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自然人民事责任能力制度之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自然人民事责任能力制度是为保护加害人利益而设置的;为寻求当事人利益之平衡,法律又规定了法定代理人的替代责任和行为人的公平责任。在自然人民事责任能力制度的立法模式中,有出生主义、意思主义和识别主义三种不同标准的立法例,而以识别主义立法例最为科学;在同采识别主义立法例的德国、日本的民法典中,尤以《德国民法典》的立法技术最值推崇。我国《民法通则》和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尚需检讨,而在目前有关民事责任能力规定的民法典草案中,又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主持起草的民法典草案较为妥当。
作者 丁文
出处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3-59,共7页 Studies in Law and Busines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3

  • 1刘保玉,秦伟.论自然人的民事责任能力[J].法学研究,2001,23(2):77-88. 被引量:79
  • 2余延满,吴德桥.自然人民事责任能力的若干问题——与刘保玉、秦伟同志商榷[J].法学研究,2001,23(6):100-115. 被引量:56
  •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吴寿彭译.《政治学》[M].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312页.
  • 4[意]彼德罗·彭梵得.《罗马法教科书》[M].中国政法大学,1992年版.第212页.
  • 5王泽鉴.《民法总论》[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62页-263页.
  • 6《德国民法典》第832条.
  • 7《法国民法典》第1384条.
  • 8《日本民法典》第714条.
  • 9[德]克雷斯蒂安·冯·巴尔.《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上),张新宝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99—102页,第102页,第106—107页.
  • 10邱聪智.《民法研究(一)》,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201—208页.

二级参考文献14

  • 1康拉德.茨威格特,海因.克茨,孙宪忠.行为能力比较研究[J].环球法律评论,1998,20(3):3-9. 被引量:17
  • 2李庆海.论民事行为能力与民事责任能力[J].法商研究,1999,17(1):69-72. 被引量:27
  • 3郑玉波.《民法债编总论》,三民书局,1970年版,第244—246页,第131页.
  • 4史尚宽.《民法总论》[M].,1980年自版.第42页.
  • 5史尚宽.《债法总论》[M].台湾荣泰印书馆,1978年版.第141页.
  • 6[德]罗伯特·霍恩等 楚建译.《德国民商法导论》[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82页.
  • 7郭明瑞 房绍坤 唐广良.《民商法原理》(一)[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99页.
  • 8林纪东,郑玉波等主编.《新编六法参照法令判解全书》,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6年版,第180页.
  • 9[日]森岛昭夫.《侵权行为法讲义》,有斐阁1987年版,第91页.
  • 10余延满.《民法原论》上册,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09页以下.

共引文献426

同被引文献101

引证文献9

二级引证文献4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