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森林与人类》
2004年第11期49-49,共1页
Forest & Humankind
同被引文献163
-
1史立山.中国能源现状分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J].可再生能源,2004,22(5):1-4. 被引量:51
-
2郭小强,金文,孙树林.子午岭植物资源调查研究[J].甘肃高师学报,2002,7(5):42-44. 被引量:11
-
3翔实.植物燃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J].科学中国人,1996(12):43-45. 被引量:6
-
4谷卫彬,黎大爵.甜高粱:高效太阳能转化器[J].太阳能,2004(4):12-14. 被引量:12
-
5唐万鹏,王月容,郑兰英.南方型杨树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研究[J].湖北林业科技,2004,33(C00):43-47. 被引量:18
-
6李永新.用科学发展观审视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J].中国能源,2004,26(9):25-27. 被引量:3
-
7孙凡.草中之王——皇竹草[J].农技服务,2004(9):21-22. 被引量:4
-
8岑可法,邱坤赞,朱燕群.中国能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一)[J].发电设备,2004,18(5):245-250. 被引量:12
-
9倪守强,李兴华.我国能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4,30(7):1-3. 被引量:16
-
10赵宗方,凌裕平,吴建华,张建文.梨树的光合特性[J].果树科学,1993,10(3):154-156. 被引量:56
引证文献9
-
1陈英明,肖波,常杰.能源植物的资源开发与应用[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5,27(4):1-5. 被引量:35
-
2王涛.生态能源林——未来生物质燃料油原料基地[J].生物质化学工程,2006,40(B12):1-6. 被引量:7
-
3李高扬,李建龙,王艳,潘永年,窦观一.优良能源植物筛选及评价指标探讨[J].可再生能源,2007,25(6):84-89. 被引量:37
-
4于辉,向佐湘,杨知建.草本能源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草业科学,2008,25(12):46-50. 被引量:24
-
5周海霞,袁丽红.能源植物的开发与利用[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8,3(3):179-183. 被引量:5
-
6罗辅燕.浅析在边际土地发展能源植物[J].农业与技术,2012,32(2):99-99.
-
7高瑞芳,李春江,秦甜甜,张建国.‘热研4号’王草和五节芒光合特性的比较[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5,36(2):55-60. 被引量:1
-
8樊飞飞,李杰勤,詹秋文,王丽华,刘言龙.植物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克隆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5,35(12):96-102. 被引量:5
-
9黄惠勇.边际土地发展能源植物的潜力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0,0(5X):36-37.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110
-
1马蓁,朱玮,尉芹.木本油料生产生物柴油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7,22(6):125-130. 被引量:9
-
2林长松.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及其意义分析[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9(3):4-9.
-
3石莎,冯金朝,周宜君,杨林.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能源植物[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7(S1):140-145.
-
4杨锦昌,尹光天,李荣生,邹文涛.我国主要木本燃料油植物的研究概况与发展建议[J].生物质化学工程,2006,40(B12):260-265.
-
5宋安东,陈伟,王风芹,徐淑霞,谢慧.生物炼制与可再生资源[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7,29(2):63-69. 被引量:1
-
6郭平银,肖爱军,郑现和,尚会芹.能源植物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J].山东农业科学,2007,39(4):126-129. 被引量:20
-
7林长松,李玉英,刘吉利,朱万斌,程序.能源植物资源多样性及其开发应用前景[J].河南农业科学,2007,36(12):17-21. 被引量:6
-
8胡松梅,龚泽修,蒋道松.生物能源植物柳枝稷简介[J].草业科学,2008,25(6):29-33. 被引量:39
-
9何会流.能源植物资源及应用潜力概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382-7383. 被引量:5
-
10冯金朝,周宜君,石莎,薛达元.国内外能源植物的开发利用[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7(3):26-31. 被引量:19
-
1叶跃进.水稻机插推广必须与农艺相结合[J].湖北农机化,2007(1):36-36.
-
2李民,章雪强.小型沼气发电应用示范[J].中国沼气,2006,24(3):50-51. 被引量:3
-
3陈婷婷.现代农业 杨凌先行——记杨凌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J].科学中国人,2011(23):18-19.
-
4余泳昌,郭树满,周玉乾,李春杰,刘文艺.实时监控变量施肥技术的初步研究[J].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2006(2):35-36. 被引量:1
-
5狄崇兰.江苏省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J].可再生能源,2003,21(5):48-50. 被引量:3
-
6热烈祝贺黑龙江省农科院成立50周年[J].北方园艺,2006(5).
-
7张付恒.新兴“工业作物”种植[J].地理教育,2008(2):79-79.
-
8王岳.“10万元半喂入”姗姗来 春风又度“玉门关”[J].农业机械,2003(2):23-24.
-
9辛业芸.袁隆平科学思维之我见[J].科学通报,2016,61(35):3735-3737. 被引量:1
-
10张永军.北方山区沼气池的使用与管理及常见故障的排除[J].农民科技培训,2007(3):1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