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世纪底层写作的三种人文观照
被引量: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新世纪底层写作中,有三种人文主义观照角度。一是社会—启蒙观照,其主要兴趣在于:为底层人物争取社会生存的应有地盘,其实质是启蒙、呐喊;二是生活—世俗关怀,其重心放在对底层人物的个体生命关怀上,其实质是呵护、申诉;三是以上二者的双重视角,既是启蒙呐喊,又是呵护申诉。
作者
王文初
机构地区
孝感学院文学院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70-74,共5页
Jiangxi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底层写作
人文主义
启蒙观照
世俗关怀
双重视角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81
同被引文献
84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34
参考文献
9
1
毛少莹.打工文学与下层职业女性[EB/OL].打工文学联网.(http://www.dgwxlw.com.),2003.10.1.
2
.21世纪的人道主义[M].东方出版社,1998.P3,P177.
3
陈桂棣,春桃.
中国农民调查[J]
.当代,2003,0(6):4-131.
被引量:21
4
贺绍俊.平民化的人文情怀—谈近期小说的走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4-14.
5
张韧.从新写实走近底层文学[N].文艺报,2003—2—25.
6
郜元宝.将外鹜的精神拉回自身[J].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3,(7).
7
方方 王尧.有爱无爱都铭心刻骨[J].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3,(11).
8
王大进.平淡中的残酷[J].中篇小说选刊,2004,(1).
9
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北京:三联书店,1997..
共引文献
81
1
王建斌,张效礼.
乡土视野中的爱情变迁——阿Q爱情观与引生爱情观之比较[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18(3):11-13.
2
赫广义.
地方政府的决策执行水平与政府信用[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25(4):49-53.
被引量:2
3
蒋洪新.
大学的“通识教育”与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20(6):144-148.
被引量:55
4
章铮,周文兴.
农民增收、退耕还林与环境政策改进[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4(6):11-15.
被引量:1
5
熊沐清.
孤独、绝望的现代人——论奥尼尔《毛猿》的主题[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17(3):23-26.
被引量:10
6
杨彪.
以权利的话语道人文主义精神[J]
.河北法学,2002,20(B11):3-6.
7
汪大海,唐德龙.
以人为本的政府管理的价值回归及其模式选择[J]
.教学与研究,2005(3):20-26.
被引量:8
8
宋剑华.
透视“五四”新文学的逻辑怪圈[J]
.社会科学辑刊,2005(3):148-152.
9
马骋.
胡适眼中的西方——从胡适文中的西方人名谈起[J]
.社会科学辑刊,2005(3):157-160.
10
隽鸿飞.
论现代西方文明的生成过程[J]
.理论探讨,2005(4):57-59.
同被引文献
84
1
李琨.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鬼子小说母题的深度阐释[J]
.小说评论,2007(S1):39-43.
被引量:2
2
刘继明,李云雷.
底层文学,或一种新的美学原则[J]
.上海文学,2008,0(2):74-81.
被引量:32
3
陈应松,李云雷.
“底层叙事”中的艺术问题[J]
.上海文学,2007(11):187-193.
被引量:9
4
蔡翔,刘旭.
底层问题与知识分子的使命[J]
.天涯,2004,0(3):4-13.
被引量:38
5
陈桂棣,春桃.
中国农民调查[J]
.当代,2003,0(6):4-131.
被引量:21
6
王富仁.
关于左翼文学的几个问题[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1):23-29.
被引量:47
7
孟繁华.
左翼文学与当下中国文学[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1):74-77.
被引量:17
8
罗岗.
“主奴结构”与“底层”发声——从保罗·弗莱雷到鲁迅[J]
.当代作家评论,2004(5):117-130.
被引量:16
9
李建军.
小说病象观察之二 作者的态度[J]
.小说评论,2002(2):12-18.
被引量:9
10
郜元宝.
评尤凤伟的《泥鳅》兼谈“乡土文学”转变的可能性[J]
.当代作家评论,2002(5):30-35.
被引量:19
引证文献
12
1
孙卫华.
小人物的灰色人生——观《耳朵大有福》有感[J]
.电影文学,2008(8):49-50.
2
鲍红新.
新世纪“底层文学”研究述略[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8):316-318.
被引量:2
3
韩晓婷,李海燕.
知识分子视野中的大众形象变迁——论鲁迅、老舍、余华笔下的大众[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2):65-66.
4
许玉庆.
迁徙·冲突·漂泊——大陆与台湾“农民进城小说”之比较[J]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5(4):47-51.
5
白亮.
“左翼”文学精神与底层写作[J]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26(4):34-38.
被引量:11
6
何冰凌.
底层之底——近年来底层、底层文学研究综述[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7,6(4):86-88.
7
江飞.
人道主义:当今小说底层叙述的精神支撑[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8):99-103.
被引量:1
8
洪治纲.
“底层写作”的来路与归途——对一种文学研究现象的盘点与思考[J]
.小说评论,2009(4):4-15.
被引量:18
9
高侠.
呼唤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近期“底层写作”批评述评[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9(2):101-105.
被引量:1
10
向宝云.
当代中国文学悲剧精神的规训、消解与重建[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8):217-22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4
1
王秀杰.
略论青春心态在20世纪50—70年代文学中产生的精神渊源[J]
.新闻爱好者,2012(10):87-88.
2
郑上保.
反抗生命的纯化——论丘东平对底层民众的塑造及文学史意义[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13,34(1):68-75.
3
鲍红新.
新世纪“底层文学”研究述略[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8):316-318.
被引量:2
4
陆子君.
一种清醒的姿态——谈张天翼的《包氏父子》[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10):53-54.
被引量:1
5
张丽军.
论新世纪底层文学的生成机制及其精神特质[J]
.山东文学,2010(9):50-54.
被引量:2
6
马春花.
左翼文学传统在新时期的沉寂与复兴[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1):41-48.
被引量:4
7
李勇.
20世纪90年代以来乡村小说叙事新变及其研究批评[J]
.文艺评论,2011(1):74-81.
被引量:1
8
向宝云.
灾难文学的审美维度与美学意蕴[J]
.社会科学研究,2011(2):13-19.
被引量:20
9
周航.
论“底层写作”与“打工文学”之关系[J]
.小说评论,2011(2):107-110.
被引量:4
10
郭文元.
周作人“平民”文学精神与新世纪“底层文学”论争[J]
.当代文坛,2012(1):120-123.
被引量:1
1
王彬彬.
为厕所申辩[J]
.东方艺术,1998(3):28-29.
被引量:1
2
隋刚.
文学九问[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19(3):1-8.
3
李浩文.
张爱玲的世俗关怀[J]
.中国研究生,2014(1):50-51.
4
高昌.
诗歌精神与“世俗关怀”[J]
.诗刊,1999,0(1):78-78.
5
王干,朱日亮.
Modern还是时髦[J]
.红岩,2006,0(3):98-100.
6
韩干校.
帝王情爱的人文观照——白居易《长恨歌》的文本文化解读[J]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1(5):56-58.
7
于沐阳.
朦胧诗与第三代诗比较论[J]
.晋阳学刊,2008(5):116-121.
8
潘凯雄.
泽及众生的“世俗”关怀──读池莉的两部中篇有感[J]
.当代作家评论,1998(1):77-80.
被引量:10
9
李敏魁.
张洁与池莉小说中女性意识之比较[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9(10):111-112.
10
诸雪霞.
唐宋贬谪散文的人文观照[J]
.文学教育,2015(21):119-119.
江西社会科学
2004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