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妇运》
2004年第10期35-37,共3页
Chinese Women's Movement
同被引文献373
-
1段玉香.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状况及其与应付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4):464-466. 被引量:34
-
2袭开国.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现状及其个体差异[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4):466-468. 被引量:36
-
3张玉林.目前中国农村的教育危机[J].战略与管理,2004(4):38-48. 被引量:34
-
4白益华,王淼冰.彭真与8亿农民的民主 ——我所知道的村 民自治[J].中国社会导刊,2002(5):18-25. 被引量:9
-
5李富强.甘肃省定西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8,28(1):134-136. 被引量:2
-
6朱俊芳.关注农村“留守儿”的思想道德教育[J].贵州教育,2005(10):21-22. 被引量:15
-
7梁胜.关注农村“留守综合征”(上)[J].农家参谋,2004(8):26-26. 被引量:5
-
8梁胜.关注农村“留守综合征”(下)[J].农家参谋,2004(9):5-5. 被引量:5
-
9卞桂平,焦晶.农村留守儿童精神世界:困境与多方协同治理[J].湖北社会科学,2010(4):171-173. 被引量:7
-
10赵晓曼,鲜章兴.“民工潮”下农村家庭教育问题分析[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3,5(4):50-51. 被引量:8
引证文献48
-
1马雪琴.农村“留守儿童”学业不良的研究综述[J].河西学院学报,2009,25(3):82-85. 被引量:2
-
2叶敬忠,王伊欢,张克云,陆继霞.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综述[J].农业经济问题,2005,26(10):73-78. 被引量:160
-
3刘允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3):29-33. 被引量:75
-
4刘允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5,14(3):87-90. 被引量:3
-
5罗新阳.城市社会稳定预警机制[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5,14(3):96-100. 被引量:2
-
6周福林,段成荣.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人口学刊,2006,28(3):60-64. 被引量:390
-
7陈恒彬.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与分析——以山东省莱州市400名留守儿童为例[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6(3):100-104. 被引量:6
-
8黄艳苹,李玲.不同留守类型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10):669-671. 被引量:133
-
9任运昌.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的进展与缺失[J].中国教育学刊,2007(12):21-24. 被引量:14
-
10杨菊华,段成荣.农村地区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教育机会比较研究[J].人口研究,2008,32(1):11-21. 被引量:108
二级引证文献1281
-
1宋冰心,胡可,吴芳,李嫣婷.“留守二代”儿童疏离感的调查研究[J].心理月刊,2024(18):203-205.
-
2张文芳,张文静.心理健康对初中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的影响:亲子依恋的中介作用[J].心理月刊,2023(4):11-14.
-
3李新宇,刘小勤,邸笛,李宗恩.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现状及热点可视化分析[J].心理月刊,2022(14):5-9. 被引量:2
-
4许倩,刘芳,赵存会,闵金兰,倪芳,魏昶.湖北地区留守儿童主观生活质量与网络成瘾的关系[J].心理月刊,2022(9):226-228. 被引量:2
-
5柯强,曹俊,聂胜楠.上饶市部分县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心理月刊,2021(21):10-12. 被引量:1
-
6刘群,查贵芳.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前瞻[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20(6):80-85. 被引量:5
-
7刘志军,杨帅,王岩.时间之窗与时间之创 留守经历对主观幸福感影响的时间效应[J].社会,2022,42(6):188-213. 被引量:4
-
8许程姝.希望的力量:高学业成就农家子弟留守历程中的精神向度及其建构[J].当代青年研究,2023(3):70-81. 被引量:10
-
9萧子扬.“留守二代”的发展遭遇:一个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的重要议题[J].农业经济,2020(1):80-82.
-
10秦金磊.县域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儿童教育支出的家庭差异与生成逻辑——以安徽省亳州市Q村为例[J].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4(1):34-41.
-
1微观点·数字[J].中国社会组织,2014(16):7-7.
-
2万朝刚,李小玲.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初探[J].湘潮(理论版),2008(10):55-55.
-
3蔡荷芳.农村留守学生问题及对策——以池州市贵池区解放乡为例[J].池州师专学报,2006,20(4):9-11. 被引量:2
-
4共青团四川省委关爱“留守学生”获肯定[J].领导决策信息,2007(12):23-23.
-
5杨荣丽.让寄养家庭成为留守学生的心灵港湾[J].班主任,2009(12):31-32.
-
6曾祥明.农村留守学生教育缺失的社会学探析——基于湖南省Y乡留守学生的田野调查[J].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2):10-15.
-
7陶安杰.安徽省固镇县开展“联创共建,共享文明”系列活动[J].精神文明导刊,2010(7):37-37.
-
8茆玉飞.农村留守学生的成长与教育值得关注[J].江苏政协,2006,0(9):42-43.
-
9关注“留守学生”[J].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2006,0(12):24-25.
-
10冉隆映.恩施州留守学生教育与管理研究[J].民族大家庭,2008,0(5):40-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