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资源再生产业有利于缓解能源紧张状况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26
-
1张明成,杨凯.上海城市泔脚垃圾市场化回收处置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江苏环境科技,2005,18(1):30-32. 被引量:7
-
2高柏,花明.构建城市垃圾处理的循环经济体系[J].江西社会科学,2005,25(10):139-142. 被引量:12
-
3李波涛,牟瑞芳.循环经济解决城市固体废弃物问题的新理念[J].能源与环境,2006(1):44-46. 被引量:3
-
4苗建青.废弃物回收政策与循环经济[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6,31(2):21-23. 被引量:6
-
5方创琳.自然资源与垃圾资源消长转换论[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6,12(4):7-14. 被引量:3
-
6戈清平.废旧家电以旧换新、发改委推进废家电回收试点[DB/OL].http://www.peoplecon.cn,2006-11—28.
-
7夏文.电器回收市场现状混乱回收处理体系有待建立[DB/OL].http://www.people.com.cn.2006—11-29.
-
8李珂.耐用家电迎来报废高峰期、废弃物流向农村[DB/OL].http://www.shb.gov.cn,2006—07—14.
-
9冯慧娟,张继承,鲁明申.废旧物资回收市场组织运作现状分析[DB/OL].http://www.121378.org.cn,2007—04—17.
-
10武云亮.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分析[J].中国物资再生,1998,(10):22-24.
引证文献4
-
1宋首文."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的银行授信风险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9(6):25-27.
-
2冯慧娟,张继承,鲁明中.废旧物资回收市场组织运作现状分析[J].再生资源研究,2006(6):1-4. 被引量:1
-
3冯慧娟,张继承,李华友.废旧物资回收市场组织运作现状的分析[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7,32(4):10-12. 被引量:5
-
4姚从容,田旖卿,陈星,陈殷,黄悦,梁文婉,陈天生.中国城市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置现状——基于天津市的调查[J].资源科学,2009,31(5):836-843. 被引量:18
二级引证文献24
-
1汪浩,麻明祥,李国平.固废拆解业兴起的思考及对策[J].能源环境保护,2009,23(2):40-43. 被引量:3
-
2苑清敏,程丹.基于Web服务的废旧农机产品回收信息管理系统[J].中国农机化,2008(5):59-62. 被引量:1
-
3孙静,葛新权.废弃电子产品回收定价策略研究[J].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4(3):13-16. 被引量:8
-
4杨华国.完善我国废旧家电回收体系——兼评家电“以旧换新”政策的回收策略[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0,3(2):25-28. 被引量:6
-
5孔令锋.在经济复苏中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基于实施家电以旧换新政策的分析[J].中国发展,2010,10(2):12-17.
-
6孔令锋.家电以旧换新政策的环保效应与电子废弃物治理[J].生态经济,2010,26(6):164-167. 被引量:7
-
7邵诣臻,黄菊文,李光明,贺文智,庄绪宁,殷进.我国电子废弃物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环境科技,2011,24(A01):87-90. 被引量:11
-
8余福茂,段显明,梁慧娟.居民电子废物回收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1,31(12):2083-2090. 被引量:34
-
9夏华刚,葛馨予,吕佳佳.废品不同回收处理模式的绩效比较与分析[J].当代经济,2011,28(24):152-155. 被引量:2
-
10刘厚莲.再生资源行业循环经济水平评估体系研究[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1,4(12):13-16. 被引量:2
-
1声音[J].现代制造,2013(24):74-74.
-
2张建华.我国资源再生产业制度创新需要“拿来主义”[J].资源再生,2008(6):48-49.
-
3刘新民.大力发展我国资源再生产业[J].中国金融,2006(5):20-21. 被引量:16
-
4孙毅扬.李嘉诚“脱港入欧”[J].决策,2013(9):62-63.
-
5邓光君.资源再生产业市场化发展模式的构想[J].当代经济,2009,26(13):88-89. 被引量:1
-
6毛照东,陈天荣.浙江资源再生产业全面创新案例探析[J].嘉兴学院学报,2007,19(5):35-39. 被引量:1
-
7王冰.回望 为了更好地前行[J].资源再生,2013(12):1-1.
-
8刘向群.发展资源再生产业:中国城市化的根本出路[J].资源再生,2013(9):70-71.
-
9庄威,骆四珍.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J].政协天地,2004,0(6):40-40.
-
10唐燕,李健.工业城市资源再生产业与装备制造业经济协同度——以天津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2,32(4):90-95. 被引量: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