教育,2003,12(1):10-11.
被引量:2
4
刘旭东.
论教学制度创新与学校文化重建[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9):45-49.
被引量:17
5
张林瀛.
关于高等学校教师评价机制建设的若干思考[J]
.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10(1):46-49.
6
刘丽萍.
数学教学评价的及时性与过程性[J]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6):71-71.
7
王浩林.
建构主义视野下的高校个性化教学网络实现机制探讨[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168-169.
8
李国成.
高职院校实施学分制的制约因素及应对策略[J]
.职业,2012(24):27-27.
被引量:1
9
郭文海,钟天送.
大学生创新能力研究述评[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25(6):17-18.
被引量:8
10
张黎明,张新英.
信息时代的网上教学[J]
.教育科学,1997(3):22-24.
被引量:1
教育研究
2004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