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2000年广东省职业病发病情况分析
被引量:3
出处
《广东卫生防疫》
2001年第2期70-72,共3页
Guangdong Journal of Health and Epidemic Prevention
二级参考文献12
-
1梁友信,蒋学之.国内外职业卫生进展[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93,11(3):183-185. 被引量:3
-
2胡功成,张书成,李俊峰.加权综合法在铅中毒发病预测中的应用[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1997,10(6):341-342. 被引量:3
-
3L.Fedotov,薄梅花.ILO/WHO全球消除矽肺的国际规划[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98,24(1):16-17. 被引量:39
-
4顾学箕.有关“矽肺是无法根治,但百分之一百可防”之我见[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98,24(1):26-27. 被引量:12
-
5梁友信.职业健康促进:职业卫生实践的新拓展(上)[J].劳动医学,1998,15(4):243-245. 被引量:7
-
6范雪云,姚三巧,白玉萍,马庆坤,齐啸,王非飞.矽肺遗传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99,17(1):8-10. 被引量:3
-
7庄志雄.中国预防医学领域基因研究工作的现状与若干建议[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9,33(2):69-71. 被引量:7
-
8郑玉新,何凤生,陈彪,潘祖飞,王忠旭,潘举升,周晓蓉.慢性锰中毒易感性与基因多态性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9,33(2):78-80. 被引量:32
-
9庄志雄.分子生物标志物在职业医学中的应用[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1999,12(1):59-62. 被引量:10
-
10王光荣,李春生.试论跨世纪转变和发展中的职业卫生[J].职业医学,1999,26(2):41-42. 被引量:6
共引文献10
-
1熊敏如,杭一平.湖南省贯彻《职业病防治法》控制职业病危害近期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J].长沙医学院学报,2006(2):18-21.
-
2美国麦礼谦教授的祝贺信[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2(3):7-7.
-
3杭一平,熊敏如,陈小春.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与控制职业病危害效果的影响因素[J].实用预防医学,2005,12(2):371-376. 被引量:13
-
4杭一平,熊敏如,陈小春.湖南省贯彻《职业病防治法》控制职业病危害近期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05,12(6):1301-1303. 被引量:1
-
5张成勇,张华东.我国煤炭行业职业卫生工作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06,33(8):1409-1411. 被引量:1
-
6李国军,彭赐林.776例养路工人工作有关疾病的调查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7,14(3):798-799. 被引量:1
-
7卢厚汉,谢迎庆.佛山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回顾与展望[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8,24(4):346-347.
-
8王祖兵,胡训军,徐纪良,王莹.经济全球化中职业病危害代工连责问题探讨[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2,29(9):586-588.
-
9李玉玲.新世纪的职业卫生工作[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1,27(4):248-250. 被引量:1
-
10薛娅,朱建全,徐琪.化工作业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职业医学,2003,30(2):14-17.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16
-
1刘薇薇,江朝强,张维森,肖吕武,林秋红,周智翔.广州市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病发病状况分析[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5,23(4):263-266. 被引量:25
-
2尹萸.2003年全国尘肺病报告发病情况分析[J].中国职业医学,2005,32(5):20-23. 被引量:111
-
3潘慧.重点实验室建设:夯实广东自主创新的基石[J].广东科技,2006,15(7):27-28. 被引量:1
-
4王珊珊.对分子流行病学发展之拙见[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10):829-830. 被引量:1
-
5何家禧,黄先青,唐庆军,黄海英,李艳.深圳市1990~2005年职业病发病情况分析[J].中国职业医学,2007,34(1):33-35. 被引量:37
-
6涂宜强.分子流行病学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J].温州农业科技,2007(1):1-6. 被引量:1
-
7金泰虞,孙贵范.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2-125.
-
8李岱素.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27(11):63-66. 被引量:31
-
9李勇强,葛宪民,李红,王超英,王红宇,黄彩燕,韦琳.广西1992至2005年职业病发病情况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7,25(12):741-744. 被引量:19
-
10姚惠琳,刘富英,吴家斌.十堰市职业病发病情况分析及发病趋势预测[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8,19(2):92-93. 被引量:8
引证文献3
-
1温贤忠,黄永顺,金佳纯,丘创逸.2006—2009年广东省新发尘肺病特点分析和防治重点探讨[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1,24(3):189-191. 被引量:28
-
2余日安,杨翌,姚振江,陈思东.医药院校建设分子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的实践[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1,13(6):540-543. 被引量:5
-
3林秋红,刘移民,郭静宜.广州市2001—2010年职业病发病情况分析[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2,30(10):759-762. 被引量:33
二级引证文献66
-
1余日安,杨翌,姚振江,邹宇华,陈思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教学实验平台的建设与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8):738-740. 被引量:13
-
2余日安,姚振江,杨翌,陈思东.公共卫生实验室建设在医药院校服务社会中的作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9):841-844. 被引量:4
-
3杨常交,李辉贤,黄晓美.1996~2011年梅县职业病发病情况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1):11-12. 被引量:2
-
4肖方威,饶子龙,吴琳.2011年三明市新发尘肺病的肺功能分析[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2,25(5):370-372. 被引量:6
-
5王丹,张敏,郑迎东.中国煤工尘肺发病水平的估算[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3,31(1):24-29. 被引量:36
-
6林志萍,莫浩联,牛姬飞,张勇.2006—2010年深圳市职业病报告情况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3,29(2):165-167. 被引量:15
-
7余日安,邹宇华,马碧萍,何超军.社会调研实践在预防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5):489-492. 被引量:9
-
8边国林,郭延波,王群利.宁波市2001—2010年新发尘肺病发病特点分析[J].中国职业医学,2013,40(3):280-281. 被引量:10
-
9何俊涛,黄奕祥.深圳市宝石加工行业粉尘危害现状调查[J].中国职业医学,2013,40(3):282-283. 被引量:7
-
10胡斌,麻春雷,梁宏伟,杨海春,黄志刚.承德市新诊断的599例尘肺病的流行病学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3,29(14):1726-1729. 被引量:10
-
1潘宝忠.泉州市2000~2002年苯中毒调查分析[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4(1):12-13.
-
2王玉新,王丹,王俊丽.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职业与健康,2005,21(9):1296-1297. 被引量:1
-
3孙勇涛,余坚忠.杭州市余杭区1994~2003年职业中毒情况分析[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6,24(3):125-126. 被引量:2
-
4祁业敏,高永海,酒伟,王刚,庞振清,温松臣.2009-2012年沧州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4,31(7):749-750. 被引量:2
-
5裴婉花,李国栋,张淑俊.山西省泽州县巴公镇中心卫生院2008年—2013年前十位疾病顺位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14,23(11):874-876.
-
6职业健康体检及职业中毒诊断[J].农民文摘,2014(4):18-19.
-
7陶丽君,李文忠.大同市2006年—2011年农药中毒和职业病发病情况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251-253. 被引量:3
-
8郭凯.1991~1998年辽宁省慢性职业中毒发病情况报告[J].中国职业医学,1999,26(6):54-55.
-
9曲宏晶,沈奇荣,刁文卿.提高服务质量与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机制相关性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10,23(S1):69-69.
-
10汪潮,陈翔.上海市某区家庭病床服务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2):2642-2643. 被引量: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