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与行业协会创新
被引量:15
Entering the WTO and the Innovation of the Trade Association
出处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8-10,共3页
Journal of Beijing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同被引文献124
-
1谢邦华,李楠.对当前行业协会发展问题的思考[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21-24. 被引量:3
-
2张康之.限制政府规模的理念[J].行政论坛,2000,7(4):7-13. 被引量:229
-
3王敏.加入WTO后中国行业协会转型的法律分析[J].社科纵横,2005,20(4):120-121. 被引量:2
-
4常敏.健全行业协会、加强行业管理,促进行业发展[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2(1):49-53. 被引量:6
-
5韦玉奎.地方政府应对“入世”之策[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13(3):41-43. 被引量:1
-
6王翔.近代中国手工业行会的演变[J].历史研究,1998(4):55-69. 被引量:18
-
7胡光明,宋美云,任云兰.首届商会与近代中国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J].历史研究,1998(6):179-185. 被引量:19
-
8虞和平.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行会的近代化[J].历史研究,1991(6):122-135. 被引量:17
-
9彭泽益.中国行会史研究的几个问题[J].历史研究,1988(6):3-19. 被引量:13
-
10王翔.晚清苏州丝织业“账房”的发展[J].历史研究,1988(6):110-125. 被引量:6
引证文献15
-
1蔺丰奇,杨欢.论我国行业协会的服务能力建设[J].社团管理研究,2008(7):7-11. 被引量:1
-
2魏文享.近代工商同业公会研究之现状与展望[J].近代史研究,2003(2):287-314. 被引量:34
-
3曾庆均,严艳.我国行业协会的职能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4(6):88-90. 被引量:3
-
4吴碧林.我国行业协会在反倾销中的功能及其自身完善[J].理论界,2006(11):204-205. 被引量:1
-
5蒋尉,范湘凌.法律观念更新与行业协会发展解困[J].政法学刊,2007,24(2):51-55.
-
6张旭斌,赵希武.行业协会的良性发展[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6(2):38-39. 被引量:1
-
7崔恒展,高灵芝.中国加入WTO后行业协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2(3):45-50. 被引量:11
-
8朱英.论发展商会与行业协会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1(4):71-74. 被引量:8
-
9郑成林.“入世”后我国行业协会面临的挑战与抉择[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1(4):75-79. 被引量:7
-
10<入世后农产品行业协会发展研究>课题组.有关行业协会的理论研究综述[J].中国农村观察,2003(4):70-79.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80
-
1谢邦华,李楠.对当前行业协会发展问题的思考[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21-24. 被引量:3
-
2李涛.近代工商同业公会组织治理探析——以云南下关同业公会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09(2):185-190. 被引量:1
-
3王敏.加入WTO后中国行业协会转型的法律分析[J].社科纵横,2005,20(4):120-121. 被引量:2
-
4李培才.我国社会转型期公信力问题及其法律规制[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5(1):49-57. 被引量:1
-
5魏文享.“党规”与“国法”:国民党民众组训体系中的社团制度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3(2):110-124. 被引量:14
-
6张芳霖.中国近代商人、商会组织研究的问题意识与阶段性特点[J].江西社会科学,2004,24(7):249-255. 被引量:4
-
7彭善民.民国时期上海制药业同业公会探析[J].档案与史学,2004(4):70-75. 被引量:2
-
8胡继连,吕志轩.我国农业行业协会的发展与完善[J].古今农业,2004(3):11-19. 被引量:5
-
9魏文享.近代工商同业公会的慈善救济活动[J].江苏社会科学,2004(5):210-218. 被引量:9
-
10谢邦华,李楠.试论我国行业协会的发展与完善[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1(4):37-40. 被引量:2
-
1高利英.入世后我国行业协会职能创新探析[J].理论研究,2003(6):25-26. 被引量:3
-
2蔡今野.浅谈市场营销在温州外向型企业中的应用[J].温州论坛,2002(1):56-59.
-
3保罗·威尔曼,戴维·科恩,戴维·柯里尔,马汀·西纳.监管关系的演进:私有化行业中的监管制度与公司行为[J].财经,2003,0(17):128-128. 被引量:2
-
4许启萍.国企托管经营的基本运作框架[J].沿海经贸,1999(3):41-42.
-
5陈宝敏,唐新林,郑江淮.中国企业职工持股制度的运作框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0,20(3):26-28. 被引量:5
-
6庄飞鹏.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应用初探[J].财务与会计,2014,0(10):32-34. 被引量:8
-
7吴知论.政府管理创新要明确核心价值之所在[J].中国行政管理,2005(7):9-9. 被引量:1
-
8郑娟.电子政务视域下的政府管理创新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2):241-242.
-
9林安霁,林洲钰.创建中小企业“国家级管理机制”的框架设计与政策选择[J].管理现代化,2012,32(6):9-11.
-
10高守国.考选领导干部案例分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6(13):48-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