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政府在劳动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52
出处
《中国劳动》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4-7,共4页
China Labor
共引文献459
-
1王全兴.《民法典》背景下劳动法与民法的关系[J].中国法学,2023(3):25-45. 被引量:11
-
2李潇洋.论民法典中的显失公平制度——基于功能主义的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21(5):187-192. 被引量:6
-
3侯利阳.相对优势地位的理论探索与制度建构——论《电子商务法》第35条之适用[J].竞争法律与政策评论,2021(1):33-53. 被引量:5
-
4侯利阳.互联网时代的社会共治:嬗变与启示[J].经济法研究,2023(1):193-211. 被引量:1
-
5孙宏涛,郭莹莹.人工智能机器人民事法律责任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广西社会科学,2020,0(1):105-111. 被引量:10
-
6曹相见.现代法上民商关系的体系阐释[J].法律方法,2023(3):447-468.
-
7汤文承.工伤医疗待遇给付中强制性的偏离及其矫正[J].光华法学,2021(1):158-172.
-
8梁丹.人工智能的风险正视与应对[J].人文之友,2019,0(18):28-29.
-
9王荣华,袁晓波.股东派生诉讼——公司自治与司法干预的平衡[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79-81.
-
10崔楠.团结权的理论研究[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6,23(6):10-12.
同被引文献484
-
1常凯.劳资冲突处理法制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一项急迫的政治任务[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12):18-21. 被引量:48
-
2郑也夫.信任与社会秩序[J].学术界,2001(4):30-40. 被引量:63
-
3程延园.用理性双赢实践《劳动合同法》[J].工会博览,2009(1):25-27. 被引量:6
-
4姚先国,李敏,韩军.工会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基于浙江省的实证分析[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23(1):25-30. 被引量:58
-
5梁治平.立法何为?——对《劳动合同法》的几点观察[J].书屋,2008(6):4-9. 被引量:21
-
6陈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面临问题及原因简析[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4):110-112. 被引量:1
-
7常凯.构建和谐社会与劳资关系法制化[J].检察风云,2007(6):28-29. 被引量:12
-
8周长城,陈群.集体谈判:建立合作型劳资关系的有效战略[J].社会科学研究,2004(4):80-83. 被引量:27
-
9朱廷珺.体面劳动、道德贸易与劳工标准[J].广东社会科学,2004(4):27-32. 被引量:11
-
10史探径.中国劳动争议情况分析和罢工立法问题探讨[J].法学研究,1999,21(6):47-56. 被引量:39
引证文献52
-
1曹飞.劳动契约的法经济学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9(5):104-110. 被引量:1
-
2宋敏.浅论和谐劳资关系的建构[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5):93-95. 被引量:1
-
3李秀梅.经济全球化与“体面劳动”[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4):56-59. 被引量:6
-
4张波.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的十大问题与出路[J].南京社会科学,2006(5):126-134. 被引量:19
-
5张波.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法理分析——以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护为视角[J].天府新论,2006(3):90-94. 被引量:1
-
6常凯,陶文忠.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关系调整[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23(8):4-9. 被引量:41
-
7章群,朱悦蘅.我国不当劳动行为控制的制度构建[J].天府新论,2006(5):77-81. 被引量:1
-
8董保华.劳动法的国家观——劳动合同立法争鸣的深层思考[J].当代法学,2006,20(6):27-31. 被引量:8
-
9董保华.中国劳动基准法的目标选择[J].法学,2007(1):52-60. 被引量:42
-
10朱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制度保障机制——基于农民工权益保障角度[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7,20(2):31-3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356
-
1谢鹏鑫,冯娇娇,杨付.地方政府劳资集体争议的调解策略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北京市案例的扎根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21(3):115-122. 被引量:8
-
2刘敬东.“一带一路”法治化体系构建的再思考[J].环球法律评论,2021,43(3):180-192. 被引量:17
-
3曹坤鹏,杨云霞.劳动关系软法化的补充:社会主义协商民主[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20(1):80-88.
-
4孙国平,冯紫榆.论劳动法强制性规范之识别[J].河北法学,2022,40(10):15-39. 被引量:4
-
5周宝妹.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J].反歧视评论,2021(1):93-110. 被引量:1
-
6刘传刚,王维维.劳动保障监察时效正当性与适用性[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0(9):271-272.
-
7马鹏程.政府与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差异比较解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8,0(12):74-74.
-
8张永宏.争夺地带:从基层政府化解劳资纠纷看社会转型[J].社会,2009,29(1):89-108. 被引量:11
-
9梁高峰.对雇佣劳动的再认识——从现代科技革命到社会发展,从雇佣劳动到体面劳动[J].社科纵横,2007,22(5):31-32. 被引量:1
-
10孟俊龙,燕士力,李轮.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透视当前企业的“过劳死”现象[J].消费导刊,2010(8):75-76. 被引量:1
-
1打工在线[J].农民文摘,2008,0(2):12-13.
-
2杨延民.事实劳动关系解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0(5):64-66.
-
3王璐.试论劳动争议案件中的举证责任[J].管理与财富(学术版),2010(4):86-88.
-
4劳动争议的受案范围和解决途径[J].工会博览,2008(19):16-16.
-
5劳资争议的特征有哪些[J].优越生活,2002,0(1):40-40.
-
6劳动争议案件中需研究解决的问题[J].法学杂志,1996,17(1):14-15.
-
7欧阳秋.吉林省劳动争议处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03,0(3):38-39.
-
8高德健,朱军.旷工期间,单位还有缴纳养老保险的义务吗[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05,0(12):27-27.
-
9徐颖.劳动权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劳动,2004(1):28-30. 被引量:14
-
10段光斐,龙海涛,郭玉红.小议劳动合同法的法律责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5):219-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