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信息技术与高校课程整合的探索
被引量: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主要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入手,对多元化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有效的探索,提出网络学习资源的建设、学习环境的建设、基于网上资源利用的教改试验、教师培训、学生多元化能力培养五大解决方案。
作者
姚国祥
周红春
赵海霞
机构地区
暨南大学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
出处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9-71,82,共4页
Higher Education Exploration
基金
新世纪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现代教育技术与网络教育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283C01032)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高校
网络学习资源
教师培训
教改
学习环境
网上资源
多元化
建设
解决方案
分类号
G642.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98
同被引文献
83
引证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170
参考文献
4
1
余胜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策略[J]
.人民教育,2002(2):53-55.
被引量:108
2
赵海霞,陈毓超,乐建兵.
基于网络的协作式自主学习模式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04,25(2):44-47.
被引量:69
3
李元元.
不断推进本科教育创新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J]
.高教探索,2003(2):28-30.
被引量:20
4
周红春,郭书好,曾向潮.
信息技术与有机化学课程整合的探索[J]
.高等理科教育,2003(6):40-42.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庞维国.90年代以来国外自主学习研究的若干进展.心理学动态,2000,(4):12-16.
2
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A]..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理科[A]与试题库协作组年会暨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11..
3
郭书好 等.革新传统教学,探索有机化学教学新模式[A]..ICCE98论文集Vol 3.全球化网上教育[C].高等教育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
4
周红春 等.《有机化学》网络课程的系统设计基于网络和计算机的教育[C].全国CBE学会专题论文集[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1.
5
谢幼如等主编.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M].电子工业出版社,..
6
桑新民主编.步人信息时代的学习理论与实践[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7
毛昕,许雄.论网络教育中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关系[Z].2001教育技术论坛论文集.
8
乔治·雅各布斯等著,林立等译.共同学习的原理与技巧[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9
中国期刊网(1994—2001年教育类关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协作学习的文献资料)[DB/OL].
10
尹传高,钟勇.
网络学校的基本特征:自主学习和协同学习[J]
.电化教育研究,2001,22(3):36-38.
被引量:34
共引文献
198
1
楼志刚.
基于任务驱动型网络交互式学习系统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高考,2020(35):14-15.
被引量:2
2
穆正礼.
基于网络的协作式学习及其对语言习得的影响[J]
.安阳工学院学报,2007,6(5):80-82.
被引量:1
3
付琨,王雪梅,张建胜,刘晓海,高云涛.
基于网络环境的化学远程合作学习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07,4(34):209-210.
被引量:3
4
黄凯旗.
装饰材料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z1):69-70.
被引量:6
5
周志衡,雷毅雄,杨巧媛,王家骥,陈永忠.
案例教学模式在《预防医学》网络教学中应用的实践[J]
.实用预防医学,2006,13(6):1644-1645.
被引量:13
6
巴月,贾新梅.
浅谈预防医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J]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6,17(4):235-237.
被引量:1
7
吴峰,方斌.
大学体育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维度和实践思考[J]
.安徽体育科技,2005,26(6):66-69.
被引量:6
8
王桂霞.
网络环境下时事政治学习模式的探究[J]
.文教资料,2008(17):108-110.
9
戴红梅.
创办“因材施教教改班” 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1):66-67.
被引量:1
10
刘洪玲.
搭建临床能力培养平台 提高医学教学质量[J]
.南方医学教育,2010(1):33-3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83
1
孟珍贵.
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大学生学习能力的思考[J]
.农业教育研究,2007(4):23-24.
被引量:4
2
王乐华,韩奇.
从现代课程论视角审视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目标与内容[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2):95-97.
被引量:10
3
吴祥辉.
对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现状的思考[J]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5(S1):163-167.
被引量:14
4
王章明.
安康与授权:体育课堂环境的社会学干预[J]
.体育科学,2004,24(9):74-77.
被引量:12
5
郭琼.
MATLAB Simulink软件及其在《电路原理》教学中的应用[J]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5):87-90.
被引量:7
6
何克抗.
关于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与哲学基础——对建构主义的再认识[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4,16(3):12-16.
被引量:104
7
蒋东兴,张继才,罗念龙.
高校网络教学现状与对策[J]
.计算机教育,2004(9):44-46.
被引量:84
8
何克抗.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
.电化教育研究,2005,26(1):7-15.
被引量:631
9
车如山,欧渊博.
网络学习的教育学意义[J]
.高等理科教育,2005(1):60-63.
被引量:5
10
姜曾贺,吴战杰.
网络环境下多维学习者特征分析模型的构建[J]
.电化教育研究,2005,26(4):71-73.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23
1
宋晓霞.
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3(5):82-84.
被引量:2
2
於鹏,孙欣荣,张铭,赵飞,成一祥.
数字化环境下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的有效整合[J]
.社会科学家,2012,27(S1):229-230.
被引量:3
3
赵长青.
整合现代信息技术 优化正骨手法教学[J]
.西北医学教育,2007,15(1):133-135.
被引量:1
4
樊崇艺.
浅谈高校网络学习与课堂教学的关系[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5):27-28.
被引量:3
5
袁莉萍.
艺术院校校园网络信息资源的动态管理[J]
.中国电化教育,2007(5):57-59.
被引量:1
6
赵长青.
信息技术整合于正骨手法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医学教育探索,2007,6(8):756-757.
被引量:1
7
冯家贵.
从教育实习中的问题谈教师教育多媒体教学的改进[J]
.经济师,2006(8):136-137.
被引量:1
8
黄玉山,王秋海,郭浙斌,林琼崔.
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自主--协作学习模式的试验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1):93-96.
被引量:12
9
甘孟瑜,张云怀,曹渊,余丹梅.
大学化学课程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研究与实践[J]
.高等理科教育,2008(2):45-47.
被引量:2
10
苏瑛,黄冠庆,朱红.
基于网络资源的饲料学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J]
.高等农业教育,2009(1):61-63.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170
1
周妍,张然,王东生.
“机器人学”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
.职业技术,2022,21(7):75-82.
被引量:5
2
张婷婷,杨滨.
“双减”背景下PAR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J]
.中小学电教(综合),2022(8):18-23.
3
黄小龙.
职业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职体育信息化教学探究[J]
.体育视野,2022(19):122-124.
被引量:2
4
朱红燕.
“双高”背景下数字图像制作课程混合式教学过程设计[J]
.内江科技,2022,43(11):43-44.
5
李伟.
高校体育专业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实践运用[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12):63-64.
被引量:3
6
李环.
基于毕博平台的高级日语混合教学模式研究[J]
.新商务周刊,2019,0(5):276-276.
7
张雁红,徐爱菊.
材料化学体系教学改革探索[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2,38(13):93-94.
被引量:4
8
於鹏,孙欣荣,张铭,赵飞,成一祥.
数字化环境下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的有效整合[J]
.社会科学家,2012,27(S1):229-230.
被引量:3
9
高彩萍.
浅谈校园网建设[J]
.山西建筑,2007,33(20):366-367.
10
袁琳波.
结合网络资源的兴趣激励模式在生理学教学中的研究[J]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8,30(4):190-190.
被引量:3
1
陈淑芬.
浅析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J]
.福建电脑,2009,25(9):202-202.
被引量:2
2
周勇.
数字化教学资源与高校课程整合研究[J]
.考试周刊,2010(24):199-200.
被引量:5
3
熊玉珍.
基于网上资源利用的“对外汉语视听说”教改试验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05,26(5):65-68.
被引量:6
4
孔燕,刘成新.
任务驱动式教学在高校课程整合中的应用——以Flash和摄录编课程为例[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8(4):22-24.
5
王琪琦,陶芳,张华.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
.教育探索,2007(1):28-29.
被引量:8
6
向东山,翟琨.
多媒体技术与高校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性思考[J]
.高等理科教育,2008(3):68-70.
被引量:4
7
林先和.
浅谈中职《电工基础》差异化教学[J]
.魅力中国,2014(21):175-175.
8
王新颖.
浅谈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J]
.读写算(教育导刊),2015,0(8):135-135.
9
陈云开.
浅谈学生评价提效策略[J]
.河北教育(综合版),2016,0(9):34-35.
10
赵海霞.
创新推广理论指导下的信息技术与高校课程整合[J]
.高等理科教育,2009(6):57-60.
高教探索
200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