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钙蛋白I测定在轮状病毒肠炎并心肌损害的意义
被引量:18
出处
《小儿急救医学》
2004年第6期400-400,共1页
Pediatric Emergency Medicine
参考文献6
1 刘珊,卢中朝,张晶.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肝脏损害37例[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18(1):77-77. 被引量:27
2 李培文,高建生,孙常友,张则伟.轮状病毒肠炎并发心肌损害的临床分析及治疗[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2,5(9):929-930. 被引量:4
3 王维琼,李文英,张志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87例临床分析[J] .江西医学院学报,2000,40(2):36-36. 被引量:6
4 杨丽萍.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心肌损害临床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1999(01).
5 方鹤松,魏承毓.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1-384. 被引量:2231
6 方鹤松,段恕诚,于卫力,董宗祈,胡皓夫,赵祥文,叶瑞云,陈绍潞,虞爱华,关德华.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试行)[J]临床儿科杂志,1992(04).
二级参考文献9
1 李旭 赵源.轮状病毒肠炎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例[J].中华儿科杂志,1999,12:773-773.
2 霍云雯综述 钱渊审校.轮状病毒的动物感染模型[J].首都儿科研究所学报,2000,4(3):26-26.
3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儿科学会分会心血管组.关于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1999,修订草案)[J].中华儿科杂志,2000,38(2):75-75.
4 姚英民 欧巧群 李宁.轮状病毒胃肠炎伴病毒血症急性溶血一例[J].中华儿科杂志,2001,39(1):69-69.
5 Kaidam I,Shif L,Keren G.Rotavirus encephalopath evidence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volvement during rotavirs infection.Pediatr Infect Dis,1992,11:773
6 姚英民,赵枫,吴建春,邱红明,谢孟坤.轮状病毒全身性感染一例分析[J] .中华儿科杂志,1997,35(7):356-357. 被引量:82
7 李宁.轮状病毒的肠道外感染[J]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1999,26(5):253-256. 被引量:66
8 应爱娟,包云光.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的肝脏损害[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0,15(4):222-223. 被引量:11
9 王维琼,李文英,张志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87例临床分析[J] .江西医学院学报,2000,40(2):36-36. 被引量:6
共引文献2259
1 赵强,林绍琼,陈玲玲,曾守平,陈宜,梁河,吕欢,冯健瑞,张云梅.止泻散联合运脾化湿推拿手法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医外治杂志,2023,32(5):60-63.
2 黄欢欢,秦乐,戴源泉,林栩栩.中药敷脐辅助治疗小儿腹泻48例临床观察[J] .中医儿科杂志,2018,0(4):48-51. 被引量:6
3 刘阿玲.胃苓汤加减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35例临床观察[J] .中医儿科杂志,2018,0(2):61-64. 被引量:4
4 商寅.胃苓汤加减联合推拿治疗小儿急性非细菌感染性腹泻45例临床观察[J] .中医儿科杂志,2018,0(2):58-60. 被引量:5
5 古丽达娜·安那斯汗,加纳提·哈布加列力,米兰别克·哈布德哈力木,阿克木江·阿力汗.哈萨克医俄斯克马可斯(捏揉疗法)配合草药外敷治疗切特别(小儿腹泻)的疗效观察[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2,28(12):38-40.
6 张笑梅,陈光晖.满药柞树皮对番泻叶致泻大鼠的药效学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32):236-237.
7 饶涛,窦吉辰,刘思源,赵衡,高康,寸新华.CT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腰椎结核伴腰大肌脓肿的临床价值评估[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20):179-180.
8 史伟新.儿泻停颗粒联合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疗效观察[J] .医学信息,2017,30(3):49-51.
9 史伟新.儿泻停颗粒联合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疗效观察[J] .医学信息,2017,30(1):49-51.
10 郭丽华.小儿腹泻的中医药护理[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33):177-17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102
1 许峰,卢仲毅.高渗血症的液体治疗[J] .小儿急救医学,2004,11(5):278-280. 被引量:9
2 刘强.苍苓止泻口服液治疗轮状病毒肠炎[J] .医药论坛杂志,2004,25(23):65-65. 被引量:5
3 岳保珠,李树青,徐风芝,李晓东.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并心肌、肝脏损害34例[J] .中国全科医学,2005,8(2):140-141. 被引量:22
4 刘东成,李源斌,王文祥.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肝脏损害临床特点与转归[J] .医学临床研究,2004,21(12):1414-1416. 被引量:3
5 蔡广.1,6-二磷酸果糖的临床应用进展[J] .心脏杂志,2005,17(1):87-88. 被引量:23
6 陈青春.轮状病毒性肠炎并发肠梗阻临床分析[J] .浙江临床医学,2005,7(3):283-283. 被引量:2
7 董艳,纪冰,张元德.急性肠炎患儿血清脂肪酸结合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 .滨州医学院学报,2005,28(1):47-48. 被引量:1
8 李家宜.心肌炎与心肌病(3)──3 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和预防[J] .中国循环杂志,1994,9(3):129-131. 被引量:21
9 陈一丹,许煊.38例轮状病毒肾损害的临床回顾性分析[J] .临床医学,2005,25(5):7-8. 被引量:10
10 卢仲毅.危重病儿高渗血症[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5,10(3):143-145. 被引量:29
引证文献18
1 王斌,封志纯.重症轮状病毒感染[J] .小儿急救医学,2005,12(5):344-346. 被引量:34
2 包忠宪,李晓东,吴日勉,丘小山.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12):1258-1259. 被引量:23
3 王华芳,阮飞,周海燕.轮状病毒性心肌损害治疗方案探讨[J] .浙江实用医学,2006,11(4):251-252. 被引量:2
4 方静,林海玲,蔡莹,刘晟.轮状病毒肠炎并发高渗性脱水38例诊治体会[J] .浙江实用医学,2007,12(1):30-31.
5 李江书.1,6-二磷酸果糖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并心肌损害30例疗效观察[J]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4):3259-3260.
6 唐铭.轮状病毒感染心肌酶学改变[J] .中国实用医药,2009,4(32):57-58. 被引量:1
7 洪美珍.1,6-二磷酸果糖治疗急性小儿腹泻并心肌损害应用研究[J] .中外医疗,2009,28(33):82-82. 被引量:1
8 王玲平,肖亚,王秋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心肌损害临床分析[J] .西部医学,2010,22(1):80-81. 被引量:12
9 李卫东.婴幼儿重症轮状病毒感染的多器官损害与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09,7(14):137-138. 被引量:1
10 姜小云.心肌酶谱检测在轮状病毒肠炎中的临床价值[J]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5):126-12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04
1 左安琳.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病毒性心肌炎72例临床探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11):141-142. 被引量:2
2 苏惠兰,李夏连,陈爽,仼海林.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心肌损伤68例疗效观察[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20):235-236. 被引量:1
3 刘圣国,唐翠平,彭畅,段君.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活性的改变与临床意义[J] .右江医学,2006,34(3):253-254.
4 李婷婷,王萃.100例轮状病毒肠炎临床分析[J] .实用药物与临床,2006,9(3):185-185. 被引量:5
5 宋玉田.更昔洛韦联合中药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36例疗效分析[J] .社区医学杂志,2006,4(08S):79-80.
6 吴灵兵.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婴幼儿腹泻[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5):335-335. 被引量:16
7 陈敬华,罗淑娟,邵宪辉.秋季腹泻患儿心肌酶升高的临床意义及治疗探讨[J] .医学动物防制,2007,23(6):414-415.
8 宋红.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临床分析[J] .医药论坛杂志,2007,28(11):112-112. 被引量:7
9 牛志民.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 .新乡医学院学报,2007,24(4):388-389. 被引量:28
10 魏翠兰.小儿秋季腹泻并发肠梗阻和肠套叠25例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7,14(7):33-33. 被引量:7
1 范洁心,李楠楠.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Ⅰ测定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7). 被引量:4
2 焦齐,孙志钢,杨长征.心肌肌钙蛋白Ⅰ测定对心肌损伤的判定价值[J] .山东医药,2003,43(18):29-29. 被引量:2
3 郭文海,杨传敬,陈月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肌肌钙蛋白Ⅰ测定的临床意义[J] .山东医药,2004,44(29):60-60.
4 朱卫华,朱增民.血清心肌酶及肌钙蛋白I测定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 .中国厂矿医学,2004,17(6):456-457. 被引量:4
5 朱增民.血清心肌酶及肌钙蛋白I测定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 .当代医学,2010,16(28):66-67. 被引量:6
6 武文娟.心肌肌钙蛋白I测定及其临床意义[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01,26(5):466-468. 被引量:13
7 何贵新.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肌钙蛋白Ⅰ测定临床意义的探讨[J] .广西医学,2002,24(1):88-89.
8 蒋耀平.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测定的临床意义[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5,27(6):822-822. 被引量:1
9 杨焕云,郭爱芹,王文华.肌钙蛋白I测定及其在ACS诊治中的应用[J] .山东医药,2007,47(11):56-56.
10 王晓莉,吴洁,张小平.肌钙蛋白Ⅰ测定对诊断急性心肌梗塞的价值[J]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1998,12(3):270-2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