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55-56,共2页
Statistics & Decision
同被引文献922
-
1赵准,李剑,宋瑞娇,郭岩,令江瑞,齐军仓.不同种植密度对大麦产量和青贮品质的影响[J].作物杂志,2020(1):110-116. 被引量:19
-
2虞岚婷,张月义,周慧,茅婷.以“标准+认证”为培育手段的区域品牌化实践——“品字标浙江制造”的典型案例分析[J].标准科学,2021(4):46-50. 被引量:7
-
3李扬,吴静,刘昌新.新冠疫情下数字经济对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创新管理的作用及其未来发展策略[J].科技促进发展,2021(2):228-233. 被引量:4
-
4江立敏,潘朝辉,王涤非.何为世界一流大学——基于校园规划与设计视角的思考[J].当代建筑,2020(7):14-18. 被引量:16
-
5周文武,陈冠益,穷达卓玛,周鹏,汪晶,旦增.拉萨市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水质的居民健康风险评价[J].环境化学,2020(6):1513-1522. 被引量:19
-
6贾艳红,赵军,南忠仁,赵传燕,王胜利.基于熵权法的草原生态安全评价——以甘肃牧区为例[J].生态学杂志,2006,25(8):1003-1008. 被引量:206
-
7王连月,韩立红.AHP法在区域竞争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企业经济,2004,23(6):112-113. 被引量:22
-
8朱春奎.国外竞争力理论研究综述[J].生产力研究,2004(1):187-188. 被引量:21
-
9牛星,欧名豪.青岛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与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7,28(5):47-51. 被引量:31
-
10杨小辉,鹿坤,王继辉.贵州喀斯特地区水资源主要特征初步分析[J].贵州水力发电,2003,17(4):10-14. 被引量:5
引证文献81
-
1赵西,国顺如,陆秋婷,王玉华.基于秩和比法与灰色关联法的数字营商环境综合评价[J].科技促进发展,2022,18(7):890-898.
-
2赵欢欢,王宝印,王海勇,杨晓霞,陈辉,柳洪方.灰色GM(1,1)模型在道路交通噪声评价中的应用[J].电声技术,2023,47(1):4-7.
-
3黄向荣,谢如鹤.基于熵权灰色关联的食品冷链物流企业绩效评价[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8(4):87-90. 被引量:15
-
4陈柳钦.区域竞争力内涵的多元化认知与辨析[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0(4):52-56.
-
5蒋家胜.弘扬革命老区精神 提升巴蜀文化软实力[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2(S3):275-279. 被引量:8
-
6网络购物的新选择——玫瑰坊网络商城[J].记者摇篮,2005(1):64-64.
-
7鲍永安.区域核心竞争力研究综述[J].江海学刊,2005(4):79-83. 被引量:17
-
8芦岩,陈柳钦.国内区域竞争力研究综述[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6,8(4):92-96. 被引量:18
-
9辜子寅.可持续发展动态评价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7,22(2):63-68. 被引量:1
-
10黄加虎.政府竞争情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情报资料工作,2007,28(4):18-21. 被引量:19
二级引证文献568
-
1夏雪,金勇根,段和平,周洁晨.江西省雷灾灾情和闪电活动时空分布特征及灾情等级划分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22,31(2):252-260. 被引量:8
-
2石小亮,徐晓伟.我国东北寒冷地区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敏感性GIS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5):564-570. 被引量:2
-
3刘浩锋,吴金凤,陈璇璇,张旖旎,刘莉,汪丽娜.水资源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热带地貌,2020(1):31-36. 被引量:5
-
4刘栋.西藏旅游业影响因素关联度分析[J].旅游与摄影,2021(10):27-28.
-
5秦趣,胡泽黎,黄艳.六盘水市旅游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研究[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22,34(5):25-34. 被引量:3
-
6王勇,王玉芳.基于PCA的江苏省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评价[J].现代测绘,2021,44(4):15-20. 被引量:1
-
7秦趣,梁振民,刘安乐,赵增友.基于DPSIRM框架模型的高原湿地生态安全评价[J].冰川冻土,2020(4):1363-1375. 被引量:14
-
8蒋碧瑶,史兴民,秦语晗.水土保持增加了沙漠-黄土过渡带农户福祉吗?——基于PSM的实证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37(4):37-44. 被引量:4
-
9张向宁,王小军,齐广平,康燕霞,银敏华,马彦麟,贾琼.基于DPSR-信息敏感性的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庆阳市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36(9):44-53. 被引量:10
-
10刘丽丽,刘金萍,李建国,关冰,郭晴晴,郭跃,杨爽.基于属性层次-识别模型的重庆市南岸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19(2):214-219. 被引量:9
-
1肖江,廖发文,周均.灰色系统分析方法在重庆二元经济结构研究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2014(18):10-11.
-
2蔡磊,李广明.珠三角产业结构的区位熵灰色关联研究[J].产经评论,2012,3(3):65-75. 被引量:11
-
3陈玉和.信息产业与传统三次产业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灰色关联法[J].现代营销(下),2013(8):110-111. 被引量:1
-
4黄燕萍,邵宜航.经济增长主动力的国际比较[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33(3):5-11. 被引量:1
-
5梁宏亮,夏阳,朱晴圆.湖南主要产业与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J].中国市场,2012(1):100-101.
-
6刘刚桥,师建华,李明.佛山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实证研究[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9(3):71-75. 被引量:3
-
7陈小毅,王帅,谢守祥.江苏经济地域差异与苏北经济发展战略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2):57-60. 被引量:3
-
8刘慧,徐长乐.基于灰色关联法与区位熵的区域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探究--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J].科技和产业,2016,16(4):38-43. 被引量:3
-
9马澜.江苏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2,12(11):67-70. 被引量:3
-
10顾佳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测度及成因分析[J].特区经济,2013(9):189-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