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5-56,共2页
Editorial Friend
二级参考文献4
-
1郑晓南,林跃,邹栩.国际编辑出版界对电子出版物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8,9(3):137-139. 被引量:11
-
2王利群,赵军平.中国科技期刊上网的形势与思考[J].编辑学报,1999,11(2):79-80. 被引量:52
-
3赵大良,荆树蓉,葛赵青.科技期刊上网及其网站建设[J].编辑学报,2001,13(1):41-42. 被引量:40
-
4赵大良,荆树蓉,葛赵青.谈高等学校学报的组稿策划[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1,12(2):132-133.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50
-
1马爱芳.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期刊网上信息的调查与分析[J].情报探索,2004(2):17-19. 被引量:2
-
2胡春柳.对高校农科类学报上网的几点思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3(z1):96-97.
-
3赵大良,葛赵青,苗凌.高校学报开放阅读的现实分析[J].科技编辑研究,2006,18(3):7-10.
-
4卫兵兵.期刊的网络化及网站建设[J].科技编辑研究,2006,18(3):52-53.
-
5李如森,彭彩红,赵福荣.大学学报传播及发行方式的创新[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4(4):82-85. 被引量:3
-
6赵大良,刘杨,杜秀杰.拓展科技期刊网络发展空间的途径[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3):1-4. 被引量:1
-
7李庆,杨元兆.科技期刊网站改进制作的构想[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04,20(2):93-96. 被引量:4
-
8荆树蓉,赵大良,葛赵青.精品·名牌·特色——《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的办刊思路[J].编辑学报,2004,16(4):290-291. 被引量:12
-
9赵大良,荆树蓉.高校学报创国际知名期刊的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4,15(5):595-597. 被引量:5
-
10刘芳.浅谈图书情报学术期刊网站栏目的设置[J].图书馆学刊,2004,26(6):62-63.
同被引文献94
-
1朱君华.试论学术论文参考文献著录[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25(3):105-107. 被引量:1
-
2邓丽琼.浅谈责任编辑的信息素质及培养途径[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4,26(2):124-126. 被引量:4
-
3高崇友.高校学报编辑应重视关键词的标引[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4,20(7):35-38. 被引量:1
-
4李太荣.浅谈高校学报编辑的创新思维[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4,20(3):103-104. 被引量:2
-
5杨红军.对核心期刊的正确认识与合理利用[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3):108-112. 被引量:11
-
6周少华,张晓爱.关于期刊稿约中的几个法律问题[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19(4):86-88. 被引量:7
-
7周红兵,方秀菊.影响高校学报审稿期限的主要因素及对策[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26(4):108-111. 被引量:7
-
8高俊霞,肖本罗.谈论文摘要的英译问题[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26(4):102-104. 被引量:1
-
9朱美香.遏制审稿失范 提高审稿质量[J].编辑学报,2004,16(3):180-181. 被引量:61
-
10李云,萧东发.核心期刊评价功能问题研究综述[J].浙江学刊,2004(4):162-165.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7
-
1张伟.2004年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研究综述[J].阴山学刊,2005,18(2):120-128.
-
2华启清.学报编辑部网上办公的探索[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2):91-93. 被引量:3
-
3陈航.中国期刊网大学学报主页使用情况调查分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2):155-157. 被引量:5
-
4余朝晖.数字化时代高校学报编辑的美学审视[J].湖北社会科学,2006(10):188-190. 被引量:6
-
5黄娟.对高校学报编辑部管理系统的初探[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1):46-48. 被引量:3
-
6刘雪春,宗淑萍,梁虹.高校学报刊网互动平台的构建[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7,9(3):116-118. 被引量:1
-
7金甦.我国刊网互动的平台分享与共赢之路[J].闽江学院学报,2007,28(4):135-137.
二级引证文献17
-
1潘旭君.网络环境下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的思考[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1(2):110-114. 被引量:1
-
2刘雪春,宗淑萍,梁虹.高校学报刊网互动平台的构建[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7,9(3):116-118. 被引量:1
-
3温华熙.高校学报网站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路[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7,14(6):119-122. 被引量:6
-
4钟华.浅谈编辑美学意识和科学意识[J].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08,29(4):52-53. 被引量:2
-
5李智健,唐丹.建设年鉴网站的实践与设想[J].广西地方志,2008(5):22-24. 被引量:1
-
6李文英.浅谈编辑工作模式的变迁[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1(1):50-52. 被引量:3
-
7臧莉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学报发展的回顾和思考[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4):111-115. 被引量:7
-
8鲁玉红,王云亭,吴贯军,安京媛,张丹丹,高原.医学电子期刊的多媒体优势及其发展前景——以原创数字化期刊《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5):875-878. 被引量:13
-
9石磊,杨洋,徐伟娟,孙激.谈中华医学会电子版杂志当前遇到的瓶颈问题[J].价值工程,2010,29(5):211-212. 被引量:2
-
10杨世武.对高校学报网络化发展的几点思考[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0,25(2):105-108. 被引量:1
-
1汪杨.网络媒体:1+1>2[J].上海经济,2008(10):50-50.
-
2方兴东,李志敏,严峰.智能电视时代新传播范式引发的产业变革之思考[J].电视研究,2013(12):21-23. 被引量:1
-
3邓璐.浅析作为网络广告新载体的即时通讯[J].天府新论,2007(B12):228-229.
-
4余炳毛.论高校学报“作者”和“参考文献”标注的规范化[J].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10(2):80-82. 被引量:1
-
5李健军.传统媒体应对网络媒体冲击的对策研究[J].硅谷,2014,7(17):139-139. 被引量:1
-
6张丽英.试论高校学报作者队伍建设[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1(3):122-124. 被引量:4
-
7兰继明,张明阁.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对纸质出版带来的变革[J].电子制作,2014,22(18):102-103.
-
8刘建朝.新建本科高校学报作者队伍分析——以《三明学院学报》为例[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6(4):89-93. 被引量:1
-
9赵茜.高校学报作者投稿心理分析与期刊编辑策略——以《南阳师范学院学报》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1(4):527-529. 被引量:16
-
10张慧.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网络媒体新闻宣传工作[J].新闻传播,2015(6X). 被引量: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