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九大途径 被引量:2

Nine approaches transfering country's leavings labour force into city efficientl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得不到充分就业,已成为严重制约农民增收、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不利因素。这一问题的成因极其复杂,必须坚持城市和乡村、不同产业、国内和国外同时吸纳的原则,采取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性措施,各种渠道协调推进加以解决。第一,科学调整城市化发展战略,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第二,在工业化进程中采取合理的技术选择策略;第三,采取综合的、多元的、配套的措施,充分挖掘农业自身的潜力,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的转移;第四,巩固和发展乡镇企业,提高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第五,积极促进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村第三产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容纳能力;第六,大力发展农村个体、私营、联营、股份合作制等经济形式,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发展空间;第七,积极进行户籍制度等相关体制的系列配套改革,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第八,加强组织领导和管理,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稳定有序转移;第九,在加强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重视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 The fact that Chinese Country's Leavings Labour Force can't obtain employment sufficiently restricts severitly farmer's income increase,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 and steady society. This problem's cause of formation is very complex. We must take complete and multiplayer integrated measures such as perist in city and country, in different industries, in country and go aborad ect to settle it. This paper discusses nine approaches to realize Country's Leavings Labour Force Transfering into City efficiently.
出处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70-78,共9页 Journ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中国 农村剩余劳动力 有效转移 途径 China country's leavings labour force transfering into city efficiently approach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共引文献13

同被引文献16

  • 1罗时万.新农村庭院经济发展路径的选择[J].价格月刊,2006(8):5-6. 被引量:6
  • 2鹿永华.发展立体农业、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措施[J].经济研究参考,2007(12):11-12. 被引量:1
  • 3赵领娣 王蕾.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业就业空间探析.中国水运,2007,(4):205-205.
  • 4张培刚.发展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 5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社区处.农村剩余劳动力定量研究[J].调研世界,2003,(3).
  • 6张虎林,从城乡统筹看农村劳动力的转移[N].中国农业信息网.2003-2-13.
  • 7庾德昌.全国百村劳动情况调查资料集(1978-198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9.
  • 8占俊英.如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N].中国经济时报,2003-9-19.
  • 9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2001年人口统计资料[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 10刘颖,陈春燕.论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力度[J].当代经济研究,2002(12):24-26. 被引量:4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1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