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油玫瑰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简报)
被引量:3
Tissue culture studies on Rosa rugosa Thunb
出处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2-54,共3页
Journal of 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基金
国家林业局"948"项目(97-4-09)
关键词
精油玫瑰
组织培养
培养基
Rosa rugosa Thunb
tissue culture
medium
参考文献6
-
1刘海林.保加利亚国际香型玫瑰的栽培管理[J].花木盆景,1998,(4):11-11.
-
2刘晓华,张令杰,杜婷娟.玫瑰的用途及繁殖方法[J].现代化农业,1999(12):20-20. 被引量:8
-
3孙学忠,马登玉.玫瑰的栽培技术[J].中国野生植物,1989(1):5-6. 被引量:3
-
4蔡军 蔡梅英 钱大莉.月季多芽苗的诱导及其无性系快速繁殖[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4,(5):37-38.
-
5鲁雪华 陈扬春.月季与玫瑰从芽增殖的初步研究[J].福建农业科技,1985,1:51-52.
-
6谭锋,易欣欣.植物激素对玫瑰花组织细胞培养影响初报[J].北京农学院学报,1995,10(2):79-83. 被引量:7
共引文献18
-
1李斌,宣景宏,孟宪军.玫瑰的价值及玫瑰花精油的开发前景[J].北方园艺,2005(4):58-59. 被引量:34
-
2郭向英,徐瑾,赵翠华,张贵敏,刘风玲.银星秋海棠组培试验[J].林业科技开发,2005,19(5):66-69. 被引量:2
-
3毕伟,董慧慧,李顺凯.植物组培脱毒技术及其在花卉上的应用[J].山东林业科技,2007,37(5):102-104. 被引量:4
-
4赵松峰.不同培养基及糖浓度对丰花月季叶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J].北方园艺,2009(4):56-58. 被引量:9
-
5杨录军,黄立新,李晓青,冯建.玫瑰叶片离体培养胚状体的发生[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826-17828.
-
6张冬.微波萃取法提取玫瑰精油的的工艺研究[J].中国科技纵横,2010(18):53-53.
-
7吴新海,薛志忠.不同激素配比对大马士革玫瑰茎段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1):58-58. 被引量:7
-
8石秀花,徐金玉,陶金华,吴津蓉.野玫瑰色素的分离及结构鉴定[J].农产品加工(下),2010(12):71-73. 被引量:2
-
9陈克云,于艳艳.玫瑰花色素提取工艺研究进展[J].科技信息,2011(9). 被引量:2
-
10王志,李鑫,嵇国春,修翠娟,孙玉禄,宗玉丽.冷香玫瑰的组织培养研究[J].宁夏农林科技,2012,53(6):43-4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37
-
1董兆昌,卢本荣,逄宗润,姜广国.玫瑰快速繁殖技术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04,34(5):14-15. 被引量:1
-
2温阳,阎栓喜,张博文,王晶莹,张峰,巴雅尔.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四季玫瑰嫩枝生根作用的研究[J].内蒙古林业科技,2005,31(1):7-9. 被引量:5
-
3李文玲,马大鹏,王会娟,贾瑞.食用玫瑰的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5,34(4):67-68. 被引量:8
-
4邱璐,王静,王兴荣,罗春梅.切花玫瑰的栽培技术[J].云南农业,2005(5):6-7. 被引量:3
-
5张存旭,杨锋利,袁秀平.常春藤离体快繁技术[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5,22(2):241-245. 被引量:15
-
6张志轩,孙保灵,蔡占伟.玫瑰全光照弥雾嫩枝扦插育苗技术[J].河南林业科技,2005,25(4):53-53. 被引量:4
-
7苏丽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月季扦插生根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06,18(3):106-108. 被引量:32
-
8汪禄祥,黎其万,陈锦玉,严红梅,邵金良.不同品种食用玫瑰的主要营养成分测定[J].广东农业科学,2006,33(12):44-45. 被引量:25
-
9李浚明.植物组织培养教程[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1.40-43.
-
10朱至清.植物细胞工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26-30.
引证文献3
-
1杨丽娜,任君安,王雁,任建武.不同品种保加利亚玫瑰扦插生根率的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2(1):18-21. 被引量:4
-
2李晓亮,张军云,张钟,杨世先,王文智,张建康,段永华,张翠萍.滇红食用玫瑰茎段增殖培养基的试验筛选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5):145-150. 被引量:5
-
3李晓亮,张军云,张钟,董春富,杨世先,王文智,张建康.切花玫瑰红唇的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J].作物杂志,2016(6):58-6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11
-
1李敏,王朴,路喆,王自健,蒋新明.不同激素、处理时间及基质对两种大马士革玫瑰扦插生根率的影响[J].江苏农业学报,2016,32(1):207-210. 被引量:8
-
2李晓亮,张军云,张钟,董春富,杨世先,王文智,张建康.切花玫瑰红唇的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J].作物杂志,2016(6):58-66. 被引量:2
-
3李莉云,刘兴乐,杨青,谢捷,余华强.大马士革玫瑰嫩枝分段扦插繁殖试验[J].湖北农业科学,2017,56(18):3481-3483. 被引量:5
-
4张小雪,薛岩晟,姚振.多个品种微型月季快速繁殖体系的建立[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15(2):46-49. 被引量:5
-
5杨芷秋,曹受金,黄树兵.不同激素及基质对大马士革玫瑰扦插生根的影响[J].经济林研究,2018,36(1):167-170. 被引量:12
-
6张武,吴雁斌,高彦萍,梁宏杰,吕和平.苦水玫瑰快繁技术体系研究[J].甘肃农业科技,2018,49(9):4-7. 被引量:4
-
7李晓亮,张军云,张钟,段永华,张建康,王文智,杨光炤,钱遵姚,张翠萍.盆栽菊花的茎尖组织培养快繁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18,46(24):57-62. 被引量:6
-
8李建军,安晓芹,麦迪娜·买海提,汤伟,孙永民,马军,王程.‘和田’玫瑰休眠枝扦插影响因子研究[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19,42(5):342-348. 被引量:1
-
9陈剑勇.食用玫瑰烈火组培快繁关键技术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22,37(9):1182-1186.
-
10程浩,欧阳琳,苗保河.玫瑰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J].分子植物育种,2022,20(19):6441-6450.
-
1高玲美,李志香,丁淑燕,王春玲,邵宏伟,张才波,张海龙.玫瑰花渣的研究进展[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25(6):43-45. 被引量:12
-
2物理武器——用尖刺武装自己[J].少儿科学周刊(少年版),2017,0(5):3-3.
-
3李一农,陈雪娇,陈锦怀,康林.皇岗口岸进口香谷子的杂草种子检验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1999,26(1):37-37. 被引量:2
-
4曲寿河,刘玉章,孙伟.野鸢尾的栽培及利用[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8,11(8):19-20. 被引量:3
-
5侯杰,张建忠,刘玲,刘兆普.硝态氮缓解长春花幼苗海水胁迫效应的研究[J].土壤学报,2009,46(1):173-176. 被引量:4
-
6神奇植物——油谷树[J].技术与市场,2010,17(11):203-203.
-
7陆继亮.云南玫瑰精油产业化起步[J].中国花卉园艺,2013(17):39-39. 被引量:2
-
8马希汉,王永红,尉芹,张广军.玫瑰精油提取工艺研究[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4,24(B08):80-84. 被引量:52
-
9米热古丽.伊马木,余雄,阿依古丽,龙宣杞,王恬.三种植物精油抑菌效果的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11,48(6):1044-1048. 被引量:19
-
10刘振华,周晨妍,王亚.玫瑰花渣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检测与提取纯化[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6,35(6):1493-1498. 被引量: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