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小康社会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标志着中国社会发展对一个重要“临界点”的突破 ,是内涵着新的价值目标取向的社会 ,即体现着“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社会。古今中外对“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进行了长期的理论探索。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密切联系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 ,必须树立全新的发展理念 ,从而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作者
李庚香
机构地区
吉林省委办公厅
出处
《长白学刊》
CSSCI
2003年第1期28-32,共5页
Changbai Journal
关键词
小康社会
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分类号
D60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C910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64
同被引文献
10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7
参考文献
10
1
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6-7.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卷)[M].人民出版社,1995..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卷)[M].人民出版社,1995..
6
卢卡契.历史与阶级意识[M].商务印书馆,1996.
7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1979.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卷)[M].人民出版社,1995.
10
21世纪的警钟[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
共引文献
64
1
单培勇.
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国民素质关系的反思[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4):25-27.
2
许波.
人本主义健康人格和儒家理想人格的比较研究[J]
.心理学探新,2001,21(1):3-8.
被引量:13
3
蔡霞.
新世纪指导党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J]
.长白学刊,2003(1):8-11.
4
范明英.
文明·政治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十六大政治文明理论论述学习点滴[J]
.长白学刊,2003(1):16-19.
被引量:2
5
汪天文.
社会时空的解析——衡量人类的活动效率与生活质量的尺度[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18(6):68-73.
被引量:4
6
廖良初.
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理论和现实依据[J]
.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9(1):18-23.
7
王学义.
人口现代化的理论分析框架——框架的确立及其意义、依据与相关范畴界定[J]
.天府新论,2005(2):89-94.
被引量:4
8
温美平.
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评价尺度解读[J]
.求实,2005(3):30-33.
被引量:1
9
贾丽艳.
论人的观念现代化[J]
.社会科学辑刊,2005(2):178-180.
被引量:3
10
钱学敏.
钱学森的“大农业”观——建立农业型知识密集产业[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1):51-56.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100
1
钟梅.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深刻含义[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4(z1):23-26.
被引量:1
2
管延春.
人的全面发展与知识经济[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1):81-85.
被引量:2
3
李双辰,李莉,付丽新.
知识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11-14.
被引量:1
4
敬志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1(4):45-47.
被引量:1
5
刘远传.
论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38(5):63-68.
被引量:10
6
郑膺予.
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1(6):75-78.
被引量:5
7
王慧萍.
浅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6(1):79-81.
被引量:1
8
刘亚红.
从经典到现实看人的全面发展[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7(S2):30-34.
被引量:1
9
刘国权.
素质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J]
.社会科学研究,1998(5):129-132.
被引量:3
10
涂艳国.
试论“人的自由发展”的涵义[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36(3):70-76.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
3
1
欧阳剑波.
略论文化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良性互动[J]
.社科纵横,2008,23(9):123-124.
被引量:2
2
杜立婕.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
.求实,2006(3):59-63.
被引量:20
3
王为民,李东良.
回顾、总结、评析与展望: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研究二十年[J]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5):41-49.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27
1
陈晓辉.
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研究综述[J]
.学术交流,2004(11):125-128.
被引量:5
2
梁秀萍.
论和谐社会与终极关怀[J]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6):40-42.
被引量:2
3
刘志洪.
从主体向度深入理解马克思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思想[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29(4):72-76.
4
赵云岚.
关于和谐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J]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8,30(1):93-95.
被引量:6
5
葛榕.
论和谐文化对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作用[J]
.福州党校学报,2008(4):65-67.
被引量:2
6
张琦,刘淑艳.
略论加强城市和谐社区文化建设[J]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3):74-77.
7
黄文.
实现社区和谐稳定的有效途径——兼谈武汉百步亭社区的成功经验[J]
.全国商情,2009(19):130-131.
8
崔丽华.
关于和谐社区文化建设的探讨[J]
.前沿,2010(9):126-128.
被引量:8
9
袁越.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努力构建和谐社区[J]
.神州民俗,2010(8):25-27.
10
肖雅琴,李蕾.
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及作用[J]
.岱宗学刊(泰安教育学院学报),2010(1):71-72.
被引量:4
1
王继宁.
诚信友爱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J]
.社科纵横,2007,22(1):113-114.
被引量:3
2
金兴盛.
落实正确的政绩观 积极推进我省社会发展工作[J]
.今日浙江,2004(22):34-34.
3
杨东河.
构建和谐社会与人民群众关联的几个问题[J]
.四川统一战线,2009(4):20-21.
被引量:1
4
马艺欣,杨茜旭,丁玲.
“安乐死”好与坏之我见[J]
.才智,2010,0(1):140-140.
5
王文兵.
构建和谐社会: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新飞跃[J]
.法制与社会,2006(23):134-135.
被引量:2
6
张利霞.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的能力素质[J]
.桂海论丛,2006,22(3):31-34.
被引量:1
7
周永菊.
浅析流动人口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相关问题[J]
.才智,2015,0(6):367-367.
8
陈锦辉.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J]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10(11):190-191.
9
戴盛仪.
保护消费者权益与构建和谐消费关系[J]
.党政干部论坛,2006(2):34-35.
被引量:4
10
储瑞耕.
和谐社会与人民内部矛盾纵横谈[J]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7,9(1):43-46.
长白学刊
200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