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二妙散到四妙丸的用药规律初探
被引量: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二妙散、三妙丸、四妙丸的用药加减变化出发,探讨湿热浸淫病机的特点。并以此为切入点, 讨论湿热与血瘀的关系,提出湿热浸淫最易导致潜在血运不畅-血瘀,早期应用凉血活血之品,有助于湿热 的消除,为临床治疗湿热疾患拓宽用药思路,以期获得更佳疗效。
作者
梁汝庆
郑桂芝
孔祥亮
机构地区
济宁市任城区中医院针灸科
浙江中医学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12期2337-2338,共2页
Study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二妙散
三妙丸
四妙丸
湿热
血瘀
分类号
R251.6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3
同被引文献
114
引证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69
参考文献
3
1
余林中,吴锐,雷载权.
温病“微观血瘀”证治刍议[J]
.中医研究,1996,9(5):4-6.
被引量:20
2
郑义侯.
论无形之瘀及其检测方法[J]
.新中医,2000,32(8):6-8.
被引量:19
3
陈锦芳,李丹,潘晨,张月英,郑旭.
慢肝湿热蕴脾证血瘀的研究[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0,10(3):3-5.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7
1
王佩芳.
姜春华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J]
.中医杂志,1994,35(10):597-599.
被引量: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辑)[M].-,1993.41-45.
3
李思.中西医结合常用生化指标含义评价及答疑(三)[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7(1):48-48.
4
李思.中西医结合常用生化指标含义评价及答疑(四)[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7(2):105-105.
5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J].中华传染病杂志,1991,(9):52-52.
6
徐应抒,李跃英,廖大忠,倪小玲,郭渝南,欧亚龙,张庭兰,金永芳.温病卫气营血证候103例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研究[J]中医杂志,1986(08).
7
王运芳,邓长秀,李效嫒.中医药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80例疗效观察[J]中医杂志,1982(01).
共引文献
43
1
贺敬波.
冠心病炎症的中医辨证分析[J]
.医药世界,2007(S1):31-32.
2
夏阳,王丽萍.
Ⅳ型狼疮性肾炎肾间质血管病变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J]
.福建中医药,2013,44(1):1-2.
3
陈锦芳,谢蓉,马卫闽,林玉梅,周小玲,郑旭.
茵芍散对慢性乙肝湿热蕴脾证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国医药学报,2004,19(6):352-354.
被引量:18
4
宓余强,陆小左.
慢性乙型肝炎辨证体系的研究新探[J]
.中医药学刊,2004,22(8):1499-1501.
被引量:1
5
陈锦芳,毛幸迪,姚履枫.
茵芍散对慢性乙肝湿热蕴脾证患者血清HA、IV-C水平的影响[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4,14(6):7-8.
被引量:7
6
张红敏,谢春光,陈世伟.
动脉粥样硬化、2型糖尿病等疾病发病学说中低度炎症的中医病理探讨[J]
.中医杂志,2005,46(2):83-85.
被引量:58
7
吴范武,杜建.
温病卫分证模型血瘀病理变化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6):449-450.
被引量:7
8
昌炳如.
高脂血症的病因病机与治疗探讨[J]
.中医研究,2005,18(8):3-5.
被引量:33
9
王华.
热毒积瘀学说在中风先兆防治中的指导意义[J]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51-53.
被引量:7
10
张万水,陈利国,黄运坤.
血瘀证辨证治疗规律及用药规律研究概况[J]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6,8(2):131-13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14
1
上海市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分会,史景云,孙奋勇,刘海鹏,陈英群,陈昶,蔚青,申远,孙加源,曹传武,范理宏,李和根.
肺部多发磨玻璃结节中西医结合防治一体化专家共识[J]
.肿瘤,2022,42(7):451-465.
被引量:24
2
周仲瑛.
“伏毒”新识[J]
.世界中医药,2007,2(2):73-75.
被引量:163
3
赵智强.
略论痛风、高尿酸血症的中医病因病机与治疗[J]
.中医药学报,2009,37(5):46-47.
被引量:38
4
古苏权.
二妙散的临床应用体会[J]
.世界今日医学杂志,2000,1(2):168-168.
被引量:2
5
张秀玲,郭连澍,张文灿.
复方三妙汤的临床应用[J]
.河北中医,1993,15(5):32-33.
被引量:1
6
向道斌,李晓玉.
牛膝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J]
.中国药理学报,1993,14(4):332-336.
被引量:6
7
邱全瑛,杨燕玲.
二妙散对植皮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4,10(1):34-36.
被引量:4
8
邱强,陈香美,谢院生,魏日胞,吴镝,蔡广研,刘述文.
影响IgA肾病高尿酸血症的因素[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5,6(6):329-331.
被引量:43
9
余上才,章育正.
牛膝多糖抗肿瘤作用及免疫机制实验研究[J]
.中华肿瘤杂志,1995,17(4):275-278.
被引量:75
10
戴伟礼,李根池.
小鼠甲醛致痛模型筛选中药牛膝的镇痛作用[J]
.中成药,1989,11(10):29-29.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15
1
史学军,张立群.
二妙丸与四妙丸的组方及临床合理应用[J]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5,7(6):427-429.
被引量:9
2
胡宇哲.
二妙丸与四妙丸的组方及功能比较[J]
.吉林中医药,2007,27(6):48-48.
被引量:7
3
冯穗,苟凌云.
四妙丸加扶他林片治疗老年膝关节滑膜炎疗效观察[J]
.中国临床新医学,2009,2(11):1201-1202.
被引量:1
4
王健俐.
浅谈四妙散在痹证中的应用[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2):63-63.
被引量:6
5
张会良,蔡亮,杨健松.
复方联合苯溴马隆对痛风石切除术后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J]
.中医临床研究,2011,3(10):14-15.
被引量:1
6
张会良,王康振,杨健松.
四妙散加五味消毒饮对痛风石切除术后切口愈合时间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7):69-70.
被引量:3
7
李宁,王拥军,周泉,施杞.
二妙散及其衍生方在骨伤科的应用与研究[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1,19(11):69-71.
被引量:6
8
李珍斌.
四妙散联合苯溴马隆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随机对照研究[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5):49-50.
被引量:8
9
杨迎霞.
痛风并发左足跖趾关节难治性溃疡1例[J]
.吉林中医药,2013,33(9):953-954.
10
郑媛,王淳,李伟,杨旭,刘畅,张建军.
复方痛风康对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影响IL-1β、TNF-α、TGF-β_1的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5,16(7):575-578.
被引量:17
二级引证文献
69
1
王蕾明,卢立芹,徐瑾.
苯溴马隆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及血清BUA水平变化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4):109-112.
被引量:16
2
杨文广,高金良,孙少男.
中药内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研究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87):119-121.
3
潘志,段富津,王颖航,张建斌,魏雄辉.
黄柏与苍术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尿酸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1):112-113.
被引量:98
4
许欣欣,宋敏,杭太俊.
配伍煎煮对加味二妙方中盐酸小檗碱转移率的影响[J]
.药物分析杂志,2009,29(9):1420-1424.
被引量:2
5
高尚社.
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验案赏析[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9):1-3.
被引量:9
6
王楷,刘大华.
二妙丸联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女性外阴湿疹35例[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11(2):115-115.
被引量:4
7
高尚社.
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2):135-140.
被引量:5
8
沙军,郭春华.
晚期手足痛风结石的手术治疗[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11):64-64.
被引量:3
9
高尚社.
国医大师李辅仁教授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验案赏析[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5):9-12.
被引量:7
10
徐强.
中医药治疗痹证临床研究进展[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10):1020-1021.
被引量:2
1
王建伍,胡汉通,杜静,赵晓峰,杨兆钢.
针刺治疗皮肤病二则[J]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2015,4(4):35-36.
2
唐红利,刘拥军.
凉血解毒汤治疗湿热浸淫型急性湿疹60例临床观察[J]
.中医药学报,2012,40(3):171-172.
被引量:8
3
高萌,刘瑛琦,郑毅.
湿疮一号治疗湿热浸淫型急性湿疮80例临床观察[J]
.现代养生,2014,0(2):70-70.
被引量:1
4
高哲健祎,方策.
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简况[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6,30(11):117-119.
被引量:5
5
钮时存.
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护理体会[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1998,19(S1):51-51.
6
周俊琳.
龙胆泻肝汤联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湿热浸淫型慢性湿疹临床观察[J]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20(1):32-33.
被引量:9
7
卢彦顺.
加味龙胆泻肝汤治疗湿热浸淫型急性湿疹临床研究[J]
.中医学报,2011,26(7):888-889.
被引量:11
8
林贞慧.
痿病的分型辨治[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2,12(3):8-9.
被引量:3
9
包歆滟,吴胜利.
凉血清热利湿方治疗湿热浸淫型湿疹89例[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5,49(6):56-57.
被引量:3
10
于莉英,汪悦.
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进展[J]
.陕西中医,2006,27(4):509-510.
被引量:3
中医药学刊
2004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