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陶渊明的人文生态观
被引量:
20
Tao Yuanming's View on Humanistic Ecolo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东西方生态思想史的事实告诉我们 ,对于生态问题的思考 ,和文学、艺术、美学早就结下不解之缘。谈论生态文艺学的构建 ,中国古代文学家留下的许多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 ,值得我们重温。建设生态文艺学 ,思考的重点要放在推动精神生态与自然生态的良性互动 ,要放在推动国民健康的生态观和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的消费观、人生观的建设上面。本文以陶渊明为例展开论述。
作者
王先霈
机构地区
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4-27,共4页
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关键词
陶渊明
人文生态观
生态思想
生态文艺学
精神生态
自然生态
生态观
生态环境
消费观
人生观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135
引证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42
参考文献
2
1
[3]杜宁:《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07页,第106页.
2
陈寅恪:《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29页.
共引文献
10
1
高文强.
东晋南朝士人与佛教之关系浅析[J]
.宗教学研究,2006(3):72-77.
被引量:3
2
邓小军.
隐藏的异代知音[J]
.文学遗产,2007(3):23-32.
被引量:12
3
郭杰.
一个哲学悖论的诗学消解——论老子“道”本体的无限性及其审美转向[J]
.文艺研究,2007(11):67-75.
被引量:3
4
张造群.
名教源流的历史探讨和现代评价[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9(3):241-245.
被引量:5
5
刘蓉.
汉魏名士中的事功派与浮华派[J]
.东岳论丛,2009,30(7):113-118.
6
孙宝.
儒家山水自然观与魏晋山水诗的演进[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37-43.
被引量:1
7
宋婕.
避世逸隐之心声——简论古琴曲“归去来辞”的意境[J]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0,4(3):33-38.
被引量:2
8
徐国荣.
中国文学自觉的契机及其代价[J]
.学术研究,2002(4):121-125.
被引量:2
9
邵宁宁.
天空、远方、道路和风——海子诗歌与中国精神传统(二)[J]
.文艺争鸣,2016(3):74-83.
被引量:1
10
郭杰.
道家语言哲学对中国古代诗学的影响[J]
.学术研究,2002(12):115-118.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35
1
孙希娟.
内蕴丰富的生态文学──读胡发云《老海失踪》[J]
.小说评论,1999(5):64-66.
被引量:3
2
陈继会.
《城市白皮书》当代城市精神生态的忧思和拷问[J]
.小说评论,1997(2):62-65.
被引量:5
3
张瑞君.
庄子思想与陶渊明的人生境界[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9(3):68-72.
被引量:12
4
潘定智.
民间文艺生态学导论[J]
.贵州社会科学,1997(4):75-81.
被引量:5
5
曾永成.
从生成本体论到人本生态观──对马克思“自然向人生成”说的生态哲学阐释[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1-6.
被引量:8
6
王诺.
生态批评:发展与渊源[J]
.文艺研究,2002(3):48-55.
被引量:230
7
鲁枢元.
生态批评的知识空间[J]
.文艺研究,2002(5):4-10.
被引量:60
8
曾繁仁.
试论生态美学[J]
.文艺研究,2002(5):11-16.
被引量:191
9
赵白生.
生态主义:人文主义的终结?[J]
.文艺研究,2002(5):17-23.
被引量:29
10
于文秀.
《生态文艺学》[J]
.文艺研究,2002(5):153-155.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20
1
刘昉昉.
文艺学的绿色走向[J]
.琼州大学学报,2004,11(4):54-56.
2
田一万,朱荣华.
《大双心河》的生态解读[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4,20(3):24-26.
被引量:1
3
赵薇.
生态批评早期研究述评[J]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0(1):123-126.
被引量:1
4
冯芬.
开拓绿色批评的视野——当代中国生态批评研究综述[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26(1):64-68.
被引量:3
5
刘精科.
国内生态美学研究综述[J]
.中州大学学报,2004,21(4):27-30.
被引量:6
6
覃新菊.
我国生态文艺学研究述评[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3):93-97.
被引量:2
7
于东新,孙宏哲.
陶渊明:一个生态美学的文本[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4):41-45.
被引量:2
8
于东新.
论陶渊明的生命智慧[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5):65-70.
被引量:1
9
张治国.
生态批评的理论特性与批评主体的生态责任[J]
.南京社会科学,2010(8):143-148.
被引量:8
10
蒋磊.
生态批评的困境与生活论视角[J]
.文艺争鸣,2010(11):16-19.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42
1
高春民.
从“跨越”到“融合”:生态批评的知识生产路径及反思[J]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23,26(1):52-65.
2
时真妹.
中国生态哲学对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的建构意义刍议[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3):42-43.
被引量:2
3
魏锦秀,李岫.
绿色人力资源管理:一种新的管理理念[J]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2):113-114.
被引量:33
4
吴玉英.
“绿色人生”的美学之思——析《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6(5):133-135.
5
苏小芸.
生态美育的基本性质[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4):213-215.
被引量:15
6
吴松.
煤炭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探讨[J]
.商业经济,2009(6):95-96.
被引量:4
7
李显文,任明崇.
陶渊明与加里·斯奈德自然观的差异性研究[J]
.外语教学,2011,32(2):77-80.
8
陈思勤.
中国“生活美学”研究的新兴——2010年“生活论转向”研究综述[J]
.文艺争鸣,2011(3):102-107.
被引量:3
9
常如瑜.
精神生态批评的意义——兼评蒋磊《生态批评的困境与生活论视角》[J]
.文艺争鸣,2011(5):40-44.
被引量:2
10
赵牧.
何谓生态,批评何为?——论生态批评的源流、表现及困境[J]
.文艺争鸣,2011(9):24-29.
被引量:7
1
王先霈.
陶渊明的人文生态观[J]
.戏剧艺术,2003(1):109-109.
2
王先霈.
推动精神生态与自然生态的良性互动——《文艺与生态丛书》总序[J]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21(5):25-26.
被引量:6
3
马巧正.
D.H劳伦斯的人文生态观解读[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3):40-42.
4
迟文成,赵永波.
人文生态观视角下对于劳伦斯的解读[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1):81-82.
5
李卉.
生态批评的主要着眼点[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1(8):157-157.
6
古耜.
鲁迅的金钱观及消费观[J]
.各界,2010(10):28-31.
7
袁邈桐.
90后新新人类的价值观与消费观[J]
.商业文化,2014(5):92-93.
8
汪豪,KISS,施律,庞聃,刘菲,梁晨,孟志刚,刘捷晶.
快乐创造,快乐GO![J]
.青年与社会(中),2009(5):16-23.
9
蒋颖.
梭罗的浪漫主义生态伦理思想[J]
.海外英语,2016(2):137-139.
10
马艳.
消费文化与身份建构——论嘉莉妹妹的消费观[J]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3):68-71.
被引量:8
文艺研究
2002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