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北方文物》
2000年第2期84-90,共7页
Northern Cultural Relics
同被引文献95
-
1孔庆赞.北宋东京四城制及其对金中都的影响[J].历史研究,1991(6):62-65. 被引量:2
-
2姜宾.金中都城驻军初探[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S1):80-85. 被引量:4
-
3冯永谦.辽史地理志考补——上京道、东京道失载之州军[J].社会科学战线,1998(4):191-201. 被引量:20
-
4王曾瑜.金代的开封城[J].史学月刊,1998(1):87-96. 被引量:10
-
5冯永谦.辽史地理志考补──中京道、南京道、西京道失载之州军[J].北方文物,1998(3):69-77. 被引量:15
-
6周峰.金代大兴府尹考述[J].北方文物,1998(2):72-76. 被引量:3
-
7閻文儒.金中都[J].文物,1959(9):8-12. 被引量:16
-
8赵鸣岐.金代上京路地区的土地开发与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J].北方文物,1995(1):76-85. 被引量:5
-
9任崇岳.谈晋皖豫三省的女真遗民[J].北方文物,1995(2):60-63. 被引量:1
-
10李淑兰.略论辽金至明清时期京师文化的特点[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2):40-4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28
-
1王俊铮.黑龙江流域的女真国家体制:金代东北疆域的政区、城市、边界与交通[J].黑龙江民族丛刊,2023(6):106-115.
-
2单景才,王天奇,孟令辉.城市伦理视角下哈尔滨旅游城市公共领域研究[J].规划师,2019(S02):116-122.
-
3赵宇.金朝前期的“南北选”问题——兼论金代汉地统治方略及北族政治文化之赓衍[J].中国社会科学,2016(4):183-204. 被引量:13
-
4李寒箫.完颜挞懒败亡及其子通蒙事迹商榷[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5(6):67-73.
-
5陈晓伟.捺钵与行国政治中心论——辽初“四楼”问题真相发覆[J].历史研究,2016(6):16-33. 被引量:20
-
6廖寅.10——13世纪中国历史走向的深度分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57(4):137-145. 被引量:3
-
7马华,冀鹏.“长时段理论”视阈下资源型地区政治生态的生成机理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7(4):20-28. 被引量:4
-
8姚雯雯,吴传刚.论金朝政治制度建设及历史影响[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8(2):104-109. 被引量:2
-
9邱靖嘉.刘浦江先生学术成就与思想述评[J].唐宋历史评论,2016(1):26-46.
-
10谢永刚,姜宁,闫佳乐.“运粮河”研究:基于金前期生产力水平的历史考察[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9(3):64-71.
-
1Luigi Spaventa.经济学家和经济学:危机的启示[J].中国贸易救济,2009(12):9-14.
-
2陈洪模,陈海洋.湘赣苏区公债发行总量考[J].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11(8):8-10. 被引量:3
-
3刘华堂.关于戊戌政变的几个问题[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1997,13(2):8-11.
-
4朱院生.阿谀的蛊惑[J].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1(18):47-47.
-
5余庠.和科学家配合,解决我们工作上的困难[J].文物,1956(5):16-16.
-
6黄文宽.文献通考校误[J].文物,1957(5):60-60.
-
7姜国强.读经五步曲[J].天风,2006(11X):44-45.
-
8白云翔.香港李郑屋汉墓的发现及其意义[J].考古,1997(6):27-34. 被引量:2
-
9戴亚.丹尼尔,嘉芙.李彩桦力战柏芝心如 新一代玉女掌门人问谁领风骚[J].音乐世界,2001(5):3-4.
-
10余儒一.探析司马懿的王者之路[J].青年文学家,2014,0(3Z):179-1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