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南京长岗村五号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
1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1983年5月至1985年,南京市博物馆在南京南郊雨花台区长岗村发掘、清理了一处六朝墓地。其中一座砖室墓保存最完整,编号为83YCM5(简称M5)。现将此墓的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作者
易家胜
王志高
焦建涛
王泉
张瑶
机构地区
南京市博物馆
出处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10,共7页
Cultural Relics
关键词
发掘
砖室墓
简报
墓地
六朝
情况
南京
分类号
K878.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218
同被引文献
329
引证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39
参考文献
8
1
易家胜.
南京出土的六朝早期青瓷釉下彩盘口壶[J]
.文物,1988(6):72-75.
被引量:23
2
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南京近郊六朝墓》[J].考古学报,1957,(1).
3
南京市博物馆.《(1987年到1988年南京邓府山六朝墓群清理简报》[J].东南文化,1992,(2).
4
刘建国.
镇江东吴西晋墓[J]
.考古,1984(6):528-545.
被引量:33
5
李德文.
安徽南陵县麻桥东吴墓[J]
.考古,1984(11):974-978.
被引量:32
6
丁邦钧.
安徽马鞍山东吴朱然墓发掘简报[J]
.文物,1986(3):1-15.
被引量:145
7
南京市博物馆.《南京郊县四座吴墓发掘简报》[J].文物资料丛刊,1983,(8).
8
姜林海.
江苏南京卡子门外六朝早期墓[J]
.考古,1990(11):1021-1023.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218
1
徐亮.
庄园生活在六朝墓葬造物中的表现及影响[J]
.艺术学界,2023(2):355-367.
2
张飞龙,贺娜,宋瑞雪.
物以“犀”为贵——犀皮髹漆工艺源考[J]
.艺术生活,2021(4):4-17.
3
郭立忠.
三国时期马鞍山朱然墓漆器造型设计研究[J]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23(1):102-108.
4
杜博文,徐卫民.
十六国及北朝金铜佛“狮子座”特征分析[J]
.云冈研究,2024,4(1):44-53.
5
朱祎.
也谈汉晋墓葬中的四隅券进式穹窿顶[J]
.形象史学,2023(4):131-160.
6
冉万里.
略论东汉洛阳的佛教及佛教造像问题——兼论中国古代金铜佛教造像的年代序列[J]
.西部考古,2022(1):347-406.
7
王音.
吴晋时期长江中下游的随葬品及相关社会问题[J]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22(1):130-142.
8
陈轩.
汉代对外物质文化交流研究的西方视角[J]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2020(1):55-63.
被引量:1
9
赵振华,王迪.
东汉熹平二年三棱柱形买地券研究——兼“中平元年孙伯买地券”辨伪[J]
.洛阳考古,2022(2):67-74.
10
韩吉绍.
中古人口迁徙与买地券信仰[J]
.中国本土宗教研究,2022(1):31-68.
同被引文献
329
1
鲁怒放.
余姚市湖山乡汉-南朝墓葬群发掘报告[J]
.东南文化,2000(7):41-51.
被引量:16
2
齐东方.
唐代铜器皿简论[J]
.文博,2005(2):4-11.
被引量:3
3
祁海宁.
南京市东善桥“凤凰三年”东吴墓[J]
.文物,1999(4):32-37.
被引量:10
4
郑焕章,王少凡.
福建惠安县曾厝村发现两座隋墓[J]
.考古,1998(11):70-75.
被引量:5
5
陈贤一,丁堂华,李桃元,徐劲松,徐国胜,付守平,熊亚云,冯务建,熊寿昌.
湖北鄂州鄂钢饮料厂一号墓发掘报告[J]
.考古学报,1998(1):103-131.
被引量:38
6
阮国林.
江苏南京市北郊郭家山东吴纪年墓[J]
.考古,1998(8):21-26.
被引量:24
7
姜林海,王志高.
江苏南京市板桥镇杨家山西晋双室墓[J]
.考古,1998(8):31-34.
被引量:12
8
祁海宁,华国荣,张金喜.
江苏南京市富贵山六朝墓地发掘简报[J]
.考古,1998(8):35-47.
被引量:34
9
王志高.
江苏江宁县下坊村东晋墓的清理[J]
.考古,1998(8):48-52.
被引量:10
10
华国荣.
江苏南京市江宁县下坊村发现东吴青瓷器[J]
.考古,1998(8):92-93.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
16
1
朱浒.
新见银质佛像纹晋式带具的年代及其意义[J]
.形象史学,2023(3):211-237.
2
王音.
吴晋时期长江中下游的随葬品及相关社会问题[J]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22(1):130-142.
3
王志高,贾维勇.
南京发现的孙吴釉下彩绘瓷器及其相关问题[J]
.文物,2005(5):39-53.
被引量:11
4
吴小平.
铜鐎斗的器形演变及用途考[J]
.考古,2008(3):62-72.
被引量:17
5
吴小平.
六朝青铜容器的考古学研究[J]
.考古学报,2009(2):185-216.
被引量:8
6
高逸凡.
岭南铜提筒与江东原始瓷筒形器的比较研究——兼论百越文化视野下的提筒形器[J]
.东南文化,2018(2):64-74.
7
钱菲菲.
安吉县博物馆藏青铜(钅焦)斗之我见[J]
.东方博物,2017(3):97-100.
8
高晋南.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三件六朝青铜器初探[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1(8):149-160.
被引量:1
9
栗泠菲.
试析朱然墓出土漆器之儒家思想[J]
.文物天地,2021(10):53-55.
10
张科.
论瑞昌马头“西晋”墓的年代与归属——兼谈孙吴时期的不归葬[J]
.东南文化,2021(6):77-8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39
1
王音.
吴晋时期长江中下游的随葬品及相关社会问题[J]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22(1):130-142.
2
呼啸.
吐谷浑晖华公主夫妇墓出土铜器略谈[J]
.东方博物,2021(3):37-42.
3
张兴国.
长沙窑彩瓷工艺有关问题讨论[J]
.东方博物,2020(2).
被引量:1
4
王志高,马涛.
论南京大行宫出土的孙吴云纹瓦当和人面纹瓦当[J]
.文物,2007(1):78-93.
被引量:15
5
王志高.
六朝建康城遗址考古发掘的回顾与展望[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8,24(1):54-58.
被引量:9
6
易立.
三十年来中国陶瓷考古发现与研究述略[J]
.中华文化论坛,2008(4):144-154.
被引量:5
7
吴小平.
六朝青铜容器的考古学研究[J]
.考古学报,2009(2):185-216.
被引量:8
8
夏根林.
江苏江都大桥窖藏青铜器[J]
.东南文化,2010(1):37-40.
被引量:2
9
贺云翱.
南朝“贡瓷”考——兼论早期“官窑”问题[J]
.东南文化,2012(1):91-98.
被引量:9
10
易立.
广元宝轮院崖墓的时代及有关问题[J]
.四川文物,2012(6):42-49.
被引量:1
1
姜林海,张九文,阮国林,华国荣.
南京邓府山明代福清公主家族墓[J]
.南方文物,2000(2):11-14.
被引量:11
2
南京南郊明墓清理简报[J]
.南方文物,1997(1):29-32.
被引量:11
3
考古簡訊[J]
.考古,1955(2):49-55.
4
刘宗意.
东晋王氏墓志之“白石”考[J]
.江苏地方志,2002(2):34-36.
被引量:2
5
李鑑昭.
南京南郊郎家山第4号六朝墓清理简报[J]
.文物,1956(4):9-13.
被引量:5
6
华国荣,张九文.
南京南郊六朝谢温墓[J]
.文物,1998(5):15-18.
被引量:16
7
张学锋.
南京司家山出土谢氏墓志研究——东晋流寓政府的挽歌[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4,20(3):32-40.
被引量:7
8
胡继高.
南京南郊英台寺山明金英墓清理記[J]
.文物,1954(12):64-74.
被引量:5
9
祁海宁,华国荣.
南京南郊宋墓[J]
.文物,2001(8):31-38.
被引量:7
10
彭年德.
南唐二陵[J]
.江苏地方志,1994(4):69-69.
文物
2002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