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译者主体的枷锁——从原语文本到译语文化
被引量:
39
The fetters of a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From the source-text oriented to the target-culture orient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从理论来源、认识论基础、极端科学主义倾向等方面探讨了“原语中心论”下译者主体存在的“标准要求上的神化和操作要求上的物化”状态 ,后从权力话语和后殖民批评理论的视角追踪了译语文化关照下译者主体的境况 ,认为译者是操纵者同时也是被操纵者。
作者
葛校琴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
出处
《外语研究》
2002年第1期62-65,共4页
Foreign Languages Research
关键词
译者主体
原语中心论
译语取向
制约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45
引证文献
39
二级引证文献
194
同被引文献
245
1
赵颖.
为话语权而战——论女性主义翻译策略的合理性[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7,23(10):31-33.
被引量:2
2
许钧.
“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
.中国翻译,2003,24(1):8-13.
被引量:789
3
穆雷,诗怡.
翻译主体的“发现”与研究——兼评中国翻译家研究[J]
.中国翻译,2003,24(1):14-20.
被引量:102
4
查明建,田雨.
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
.中国翻译,2003,24(1):21-26.
被引量:1473
5
吴欣.
略论霍克斯《红楼梦》英译本特色[J]
.淮阴工学院学报,2008,17(4):46-49.
被引量:5
6
张南峰.
从边缘走向中心(?)——从多元系统论的角度看中国翻译研究的过去与未来[J]
.外国语,2001,24(4):61-69.
被引量:110
7
杨晓荣.
翻译标准的依据:条件[J]
.外国语,2001,24(4):70-76.
被引量:37
8
方汉文.
新辩证论与中国比较文学的主体认证[J]
.学术月刊,2001,33(6):39-46.
被引量:4
9
史国强,王宇.
新《大纲》与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7):33-35.
被引量:46
10
侯晶晶.
论翻译中的操控现象[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7):46-48.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39
1
弓玉.
生态翻译理论视阈下的“译者中心论”——基于《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三个英译本[J]
.汉字文化,2020(6):123-124.
2
赵慧慧.
文学翻译研究可视化分析[J]
.海外英语,2020(3):143-146.
3
穆雷,诗怡.
翻译主体的“发现”与研究——兼评中国翻译家研究[J]
.中国翻译,2003,24(1):14-20.
被引量:102
4
郝景东,朱安博.
浅议英语语言中的权力话语[J]
.宿州学院学报,2005,20(6):125-128.
5
任秀英,朱安博.
译介学中的新历史主义权力话语[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4):62-64.
6
吕庆夏,张秋林.
关联理论观照下的译者主体性[J]
.考试周刊,2007(14):38-40.
被引量:1
7
朱安博.
从语言功能到话语权力──译介学的文化转向[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20(4):101-105.
被引量:6
8
司显柱.
中西翻译观对比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3):45-48.
被引量:23
9
郑冰寒,陈瑶.
换一种眼光如何?——对于“信、达、雅”的再思考[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3,23(5):98-101.
10
朱安博.
翻译研究中的新历史主义话语[J]
.中国翻译,2005,26(2):10-13.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194
1
阳鲲.
论董乐山先生的翻译成就与译学贡献[J]
.译苑新谭,2019(1):76-82.
被引量:2
2
林莺.
意象翻译中的意义流失与寻回[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6,26(4):1-3.
3
李新征.
意识形态对翻译策略的操纵——《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1):54-55.
被引量:1
4
柏杰.
从译者认知语境看翻译的理解认知过程[J]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2):82-83.
被引量:6
5
樊燕龙,刘瑜.
“对等”与“信达雅”——中西翻译标准比较[J]
.文教资料,2006(33):165-166.
6
丁艳.
翻译策略的选择对交际语境的顺应[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2):103-104.
被引量:4
7
张莉.
从文学翻译过程看译者的主体性[J]
.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9(2):54-56.
被引量:2
8
杨春泉.
译者主体性与文本的选择——以林语堂与《浮生六记》为例[J]
.长城,2009(10):98-99.
9
蒋秀珍,胡志国.
译者主体意识含义论析[J]
.作家,2012(8):161-162.
10
赵小兵,孙丽新.
译者身份和作者形象辨[J]
.作家,2010(16):169-170.
1
崔巍.
“翻译主体集”解析——刍议文学翻译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12):57-59.
被引量:1
2
保罗.康斯坦.
枷锁[J]
.少年读者,2004,0(1):53-54.
3
张锦兰,张德让.
译语文化与译作的变形[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0(5):589-592.
被引量:1
4
刘卫东.
文化层次翻译观对我国文学翻译的解释力[J]
.语言与翻译,2003(3):48-53.
被引量:1
5
李国辰.
课堂口译任务及其策略[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12):27-28.
被引量:3
6
周晓寒.
从文化误译看译者的再创造——解读霍克思译《红楼梦》[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5):130-131.
被引量:2
7
邱娅梅.
浅谈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中的文化关照[J]
.戏剧之家,2014(17):138-140.
被引量:1
8
罗兰.
原语中心论的颠覆——现代翻译语言学派与文化学派的交汇[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2):86-87.
9
刘彦仕.
翻译过程中的外显化现象分析[J]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5(1):64-66.
被引量:2
10
林金利.
文言文教学要“文“”言”兼顾[J]
.广西教育,2012(17):66-67.
被引量:1
外语研究
200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