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抢劫罪司法认定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抢劫罪是一种常见多发罪。本文对抢劫罪司法认定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 ,特别是对抢劫罪八种加重处罚情节和携带凶器抢夺的理解和适用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以期有益于司法实践的准确适用。
作者
逄锦温
机构地区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二庭
出处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31-138,共8页
Law Review
关键词
抢劫罪
司法认定
适用问题
加重处罚
携带凶器抢夺
司法实践
若干问题
理解
准确
过程
分类号
D924.35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81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4
1
肖中华.
论抢劫罪适用中的几个问题[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8,20(5):84-90.
被引量:72
2
毛国芳.
是入户抢劫还是一般抢劫?[J]
.人民司法,1999,0(5):61-62.
被引量:4
3
李斌.《出租车乘客抢劫司机是否属于“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J].法庭内外,1998,:13-13.
4
.《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384页.
共引文献
81
1
王占梅.
浅谈入户抢劫的司法认定[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z2):304-305.
被引量:1
2
李永和.
“入户抢劫”之理解与适用[J]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2(3):32-33.
3
郭志平,许航.
论盗窃罪中“入户盗窃”行为之理解与适用[J]
.政法学刊,2012,29(6):69-74.
被引量:3
4
刘杰.
关于“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认定的两个问题[J]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1999(1):52-55.
5
谢彤.
“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理解与适用[J]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5(4):19-21.
被引量:2
6
曾粤兴,贾凌.
抢劫罪、抢夺罪若干问题研究[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1):11-18.
被引量:16
7
曾传红.
论刑法中“入户抢劫”的认定[J]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2,16(1):67-70.
被引量:2
8
吴雯.
入户抢劫论[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5,18(2):54-56.
被引量:2
9
崔少梅,陈洪兵.
抢劫罪疑难问题研究——对传统罪名的解读[J]
.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3):139-142.
被引量:1
10
黄广进.
罪刑相适应原则的重申——以持枪抢劫行为为视角[J]
.求索,2005(4):58-6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6
1
崔少梅,陈洪兵.
抢劫罪疑难问题研究——对传统罪名的解读[J]
.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3):139-142.
被引量:1
2
欧阳竹筠,杨方泉.
刑法当然解释论[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3):24-27.
被引量:8
3
蒋熙辉.
刑法解释限度论[J]
.法学研究,2005,27(4):114-121.
被引量:48
4
林亚刚.
析侵犯著作权行为与侵犯著作权罪的衔接[J]
.法学评论,2006,24(6):121-123.
被引量:18
5
刘宪权.
论罪刑法定原则的内容及其基本精神[J]
.法学,2006(12):69-77.
被引量:34
6
[4]肖晚祥.抢劫罪"加重情节"的把握与适用[M].华东刑事司法评论(第一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7
张明楷.刑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8
张明楷.刑法的基本立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243-245.
9
张明楷.《刑法学(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7月版,第346页,第730页,第567页.
10
王作富.《罪刑法定与大解释》,载检察日报主办《法学院》专刊第1期,2007年1月5日,第8版.
引证文献
5
1
汪琼枝,丁天球.
入户抢劫的若干法律适用问题[J]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20(z1):31-34.
2
付立庆.
论军警人员抢劫行为之法定刑适用[J]
.法学杂志,2007,28(4):113-115.
被引量:6
3
苏文海.
析“入户抢劫”中的“店家一体”问题[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8(8):37-39.
4
陈士浩.
军警人员抢劫法定刑适用问题研究[J]
.菏泽学院学报,2014,36(3):80-82.
5
韩笑.
转化型抢劫罪加重情节中“入户抢劫”的认定[J]
.纳税,2017,11(30):123-124.
二级引证文献
6
1
任跃进.
刑法中扩张解释的规范构造[J]
.光华法学,2020(1):53-80.
被引量:1
2
路诚.
刍议抢劫罪内含的特定信息对称性[J]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7(4):45-48.
3
王树茂.
“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相关问题辨析[J]
.中国检察官,2010(19):36-38.
被引量:2
4
查先进,严亚兰.
基于因特网的电子商务中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26(2):34-37.
被引量:12
5
黎宏,王琦.
刑法解释方法的适用规则——以“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冒充”之解释为例[J]
.人民检察,2016,0(21):9-14.
被引量:4
6
任跃进.
“文字可能的含义”:扩张解释与类推解释界分范式研究--基于德日比较视角展开[J]
.河北法学,2021,39(3):149-163.
被引量:6
1
高沣.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独立罪名论[J]
.人民检察,1998(6):10-11.
被引量:3
2
林原.
入户抢劫罪中“入户”的理解与认定[J]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2(5):284-285.
3
杨惠梅,谢沁.
析交通肇事罪的“因逃逸致人死亡”[J]
.学术探索,2004(9):67-70.
被引量:1
4
王鑫,崔召选.
浅论交通肇事中“因逃逸致人死亡”[J]
.大众商务,2010(14):252-252.
5
李太贵.
认定轮奸是否要求既遂[J]
.情感读本,2014(8):38-40.
6
蒋小燕.
对抢劫罪加重处罚情节中“入户抢劫”的理解[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4,24(1):62-64.
被引量:1
7
高压锅.
审判别理会“民愤”[J]
.法律与生活,2001(11):46-46.
8
曾传红.
论刑法中“入户抢劫”的认定[J]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2,16(1):67-70.
被引量:2
9
林维,刘飞.
从四个方面完善敲诈勒索罪立法[J]
.人民检察,2008(16):57-59.
10
张飞飞.
浅析入户抢劫[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6,0(20):62-62.
被引量:1
法学评论
200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