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谈微观辨证的意义和作用
被引量:
1
Talking About the Meaning and Effect of Microdialect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较为客观地分析了微观辨证的意义和作用 ,突出了微观辨证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并对微观辨证的前景作了初步展望 ,强调微观辨证研究的终极目标是完善和发展宏观辨证。
作者
赵厚睿
机构地区
福建中医学院
出处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8-9,共2页
Journal of Gansu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辨证施治
微观辨证
方药
基因
宏观辨证
前景
分类号
R2-03 [医药卫生—中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8
参考文献
2
1
胡彦军,李芳琴,韩凤山.
张亚强教授微观辨证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经验介绍[J]
.新中医,2003,35(10):8-9.
被引量:4
2
夏明岐,司家奎,张锐.
无证从病与微观辨证关系例证[J]
.山东中医杂志,2001,20(5):369-370.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3
1
乔国安,李润波.
慢性前列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J]
.航空航天医药,2004,15(2):126-127.
被引量:1
2
黄晓军,吕伯东,杨克冰,张士更,陈刚,傅骏,胡青,马寅锋,钱乐,张杰.
中医局部辨证在慢性前列腺炎诊疗中应用概述[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4):830-832.
被引量:4
3
胡彦军,李芳琴.
辨前列腺液论治心得[J]
.光明中医,2013,28(4):794-796.
同被引文献
14
1
彭连章.
中医四诊模式的形成、发展与展望[J]
.中医研究,1993,6(4):5-7.
被引量:4
2
陈雪功,张红梅.
对辨证学发展中五个问题的思考[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5):326-327.
被引量:1
3
俞良栋.
精液异常辨证初探[J]
.湖北中医杂志,2006,28(4):44-45.
被引量:4
4
美泽春.
浅议中医辨证论治[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1996,17(2):58-59.
被引量:6
5
程有木.
微观辨证与辨证微观化[J]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0):2059-2059.
被引量:4
6
陈志强,吕立国.
整体辨证、局部辨证与微观辨证——对现代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思考[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12):1126-1127.
被引量:61
7
薛飞飞,陈家旭.
对“微观辨证”的思考与展望[J]
.中医杂志,2007,48(2):104-106.
被引量:37
8
郭振球.微观辨证与微型电脑-察舌辨证和平脉辨证微型计算机自动分析系统之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1986,(11):6-8.
9
沈自尹.微观辨证与辨证微观化[J].中医杂志,1986,27(2):55-55.
10
郭振球.
中医临床学与微观证治学的和谐发展——论疾诊病的传承创新[J]
.天津中医药,2008,25(2):89-93.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陈雪功,张红梅,周雪梅.
对“微观辨证”和“微观辨证论治体系”的思考[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0,29(2):1-3.
被引量:18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梁文杰,方朝义,丁英钧,马小顺,王博.
实验诊断学在微观辨证中的价值评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4):543-546.
被引量:23
2
吕敏捷,吴新贵,黄伟贞,温春胜,叶晓雪,王爱坚.
缺血性中风早期中医各证型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的关系[J]
.广西中医药,2012,35(6):15-17.
被引量:19
3
姜自伟,黄枫,庞智晖,赵京涛,周广全.
辨稳论治——从有限元分析角度探讨微观辨证在中医骨伤领域的发展[J]
.中医正骨,2012,24(12):77-78.
被引量:6
4
庞智晖,何伟.
基于临床和影像的股骨头坏死围塌陷期“微观辨证论治体系”的构建[J]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3,7(3):59-62.
被引量:12
5
贺大强,孙喜灵.
关于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思考[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3(5):10-13.
被引量:7
6
郑治敬.
“微观中药西用”模式的由来与解析[J]
.中医临床研究,2014,6(12):137-140.
被引量:6
7
熊翔,王雪萍.
中医微观论[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5,27(1):35-37.
被引量:2
8
郑治敬.
“微观中药西用”探讨[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35(2):133-136.
被引量:8
9
白晓晖,李晓娟,陈家旭,刘玥芸,刘群,李娜,刘燕,王鑫杏.
微观辨证在现代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发展和应用[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3):649-651.
被引量:42
10
凌孟晖.
脑梗死中医证型与血清CRP含量、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积分的关系研究[J]
.中医临床研究,2015,7(11):18-19.
1
陈培丰.
清热解毒法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意义和作用机制[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1,25(5):11-12.
被引量:35
2
赵翠仙,付跃庭,张连枝.
中药炮制的必要性[J]
.北方药学,2006,3(1):57-58.
3
吕青,朱喜梅,王欣.
关于糖尿病的中医护理[J]
.职业与健康,2004,20(5):159-160.
被引量:4
4
梁逸曾.
浅议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的意义、作用及可操作性[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1,12(3):192-200.
被引量:26
5
卢爱丽,黄燕.
中风病的微观辨证研究集粹[J]
.中医药学刊,2005,23(3):511-512.
被引量:3
6
姚立华.
浅谈糖尿病的中医护理[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54).
被引量:1
7
何国军,欧武陵,程朋.
肺气虚微观辨证研究概况与展望[J]
.新疆中医药,1997,15(3):50-52.
8
范准成.
泻下法的临床运用[J]
.河北中医,1981,3(1):26-30.
9
王晃,李梦龙,覃洁萍,刘仲义.
用聚类分析建立鱼腥草注射液指纹图谱[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5(4):47-49.
被引量:10
10
张虹琼,翁秋瑾,张茹.
从肝论治经断前后诸证[J]
.内蒙古中医药,2016,35(7):42-43.
被引量:1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