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 抗真菌药
出处
《首都医药》
2004年第16期18-19,共2页
Capital Medicine
-
1许敏红,姜霄晖.联合应用三唑类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效果[J].齐鲁医学杂志,2003,18(4):402-403. 被引量:1
-
2黄晓英,杨丽君,周社良,胡小芳,骆中华.门诊抗真菌药使用调查[J].西北药学杂志,2000,15(4):185-185. 被引量:2
-
3于金龙,李妍,郭琼杰,孙淑娟.三唑类药物与环孢菌素A的体外联合抗真菌作用[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46(8):819-822. 被引量:2
-
4吴玉林,李旭东,朱建华,戴军平.国产氟康唑抗真菌药效学研究[J].首都医药,2002,9(3):59-59.
-
5陈祖基.三唑类抗真菌药及其在眼科的应用[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94,18(5):257-262. 被引量:100
-
6李丽娟,李若瑜,刘伟.TAC1在白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产生耐药性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08,3(6):451-453. 被引量:1
-
7崔银珠.第二代三唑类抗真菌药物临床评[J].世界临床药物,2006,27(7):423-426. 被引量:2
-
8张英俊,南立岩,王伟,何文凤,张恩淑.三唑类抗真菌药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3):10-11. 被引量:2
-
9袁瑾懿,王明贵.长期使用三唑类抗真菌药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2,12(4):296-296. 被引量:1
-
10丁百兴,王明贵.艾沙康唑和伏立康唑[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7,17(1):51-51.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