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探讨了发生在南太平洋地区主要是所罗门群岛的、作者所谓“浓缩的全球化”。作者对马洛沃泻湖这样的生物多样性热点有过长期的民族学田野工作经验 ,他据此分析了 1990年代出现的各色各样地方 /全球遭遇的复杂性 ,这其中涉及拥有资源的原住村民、跨国木材及矿业公司以及非政府组织发起的保护主义活动。作者着重研究了对马洛沃泻湖雨林的争夺。一方面是亚洲的木材公司要赶紧开发巨大的木材资源 ,另一方面是西方的非政府组织(以及政府机构 )要以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名义保护森林。根据国家支持的习惯法而拥有森林的村民则依违其间 ,为村庄自身的利益强调独立性。这种后殖民遭遇充满了各方对彼此道德和政治考虑的拿不准、不理解。缺乏互相了解并不妨碍实际的合作 ,诸如短期木材生意以及“基于社群的保护项目”。在这些被原住民概念重新解释的项目中 ,不同的愿望像是要合流———不过是表面上。
出处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2004年第4期11-25,3,共16页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Chinese E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