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0年第3期35-36,共2页
China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参考文献4
1 吴乃利.我校1994~1998年五届本科毕业生质量调查与分析[J] .西北医学教育,1999,17(3):168-169. 被引量:15
2 周永明,耿晓北.七年制学生基础科研训练的实践与研究[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9(3):26-27. 被引量:6
3 刘振中,彭厚鹏,文历阳,陆定中.面向21世纪 加强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9(2):48-49. 被引量:16
4 张雪君.医学生科研的价值——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经验[J] .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1997,18(3):33-36. 被引量:23
二级参考文献1
1 The Inspection Party of the Instruction and Academic Degree Award Quality of 7-Year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Program.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教学质量与学位授予质量检查总结报告[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6(2):1-6. 被引量:4
共引文献49
1 马于岚,全佳丽,马爱菊,马鑫玲,蔡小倩,林媛,宋桂荣.医学本科生科研素养的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1(5):9-10. 被引量:11
2 高秀来,赵珏.在基础医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自学创新能力[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0(S1):48-48.
3 高小惠,夏艳秋.加强医学生科研能力训练,培养高层次的医学专门人才[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0(S1):174-174. 被引量:3
4 李群.对某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深造意向的调查[J] .西北医学教育,2004,12(3):196-198.
5 郝继莲,梁亚平,王英元.浅谈法医学教学改革[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12(5):50-51. 被引量:7
6 陈新宇.探索现代本科教学模式在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应用[J] .热带医学杂志,2005,5(1):125-127. 被引量:11
7 虞红,邢文华.以导师制为核心的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5,18(1):130-132. 被引量:16
8 韦莉萍,许宏,李振林.医学生论文写作能力培养方法探讨[J] .现代医院,2005,5(6):119-120. 被引量:9
9 王欣,白晶.方剂学教学应重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 .中医药学刊,2005,23(10):1827-1829. 被引量:5
10 林江.加强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从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课的教学实践谈开[J]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8(4):142-145. 被引量:16
同被引文献165
1 叶丽杰,孙英梅,马丽娟.试论培养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J] .医学教育探索,2003,2(4):31-33. 被引量:13
2 王婉真.问题导学模式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3(1):61-64. 被引量:4
3 高明珍,韩帆,龚绍琦.气象行业高校动画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J] .电影评介,2013(11):54-55. 被引量:4
4 徐智策,于奕峰,白新芳,李翔,石金波.加强课外科技活动指导 培养制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J] .化工高等教育,2004,21(2):62-64. 被引量:5
5 高爱国,王东光,林永超.21世纪初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改革趋势[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4):20-22. 被引量:50
6 贺加,Dr.DianeHeestand.美国医学院临床前期课程改革现状及趋势[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6):39-41. 被引量:23
7 任书荣,鲁迎年,吴虹.检验系毕业生的追踪调查及分析[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3):25-26. 被引量:12
8 张秀敏,毕光忠,吴乃利,郝承懋.医学生创新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3):30-31. 被引量:20
9 王增珍,陈咏梅,陈立功,胡樱,彭义香,黄绪镇.临床医学生采用不同的预防医学实习模式及其效果评价[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3):42-44. 被引量:4
10 曹万鹏.论高等医学创新教育[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2):13-13. 被引量:30
引证文献50
1 马于岚,全佳丽,马爱菊,马鑫玲,蔡小倩,林媛,宋桂荣.医学本科生科研素养的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1(5):9-10. 被引量:11
2 吴承堂.外科进修医师临床科研能力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J] .西北医学教育,2004(6):548-549.
3 傅冷西.医学生科研意识与能力培养的探索[J]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2):52-55. 被引量:5
4 汪晖,曾铁英,李秀云,黄玉兰.新护士上岗前科研素质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 .现代护理,2005,11(14):1158-1159. 被引量:2
5 颜建云 ,陆立鹤 ,许继德 ,李建华 ,胡景鑫 .暑期科研在培养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中的应用[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5,7(6):657-659. 被引量:1
6 万英,杨燕.加强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8(1):34-34. 被引量:17
7 程刚,孔令斌,孙春燕,胡修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论文写作训练的尝试[J] .医学教育探索,2007,6(2):124-125. 被引量:7
8 洪仰东.在医药院校中开展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刍见[J] .广东药学院学报,2008,24(4):424-425.
9 龙跃生.临床医学研究生的科研训练[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0(4):154-155. 被引量:5
10 胡修周.医学生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J] .济宁医学院学报,2009,32(5):365-367.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298
1 王增帅,冯彩霞,谢瑞,祁晓敏.微信平台结合CBL教学法在心脏内科见习中的应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0(3):95-96. 被引量:3
2 张茜茜,王宇涛,柳娟,刘洵,周秋烨,何弦,曹雪.临床行业现状及医学生自身情况背景下新时代创新研究型临床医学生培养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4):254-255. 被引量:3
3 梁丽娟,刘笑昆.海南省医学生岗位胜任力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 .科教导刊,2022(21):144-146. 被引量:4
4 王杭州,杨天权.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培训中的专科图书馆建设探讨[J] .课程教育研究,2019(49):246-246. 被引量:4
5 刘东方.导师制结合临床路径式教学在妇科手术室护理带教中应用[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7(26):134-135. 被引量:1
6 杨再国,蒋丽.医学本科生科研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22(1):37-38. 被引量:3
7 黎琳,许俊卿.大学生学术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以中山大学"科创育才"学生学术社团为例[J] .人文之友,2019,0(22):86-87. 被引量:1
8 陈新美,王晓华.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J] .西北医学教育,2006(z1):3-4.
9 杨本付.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实习模式初探及效果评价[J] .继续医学教育,2008,22(4):25-28. 被引量:2
10 李志英,雷小敏.面向二十一世纪 重视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2,24(6):18-19. 被引量:9
1 徐学莹,韦慧民.提高中小学教师科研素质实践的反思[J] .广西教育,2005(01B):45-46. 被引量:1
2 唐滨梅.科研培训要注重实效[J] .吉林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1(3):34-34. 被引量:1
3 张健,刘金煜.在教学中培养医学本科生的科研素质[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24(3):347-347.
4 初国良,彭映基,汪华桥.暑期学生科研培训活动对创新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2,4(3):246-246. 被引量:3
5 李培杰,王琛,段文若,王琳,石俊艾,耿长新,杨鲁民,姜相君.提高医学研究生内科学临床实习质量的方法和意义[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1,47(5):463-464. 被引量:7
6 孙美红,孟娜,刘静.全日制本科护士科研能力培养模式的建立与实施[J] .齐鲁护理杂志,2008,14(7):46-46. 被引量:2
7 王芳,薛宗梅.在科研培训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探索[J] .西北医学教育,2008,16(1):197-198. 被引量:1
8 黄杰,谢颂平,李娟娟,林慧庆,程邦昌,肖永光.影响胸外科临床实习的因素及对策[J] .西北医学教育,2008,16(4):795-796. 被引量:1
9 刘丽萍.创建儒雅校园需以科研“开路”[J] .教育家,2015(11).
10 杜兆东,胡丽婷,赵桂秋,李元伟.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眼科学为例[J] .重庆医学,2015,44(4):566-567. 被引量: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