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输血前患者血液病毒标志物检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1997年以来,除急救用血患者外,对输血前血液常进行HBsAg、抗-HCV、抗-HIV1/2、梅毒检测。通过统计和临床跟踪调查,证明输血前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
林甲进
朱碎永
张英
施顺秋
叶定杰
机构地区
浙江温州医学院附属二院
出处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00年第2期48-48,共1页
Journal of Clinical Transfusion and Laboratory Medicine
关键词
输血前
临床价值
患者
病毒标志物
血液病
结果报告
梅毒检测
分类号
R512 [医药卫生—内科学]
R446 [医药卫生—诊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4
引证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130
同被引文献
84
1
吴蓉,张乐华,康向东.
术前、输血前检测经血传播疾病血清指标的意义[J]
.检验医学,2004,19(5):462-463.
被引量:10
2
单藕琦.
关于减少经输血途径感染疾病的思考[J]
.临床输血与检验,2000,2(2):1-2.
被引量:6
3
沈亚琪,王怀斌,胡亚民.
HBsAg阴性献血者血液安全性的探讨[J]
.临床输血与检验,2000,2(2):46-46.
被引量:2
4
陈安心,童爱飞.
患者输血前血液传染指标检测结果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4):387-389.
被引量:20
5
王全立,刘晓达,孙红琰,丁晓萍,杜芝燕.
血源性病原体的检测与血液及血液制品的安全性[J]
.临床输血与检验,1999,1(3):52-58.
被引量:8
6
郭勇,郭桂英,石小彬.
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意义探讨[J]
.中国输血杂志,2005,18(1):52-52.
被引量:57
7
Van der Sluis JJ,龚匡隆.
梅毒的实验室诊断技术:文献复习[J]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4,20(1):33-37.
被引量:8
8
陶传敏,严可宁,陈宏斌,于建生,杨廷富,吕晓菊.
受血者输血前血液传播性疾病检测意义的探讨[J]
.中国输血杂志,2005,18(2):134-135.
被引量:38
9
李彩玉,刘世文,丁风荣,周玉明,李风英.
住院患者感染性指标检测的结果及意义[J]
.医学检验与临床,2006,18(1).
被引量:7
10
覃小青,焦伟,申卫东,韦红梅.
输血前和手术前对4种血液传染病检查的临床意义[J]
.广西医学,2005,27(8):1232-1233.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7
1
李振才,宋海燕,杨彩娥,宋萍,何菊芳.
受血者输血前九项血清学指标的检测[J]
.临床输血与检验,2005,7(1):45-45.
被引量:3
2
郭勇,郭桂英,石小彬.
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意义探讨[J]
.中国输血杂志,2005,18(1):52-52.
被引量:57
3
杨光远,王乐见.
输血和手术前感染性标志物检测的重要性浅析[J]
.江西医学检验,2006,24(3):286-286.
被引量:5
4
黄跃斌.
输血前受血者血液感染性指标检测意义[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6,28(3):460-461.
5
戴学庆.
14239例住院患者传染性病原学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J]
.临床输血与检验,2006,8(4):321-322.
6
李佩侠.
受血者输血前4项感染性指标检测的价值[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7,9(10):103-103.
被引量:1
7
浦周昆,商兴旺.
对患者传染性5项指标的检测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4(6):489-490.
8
朱志斌,雷鸣.
输血前感染性标志物检测及其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意义[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7,28(6):570-571.
被引量:10
9
雷再芬.
围生期孕产妇HIV抗体检测的意义[J]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4):567-568.
10
李炎梅,梁太英.
患者输血及手术前相关传染性标志物的检测[J]
.广西医学,2008,30(3):384-385.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30
1
姜敏.
手术及输血前患者血液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J]
.健康之友,2019,0(16):123-123.
2
李秋岭,李华,张成新.
输血前患者与无偿献血者相关传染病检测结果报告[J]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07(6).
3
李彩玉,刘世文,丁风荣,周玉明,李风英.
住院患者感染性指标检测的结果及意义[J]
.医学检验与临床,2006,18(1).
被引量:7
4
李秋玲,李华,李杰.
患者输血前HBsAg、抗-HCV、抗HIV检测结果报告[J]
.医药论坛杂志,2005,26(18):15-15.
被引量:1
5
冯永军,徐学芳,任红,李大鹏,王则永,吕高霞.
输血前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等血液感染性指标的意义[J]
.临床军医杂志,2005,33(6):784-785.
6
陈宇宁,秦莉.
新都区农村医疗机构输血现状分析[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6,3(1):85-85.
7
黎海澜,焦伟,黎英兰,伍焕秀,李秀萍.
1638例输血前患者HBsAg、抗-HCV、抗-HIVⅠ/Ⅱ、抗-TP检测与分析[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6,28(6):1056-1057.
被引量:4
8
马凤莲,刘祥朝,秦延平.
受血者输血前传染病检测的临床意义[J]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20):39-39.
9
吴俊玲,郑山根,刘玉英.
23547例患者择期手术和/或输血前4项指标检测[J]
.临床输血与检验,2007,9(1):34-36.
被引量:6
10
国素华.
细菌感染人体引起血型变异1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4):846-846.
被引量:2
1
黄飞.
病毒标志物筛选试验改变的影响[J]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2003,26(2):186-186.
2
杨兆琼.
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感染甲型肝炎后血清病毒标志物变化的分析[J]
.云南医药,2002,23(3):211-212.
被引量:4
3
黄仕君,贾福苏,陈进凡.
关于出入院病人做病毒标志物及梅毒抗体四项检查的建议[J]
.卫生职业教育,2003,21(10):139-139.
4
马登祥,郭彩云.
加强血液病毒检测 提高输血安全性[J]
.青海医药杂志,2004,34(10):48-49.
5
赖玲,李玲俐.
造血干细胞移植合并感染性肠麻痹的护理[J]
.华西医学,2014,29(6):1131-1133.
6
洪敏,郭利,陈欣.
门诊输液过程中几点安全问题的讨论[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0,27(5):607-607.
7
胡宇.
浅谈助产士血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J]
.内蒙古中医药,2015,34(1):179-179.
8
赵芸,翟改凤.
阴式子宫切除术76例临床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中旬刊),2012,18(6):94-95.
被引量:1
9
杨晓华,周莉.
手术室护士血源性感染的危险与预防[J]
.护士进修杂志,2005,20(7):652-653.
被引量:41
10
齐宝宏,崔莎,杨光,石泉贵.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3种检测方法学比较[J]
.中华医药学杂志,2003,2(9):69-70.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0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