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艺术评论》
2004年第10期14-17,共4页
Arts Criticism
同被引文献231
-
1路瑜,李珊.从原生态民歌热看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以羌族音乐文化的当代问题为例[J].音乐研究,2008(3):58-62. 被引量:37
-
2梁茂春.呼唤新的音乐评论——2004年6月7日在星海音乐学院的演讲[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4):1-6. 被引量:2
-
3邢晓芳.周小燕:“原生态”不可比[J].北方音乐,2006,26(5). 被引量:3
-
4戴方.原生态好原生态难[J].北方音乐,2006,26(9):32-33. 被引量:2
-
5尹琦琦.《云南映象》中原生态音乐文化的重构[J].西江月,2010(1):37-39. 被引量:2
-
6和云峰.中国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技艺的传承与保护[J].民族艺术研究,2012,25(2):10-20. 被引量:21
-
7周琼.从“国乐观”的变迁探析国乐传承[J].作家,2011(22):231-232. 被引量:1
-
8周显宝.论青阳腔的人文背景、历史地位及美学价值(下)[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8(1):13-25. 被引量:9
-
9吴静.离开原生环境的原生态民歌是不是真正的原生态?[J].人民音乐,2007(3):62-64. 被引量:8
-
10周小燕.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轨迹[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2(2):36-46. 被引量:104
引证文献28
-
1明言.百舸争流 百川汇海——2004年度中国(大陆)音乐批评考察报告[J].艺术探索,2007,21(6):52-60.
-
2吴静.离开原生环境的原生态民歌是不是真正的原生态?[J].人民音乐,2007(3):62-64. 被引量:8
-
3李闽.“原生态”的逆变——从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的唱法分类谈起[J].人民音乐,2006(12):46-49. 被引量:7
-
4阎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原生态”[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2):28-30. 被引量:12
-
5唐力生.试论毛泽东的音乐思想——从《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谈起[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3):119-122.
-
6李晓红.原生态唱法与学院派声乐教学比较[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8(2):46-52. 被引量:4
-
7桑德诺瓦.“有所为”亦“有所不为”——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理念与实践方法[J].中国音乐,2008(2):29-38. 被引量:38
-
8陈震.从社会学角度看原生态音乐之勃兴[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9(3):33-35. 被引量:4
-
9朱凌飞,王妤.艺术过程与社会变迁——对民族民间艺术的流变的人类学思考[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9(3):53-58. 被引量:6
-
10程荣,蔡钊.原生态艺术的庄学阐释——以庄子“天籁”观为分析工具[J].求索,2010(5):109-111.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143
-
1无.试论经纪人与艺人的相互关系与职能特点[J].民族音乐,2020(3):48-51.
-
2彭桂云,彭秋红,彭桂莲.土家族传统音乐的传播与传承[J].艺海,2023(9):23-27.
-
3杨冬梅.曲艺艺术之洪山调概述[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10):44-45. 被引量:1
-
4林菲菲.浅析2006年原生态民歌之状况[J].文学教育(中),2010(6):85-86.
-
5王艳玲.多元化的传承与创作传承——再谈维吾尔十二木卡姆传承与保护[J].黄河之声,2010,0(11):38-40. 被引量:1
-
6谭宏.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理论探讨,2008(2):84-88. 被引量:44
-
7胡晓瑛.“原生态”唱法热后的冷思考[J].琼州学院学报,2008,15(1):95-97. 被引量:2
-
8田阡.音乐人类学视野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民族艺术,2009(1):19-22. 被引量:5
-
9范义付,刘仍路.论原生态民歌的舞台表演发展前景[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9(2):22-24. 被引量:2
-
10邱雅洲.无可奈何花落去——走近“洪山调”[J].经济师,2009(8):239-241. 被引量:1
-
1苏诺.台湾游记之野柳地质公园[J].文学少年(小学),2013(6):37-37.
-
2花灯歌舞剧《走婚》[J].中国戏剧,2014(6).
-
3捷宝摄影月赛[J].旅游纵览,2008,0(11):80-85.
-
4蓝智伟,蓝艺峰.台媒到漳浦采风[J].台湾工作通讯,2011(11):38-39.
-
5郑荣健.浪漫之上,载歌载舞 评花灯歌舞戏《走婚》[J].中国戏剧,2015(12):32-34.
-
6孔庆武.走进泸沽湖[J].歌曲,2011(6):95-95.
-
7徐培成.传播正能量 打造新剧目[J].民族艺术研究,2014,27(1):20-22.
-
8卢芳.浅析民族文化的基本功能——以《花腰新娘》展示的文化事项为例[J].参花(下),2013,0(3):109-109.
-
9赵红柔.润腔与润色——中华民族声乐的审美情趣[J].中国音乐,1995(3):36-37. 被引量:5
-
10刘杰.当代大众音乐文化在央视春晚歌曲中的体现[J].音乐创作,2012(10):128-130.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