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吃”看动词论元结构的动态特征 被引量:96

Eating" and Emergent Argument Struc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长期以来,动词论元结构的研究一直是以静态的研究方法占主导地位。本文主张,动词的论元结构在本质上有开放性和动态变化的特征,会因语言运用、借时间的推移而产生变化。产生论元结构变化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动词的高频性。结合“吃”在实际语料中的用法,我们论证下列观点:第一,频率越高的动词论元结构越不稳定。第二,实际语言运用中所见到的动词经常和典型论元相结合、较少和非典型论元相结合。第三,被扩大的论元结构首先会涉及最接近核心的论元类型。第四,论元结构的扩大作为一种重要的结构变化以不妨碍交际为前提,因此在时间上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句法构造上有特别标记。第五,句法的变化不排除甚至常常伴随着语义的变化。 This paper deals with changes in argument structure in chi 'eat' in Chinese. Evidence from corpora of Modem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is presented to argue for a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the association of argument and verb as a dynamic, discourse process, which cannot be explained by semeantics alone. It will be demonstrated that foe evolution path of this process is shaped by frequency of langUage use and the principle of prototypicality widely observed in human cognition.
作者 陶红印
机构地区 康乃尔大学
出处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1-38,共18页 Studies i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5

  • 1《五灯会元》,日本花园大学国际禅学研究所.1995年出版,ZenBase CD1电子版本.
  • 2柳田圣山.(1980)《祖堂集索引》.
  • 3《世说新语》,张永言主编.《世说新语辞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
  • 4王梵志诗.项楚.《王梵志诗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 5寒山拾得诗.郭鹏.《寒山诗注释》,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编,长春出版社.1995年.
  • 6《祖堂集》.柳田圣山.《祖堂集索引》,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80年.
  • 7《老乞大》,《朴通事》.刘坚,蒋绍愚主编.《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元代明代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
  • 8江蓝生.被动关系词"吃"的来源初探[J].中国语文,1989,(5).
  • 9沈阳,郑定欧1995.《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 10陶红印1986.《相互动词及相互动词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句型与动词》,语文出版社.

共引文献19

同被引文献932

引证文献96

二级引证文献77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