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甜糯玉米养分吸收特性研究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不施肥与施肥试验表明:施肥区甜糯玉米对N,P,K养分的吸收总量比无肥区大,但对这3种养分的吸收特性是基本相同的:苗期-拔节期对N,P,K养分吸收比例差异不大,吸收量小,占总吸收量5%左右;抽雄期-雌花期对N,P,K的吸收比例差异较大,对N,K的吸收明显高于P,吸收量也明显增加,占总吸收量的70%-90%。成熟期对K的吸收比例急剧下降,仅占总吸收量的0.5%-1.6%。
作者
陈明智
朱兴乐
机构地区
海南大学农学院
出处
《耕作与栽培》
2004年第6期22-23,共2页
Tillage and Cultivation
关键词
吸收量
甜糯玉米
养分吸收特性
施肥试验
雌花
抽雄期
花期
增加
比例
总量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7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37
参考文献
1
1
Kuchenbuch R,Claassen N,Jungk A. Potassium availability in relation to soil moisture. Plant and Soil, 1986,95:221 - 231
同被引文献
97
1
王玉凤,薛盈文,杨克军.
不同施钾方式对糯玉米中糯1号鲜食期营养品质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10,18(4):125-130.
被引量:5
2
高凡,张建,沈建荣,李卫东,赵孟林,肖云南,杨凤珍.
西双版纳糯玉米“3414”肥效试验研究[J]
.云南农业科技,2012(S2):28-29.
被引量:1
3
彭泽斌,田志国.
我国糯玉米产业现状与发展战略[J]
.玉米科学,2004,12(3):116-118.
被引量:61
4
宋同明.
糯玉米与WX基因[J]
.玉米科学,1993,1(2):1-2.
被引量:43
5
谢孝颐,薛林,石明亮,杨明,蔡志飞,黄晓兰.
高产优质多抗糯玉米——苏玉(糯)1号[J]
.作物杂志,1993(2):37-38.
被引量:20
6
佟屏亚,凌碧莹.
夏玉米氮、磷、钾积累和分配态势研究[J]
.玉米科学,1994,2(2):65-69.
被引量:55
7
张智猛,戴良香,郭景伦,李伯航.
施肥量对高产夏玉米需肥规律的影响[J]
.玉米科学,1995,3(4):56-61.
被引量:25
8
李天来.
我国日光温室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5,36(2):131-138.
被引量:229
9
陈惠阳,冯颖竹,余土元.
钾肥对糯玉米籽粒建成及品质形成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8):232-235.
被引量:11
10
刘世红,吴盛黎,戴保威.
磷、钾肥对糯玉米鲜果穗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05,44(6):59-61.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7
1
钟循会,朱红,潘义宾.
遵糯1号夏播氮磷钾肥配施用量初探[J]
.贵州农业科学,2007,35(6):106-107.
被引量:3
2
姜春光,卢树昌,陈清.
模拟不同降雨条件对日光温室填闲作物糯玉米产量、根系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J]
.北方园艺,2011(17):71-75.
被引量:6
3
于文德,董丑芳,杨计贵.
忻州市忻府区甜糯玉米多因子综合试验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4(13):20-20.
被引量:1
4
宁德富,李智海,孔丽琼,吴志红,李俊俊.
不同施钾水平对西双版纳玉米小黄糯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2015,56(10):1538-1541.
被引量:5
5
王江民,钱均祥,许宗亮,曾彪,马玲,冷燕,孙信梅,王家金,张智慧.
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鲜食玉米品质指标的优先等级[J]
.西南农业学报,2019,32(9):2192-2196.
被引量:11
6
邓小强,范贵国,刘中祥.
氮磷钾配施对糯玉米农艺性状、产量与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J]
.耕作与栽培,2019,39(5):13-18.
被引量:8
7
韦礼逵.
都安县鲜食甜糯玉米低产原因分析及高产对策探讨[J]
.南方园艺,2021,32(3):77-79.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7
1
李兴富,郭怡卿,毛洪萧.
鲜食甜玉米除草剂安全性评价[J]
.湖北农业科学,2023,62(S01):126-130.
被引量:1
2
樊琴,周永兰,陈菲.
3个夏秋甜糯玉米品种的比较[J]
.农技服务,2008,25(7):12-12.
3
沈建华,田晓琴,何昀昆,曹绍书,任洪.
高产优质多抗杂交糯玉米新品种黔糯668的选育[J]
.贵州农业科学,2010,38(6):1-3.
被引量:7
4
韦伟,高雪,陈海燕,祝元波,魏成熙.
氮磷钾配施对贵椒4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贵州农业科学,2010,38(7):31-34.
被引量:6
5
朱昇.
试述柴胡的应用[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0,16(2):43-43.
被引量:1
6
朱衍杰,张秀省,穆红梅,董平.
植物根系生长与研究方法的进展[J]
.北方园艺,2012(20):176-179.
被引量:15
7
梁浩,胡克林,侯森,邹国元,王磊.
填闲玉米对京郊设施菜地土壤氮素淋洗影响的模拟分析[J]
.农业机械学报,2016,47(8):125-136.
被引量:11
8
陈伟立,李娟,朱红惠,陈杰忠,姚青.
根际微生物调控植物根系构型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2016,36(17):5285-5297.
被引量:73
9
赵力,庞云霞,侯磊,智建奇,梁艺,安伟,陈喜明.
不同鲜食甜、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J]
.山西农业科学,2018,46(8):1286-1290.
被引量:4
10
李明,唐炳雪,卞乐怡,梁玮坤,项方林,张晶,蒋锋,刘鹏飞,李小琴,陈青春.
不同钾肥水平下糯玉米茎粗和株高变化规律分析[J]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31(3):20-23.
被引量:8
1
马茂桐.
连作早晚稻的养分吸收特征及其对产量的影响[J]
.土壤通报,1993,24(3):126-128.
被引量:2
2
郭景伦,张智猛,李伯航.
不同高产夏玉米品种养分吸收特性的研究[J]
.玉米科学,1997,5(4):50-52.
被引量:34
3
苏德纯,汪洪,曾一平.
田间追施氮肥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养分吸收特性的影响[J]
.北京农业科学,1993,11(1):29-33.
被引量:3
4
刘双全,李玉影,姬景红,佟玉欣,刘晓莉,徐猛.
不同施氮水平和方式对大麦养分吸收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2(12):30-33.
被引量:4
5
盐渍土番茄苗期养分吸收特性的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0,6(z1):83-86.
被引量:1
6
潘圣刚,翟晶,曹凑贵,蔡明历,王若涵,黄胜奇,李进山.
氮肥运筹对水稻养分吸收特性及稻米品质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0,16(3):522-527.
被引量:74
7
刘淑军,秦道珠,梁海军,黄平娜,万俊,黄晶.
水稻不同基因型品种养分吸收特性[J]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3):16-22.
被引量:7
8
裴又良.
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的营养特性研究[J]
.杂交水稻,2005,20(3):68-70.
被引量:9
9
乔玉强,曹承富,赵竹,杜世州,张耀兰,刘永华,张四华.
淮北地区超高产小麦品种资源筛选及其生理特性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1761-1764.
被引量:8
10
柴颖,赵靓,黄婷,毛家双,张扬,侯振安.
不同氮、磷配施对春玉米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J]
.新疆农业科学,2015,52(3):444-449.
被引量:17
耕作与栽培
200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