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李东垣"气虚发热"的病机探讨
被引量: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自金元时期补土派医家李东垣首次提出"气虚发热"这一概念以来,后世对其病机的理解,历来说法不一.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脾胃气虚,心火内炽说;2)气虚卫外不固,外感邪气说;3)气损及阴,阴虚发热说;4)脾虚失运,血虚发热说;5)中气下陷,虚阳外越说;6)脾胃中虚,清气下流,湿郁化热说.
作者
陈丹云
罗道珊
机构地区
山东省中医药学校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出处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12期2312-2312,共1页
Study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气虚发热
病机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6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42
同被引文献
96
1
王洪海,谢鸣.
复合病因造模法致脾虚证大鼠模型在免疫系统方面的变化[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6,12(12):41-45.
被引量:36
2
朱文浩,庄泽澄.
李杲“阴火”浅说[J]
.甘肃中医,2005,18(1):9-10.
被引量:10
3
张健,赵仲威,沈桂荣.
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虚发热25例临床观察[J]
.包头医学,2000,24(1):23-24.
被引量:1
4
陆立世.
浅谈“气虚发热”的机理与治则[J]
.中医药研究,1993,9(2):11-12.
被引量:8
5
常振森.
论“脾虚阴火”[J]
.陕西中医函授,1994(5):2-4.
被引量:3
6
陈向良.
浅谈《脾胃论》中的阴火[J]
.湖南中医杂志,2005,21(2):93-93.
被引量:3
7
李蓓蓓.
“气虚发热”探析[J]
.陕西中医,2005,26(6):588-590.
被引量:4
8
丁广庭,傅清源.
浅谈“阴火”与“甘湿除热”[J]
.河北中医,1995,17(1):6-7.
被引量:4
9
黄柏龄.
热中证元气之贼刍议[J]
.四川中医,1996,14(12):17-18.
被引量:4
10
傅骞.
从阴火的病机解析补中益气汤甘温除热之理[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6):595-596.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9
1
刘天强.
关于“气虚发热”的思考[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1):2515-2516.
被引量:4
2
徐晓明.
关于“气虚发热”的反思[J]
.中医杂志,2011,52(4):358-359.
被引量:3
3
赵荣华,高秀兰,谢鸣,张敬升.
黄芪与不同剂量柴胡配伍的退热作用及机制的探讨[J]
.世界中医药,2013,8(10):1222-1224.
被引量:3
4
张萍.
浅析中医对“火”的认识[J]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5(3):200-201.
被引量:2
5
王方方,陈家旭.
内伤发热的沿革及辨治探要[J]
.中医杂志,2017,58(18):1534-1537.
被引量:13
6
张鹤鸣,何易,刘恩顺.
从气机调理论治发热案1例[J]
.中国民间疗法,2018,26(1):50-51.
7
郭程程,焦华琛,李运伦.
阴火刍探[J]
.中医学报,2021,36(4):732-738.
被引量:12
8
陈若雨,曾亮,曾悦,杜欢,周雪雷.
基于“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论治溃疡性结肠炎[J]
.山西中医,2023,39(6):1-3.
被引量:2
9
潘美娟,马东丽,线金锥,高然,吕梦.
“益阳坚阴”复方中药对形觉剥夺性近视豚鼠眼眼轴轴、MMP-2及COL-I表达的时效研究[J]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23,33(7):606-611.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42
1
陈波,于晓婷.
李延教授运用络病理论治疗内伤发热验案二则[J]
.亚太传统医药,2020(10):110-112.
2
徐晓明.
关于“气虚发热”的反思[J]
.中医杂志,2011,52(4):358-359.
被引量:3
3
赵裕沛.
浅析甘温除热[J]
.现代中医药,2013,33(5):35-36.
被引量:1
4
王月娇,赵波.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J]
.中医研究,2014,27(4):12-14.
被引量:5
5
庄爱文,李荣群,庄家骊.
李东垣甘温除热本质探究[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5):520-521.
被引量:5
6
王喆,梁林,何宏媛,牟林,徐宇翔.
柴胡和茶花粉合用对高血脂模型大鼠降脂保肝作用研究[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9(6):557-559.
被引量:10
7
岳煜,杨云华,张玉琴.
不明原因发热中医辨治[J]
.中国临床研究,2016,29(6):835-837.
被引量:10
8
阮亦,宋尚晋,刘龙.
“气虚发热”病机新解[J]
.时珍国医国药,2017,28(3):668-670.
被引量:3
9
麦熙,曾露慧.
黄连清心饮加味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4(6):835-839.
被引量:9
10
李伟平,姚建兵,倪忠根,何婕.
超药典剂量使用中药的探讨[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8,32(2):51-54.
被引量:10
1
彭洁,彭俊峰.
“血虚发热”之我见[J]
.陕西中医函授,1993(5):8-10.
被引量:4
2
彭洁,彭俊峰.
“血虚发热”之我见[J]
.黄河医学,1994,3(3):98-100.
被引量:4
3
杨騄勋.
甘温除热临床治验举隅[J]
.湖南中医杂志,1997,13(S1):77-77.
4
黄智超,杨芳艳,张红梅.
当归补血汤释义[J]
.现代中医药,2016,36(3):83-84.
被引量:7
5
严倩.
内伤发热的中医辨证分型[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23(4):72-73.
被引量:5
6
曾宪辉,廖成静,梁俊,陈涛,刘芳耀,林宗汉.
当归补血汤治疗骨科骨折术后血虚发热疗效观察[J]
.亚太传统医药,2014,10(23):114-115.
被引量:11
7
潘赐明,董昌武,张帆,潘曌玉,张莹,张燕茹.
血虚发热学术源流探讨[J]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40(1):95-97.
被引量:7
8
史学瑞.
自拟十味汤辨治产后血虚发热[J]
.河南中医药学刊,2002,17(5):54-55.
被引量:2
9
潘赐明,张帆,潘瞾玉,张燕茹,张莹,董昌武.
李东垣用当归补血汤治血虚发热探析[J]
.现代中医药,2016,36(3):63-65.
被引量:11
10
曾勇辉,张经生,胡贵荣.
补阳还五汤临证辨治举隅[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6):855-856.
被引量:1
中医药学刊
2004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