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热式电采暖——北京旧城区平房采暖改造的有效途径
被引量:3
Electric Heating Storage--the Effective Way for Heating System Rebuilding of Bungalow in old urban area of Beijing
摘要
通过典型实例分析 ,进行了技术经济和环境效果比较 ,客观评价蓄热式电采暖的实用性、经济性。
出处
《城市管理与科技》
2004年第3期120-122,共3页
Urban Management and Science & Technology
同被引文献22
-
1杨建设.风电供热的价值与前景[J].风能,2012(8):46-48. 被引量:4
-
2熊焰,周伟国.上海市应用蓄热电锅炉的技术经济性分析[J].能源研究与信息,2004,20(2):103-109. 被引量:4
-
3李强,袁越,李振杰,王伟胜,鲁华永.考虑峰谷电价的风电-抽水蓄能联合系统能量转化效益研究[J].电网技术,2009,33(6):13-18. 被引量:91
-
4曾鸣,李洪东,范艳霞.风电社会效益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9,11(5):17-19. 被引量:4
-
5曾鸣,田廓,李娜,史连军,董军.分布式发电经济效益分析及其评估模型[J].电网技术,2010,34(8):129-133. 被引量:60
-
6杨振.火电燃料消费过程对资源环境的影响评估[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20(2):239-243. 被引量:12
-
7吴媛媛.北京农村地区供暖方式及技术经济性分析[J].煤气与热力,2011,31(5):15-19. 被引量:14
-
8白雪,袁越,傅质馨.小水电与风光并网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研究[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1,27(6):75-80. 被引量:13
-
9丁聚.传统的采暖方式与电采暖的方案比较[J].节能技术,1999,17(6):29-29. 被引量:4
-
10白峪豪,张承海,高振兴.分布式发电机组经济效益评估模型[J].能源工程,2011,31(6):7-12. 被引量:9
引证文献3
-
1刘兆霆,袁铁江,李国军,谢千焱,马万成.新能源电采暖资源与环境价值分析[J].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2018,39(4):177-183. 被引量:5
-
2张红斌,郭玥.基于多方参与的分布式蓄热电锅炉消纳弃风弃光经济性评价研究[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9,36(2):174-184.
-
3李晴,周颖,李德智,李树鹏,宫飞翔,韩凝晖.基于四元市场的分布式蓄热电采暖消纳弃风弃光经济性评价研究[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20,30(3):79-83.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8
-
1樊囯伟,樊国旗,蔺红,张锋,刘德福,宋朋飞,亢朋朋,王飞.基于弃风-热的采暖负荷的联合调度补偿方法研究[J].四川电力技术,2019,42(2):6-9. 被引量:7
-
2宋新甫,张红,高明,翟旭京,许叶林,朱咏明.基于非合作-博弈的电采暖优化推广[J].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2020,41(5):198-203. 被引量:3
-
3宁超,杨振,巴特,李言辉,蒙昌营,吕泉,张俊娜.演化博弈论在乌鲁木齐电采暖项目中的应用研究[J].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2020(10):123-127. 被引量:1
-
4赵忠啟,常喜强,孙开宁,樊茂,姚锦松.分时电价政策下可时移性电采暖负荷经济性分析[J].山东电力技术,2021,48(3):6-10. 被引量:3
-
5杨国山.基于弃电量解决农灌电价交叉补贴——以甘肃省为例[J].科技和产业,2021,21(4):159-163. 被引量:2
-
6徐磊,李文川.定性方法视角下企业环境价值评估研究[J].绿色财会,2022(1):3-7.
-
7王善平,万海城.基于PLC的新动能型“削峰填谷”阶梯式供热系统设计[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2,51(7):68-71. 被引量:1
-
8邓慧琼,马若涵,齐宁,吴俊媛,郑荣进.一种综合考虑暂稳态影响的FACTS选址方法[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41(2):34-41.
-
1杜京武,张连华,鞠胤宏.高寒地区电采暖供热技术需求[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2,4(3):15-17. 被引量:2
-
2杜京武,张福进,钱进良,鞠胤宏,杨利民,张仁.高寒地区电采暖供热技术现状[J].黑龙江电力,2002,24(3):192-195. 被引量:7
-
3闻玉霞.新型环保采暖系统——蓄热式电采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12):100-101. 被引量:2
-
4孙国成,缪远晴.对既有住宅楼实施分户热计量改造方案的探讨[J].节能,2007,26(7):50-52. 被引量:3
-
5蒋秋爽,郑德龙.谈如何进行采暖改造[J].民营科技,2009(3):191-191.
-
6陈讲运.“北诺尔”营造温暖的家[J].供热制冷,2005,0(9):16-17.
-
7徐旭东.高寒地区的桥涵设施混凝土耐久性的探讨[J].商品与质量,2010(28):31-32.
-
8杨存来.夯扩桩质量检测典型实例分析[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0,7(4):36-37.
-
9“三高两低节能建筑采暖系统”在沈阳获得成功[J].供热制冷,2005,0(6):98-98.
-
10刘贵廷,杨振亭.对青岛某办公楼采暖改造的思考[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2,33(5):65-69. 被引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