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协调性的六个关键词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体育有运动的美感,竞技有实用的需要,两者怎样合二为一?在我看来,对乒乓球这项富于技巧和技术的运动来说,协调就是答案:仅仅动作"顺",欠缺杀伤力、击球质量不高,不是完整意义的协调;仅仅威胁大,命中率不高,也称不上协调。--协调性,象征着外在的观赏性与内在的合理性达到高度统一。乒乓球是全身运动,从下往上数,踝、膝、髋、腰、肩、大臂、前臂、手腕、手指……缺一不可,腿、髋、腰更多是大肌肉群的协调用力,而乒乓球的球体轻、速度快、感觉细腻,因此,神经末梢的感觉也很重要,大肌肉群的力量最终如何通过小肌肉群得到体现?这就是对协调性的考验。 小时候协调性的基础打得不好,十二、三岁从体校进入专业队时还有希望改,如果等到十四、五岁选进了国家二队,再去改动作,往往积重难返,鲜有成功。所以,协调性的好坏,也意味着你的发展空间宽还是窄。再者,协调性好,会提高你所能承受的相对运动负荷的强度,有助于减少伤病的发生,举个例子,按道理说,击球中持拍侧的肩通常是沉着的,但有些人的动作缺乏协调,打球时先把肩挺在外面,对肩关节的运用不合理,导致受力过多,出现伤病,其实受力点根本不应该在肩那儿。 要加强协调性,有六个关键词是不能不提的:
作者 李晓东
出处 《乒乓世界》 2005年第1期86-87,共2页 Table Tennis World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1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