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航天工业管理》
1993年第3期10-13,共4页
Aerospace Industry Management
同被引文献43
-
1沈迪飞.谈谈我国图书馆应用计算机的起步问题[J].中国图书馆学报,1979,7(2):66-71. 被引量:6
-
2朱静薇,杨恒宇,殷明,郑章琴.安徽省科技报告体系建设探讨[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3,31(5):19-22. 被引量:7
-
3兵器工业科技报告管理条例(试行)[J].情报理论与实践,1983,6(Z1):22-26. 被引量:2
-
4陈馨武.科技报告在高校教学和科研中的作用[J].高校图书馆工作,1982,3(4):30-31. 被引量:3
-
5刘立雪.我们是怎样用主题键词处理科技报告的[J].图书情报工作,1981,25(4):13-18. 被引量:5
-
6朱东辉,文秀芳.科技报告:一种高值高效的技术信息产品[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27(5):558-560. 被引量:13
-
7邹大挺,沈玉兰,张爱霞.关于建设中国科技报告体系的思考[J].情报学报,2005,24(2):131-135. 被引量:31
-
8张铣清.对发展中国科技报告工作的探讨[J].中国科技论坛,1995(6):35-38. 被引量:7
-
9张爱霞.美国能源部科技报告管理和服务现状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7,51(1):89-92. 被引量:17
-
10张爱霞,沈玉兰.美国政府科技报告体系建设现状分析[J].情报学报,2007,26(4):496-502. 被引量:43
二级引证文献9
-
1陈怡玲.广西科技报告制度实施难点问题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7(3):10-12.
-
2张肖会,张旭东,王佳莹,宋峥嵘,熊鹰,吴丽.省级科技报告管理研究——以江苏为例[J].天津科技,2020,47(3):82-85.
-
3李彩玲,梁春华,陈斌,邹志鹏.情报科研工作标准的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0,43(5):58-60. 被引量:1
-
4杜薇薇.中国科技报告研究之60年:发展阶段、主题与特点[J].情报科学,2023,41(1):110-117. 被引量:2
-
5谷林静,任群荣,陈磊,黄新萌,程劲,高力.四川省科技报告制度建设的实践与对策建议[J].技术与市场,2023,30(8):119-121. 被引量:1
-
6乔振,赵贤,荀玥婷,邵红琪.科技资源视角下科技计划科技档案、科技报告和科学数据协同管理对策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23,55(5):22-30. 被引量:4
-
7支凤稳,孟佳琪,郑彦宁.科技报告政策细粒度知识图谱构建及应用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4,47(7):170-180. 被引量:1
-
8周伟东,王戴尊,戚欢,任鹏.科技报告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中的影响研究[J].海峡科技与产业,2024,37(9):11-14.
-
9吴丽,王利军,王佳莹.新形势下国外科技报告制度建设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图书情报导刊,2025,10(1):39-47.
-
1白国应.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50年[J].图书情报工作,2000,44(4):5-10. 被引量:5
-
2白碧君.论农业期刊在情报转化为生产力中的特殊作用[J].情报杂志,1991,10(3):26-30.
-
3王京山.联邦德国的专业情报中心[J].国外情报科学,1994(4):37-39.
-
4黄锡兰.建立农业工程文献中心势在必行[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1993(3):31-35.
-
5安丽.航天工业科技创新成果如何申请专利[J].航天技术与民品,1999(7):24-28.
-
6盛智龙.国外企业的专利战略[J].航天技术与民品,1995(4):18-20.
-
7郭位光.关于促进航天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的思考[J].航天工业管理,1995(1):10-13. 被引量:1
-
8曹利民,史海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航天专利工作迈上新台阶[J].航天知识产权,1997(1):2-4.
-
9发展中的航天工业档案工作[J].档案工作,1989(2):5-6.
-
10新机研制中的情报工作[J].航空情报工作,1992(4):1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