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0-32,共3页
Philosophical Trends
参考文献9
-
1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M]. 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70.
-
2赵一凡,张志扬,章国锋,金元浦,周宪,陶东风,余虹,程正民.现代性与文艺理论(笔谈)[J].文艺研究,2000(2):4-6. 被引量:7
-
3金元浦.现代性研究的当下语境[J].文艺研究,2000(2):11-13. 被引量:3
-
4俞吾金.走出时代的困境·序.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
5章国锋.德法之争:现代性的解构与重建[J].文艺研究,2000(2):9-11. 被引量:1
-
6李欧梵.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J].文学评论,1999(5):129-139. 被引量:71
-
7徐岱.反本质主义与美学的现代形态[J].文艺研究,2000(3):11-20. 被引量:22
-
8吴予敏.试论中国美学的现代性理路[J].文艺研究,2000(1):4-13. 被引量:14
-
9钱中文.文学理论现代性问题[J].文学评论,1999(2):5-19. 被引量:118
二级参考文献33
-
1R.舒斯特曼,文兵.对分析美学的回顾与展望[J].世界哲学,1990(4):29-36. 被引量:6
-
2施皮格伯格.《现象学运动》[M].商务印书馆,1995年..
-
3富尔基埃 潘培庆 郝珉译.《存在主义》[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120页.
-
4维特根斯坦 汤潮.《哲学研究》[M].三联书店,1992年版..
-
5昆德拉.《被背叛的遗嘱》[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页.
-
6华勒斯坦.《开放社会科学》[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82页.
-
7舍勒 林克译.《爱的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68-70页,第64页.
-
8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50页.
-
9黑格尔.《小逻辑》[M].商务印书馆,1980.第131页.
-
10罗蒂.《后哲学文化》[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共引文献227
-
1邓智.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建构的现代性及其特色——以赵炎秋教授的研究为中心[J].文艺论坛,2024(2):28-32.
-
2武莉.一位牧歌诗人的理性思考——走进《边城》[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S1):151-153. 被引量:1
-
3张春田.现代文化研究中的“上海摩登”[J].粤海风,2009(2):63-65. 被引量:1
-
4王进.从语言到话语:当代西方文论的反本转向[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4):572-574.
-
5陈婉霞.台湾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产生及特点[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21(2):38-40. 被引量:1
-
6张国花.超越的策略——谈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型[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1(3):127-130.
-
7张鹏飞.论新时期文艺学理论体系演化的审美佳境[J].长城,2009(2):8-10.
-
8杨文秀.城市、乡土、民间——一部电影及其三幅面孔[J].电影文学,2008(21):31-31. 被引量:1
-
9陈雪梅.试论现代性语境中的审美超越维度[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33(S2):244-245.
-
10唐善林.启蒙理性·救亡意识·审美情感——试探20世纪上半叶中国美学现代建构的鼎立互动特征[J].文艺争鸣,2002(6):20-22.
-
1《中国佛学》2000年春季号目录[J].佛学研究,1999(0):296-296.
-
2罗瑞霞.生存质量的研究现状及前景探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2(10):222-222.
-
3王晓红.弗洛姆的性格理论述评[J].国外理论动态,2007(12):71-75. 被引量:2
-
4沈庆利,叶枝梅.新加坡华人宗教信仰现状及前景[J].国际研究参考,2015(8):14-17.
-
5我国农村通信的发展现状及前景[J].经济前沿,2005(12):4-9.
-
6孙凤娟.临夏中阿女校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2(12):321-321.
-
7李德.“文艺美学”学科发展概况论析[J].美与时代(美学)(下),2016(8):16-17. 被引量:1
-
8李锐.师范院校审美教育现状及前景[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6):111-114. 被引量:1
-
9胡平,张积家.学科比较视角下民族心理学的研究理路与发展趋势[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1-58. 被引量:7
-
10姚新勇.“不道德”的经济学的道德误区[J].读书,1998,0(11):121-124. 被引量: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