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人类实践形态的当代发展
被引量:
1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马克思的上述观点集中体现和表达了一种崭新的哲学观——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观。这一哲学观解开了社会生活之谜、人类历史之谜、人的存在发展之谜。按照这一哲学观逻辑地推断,要了解和揭示社会的奥秘、运动发展的过程及历史规律,就必须研究人的实践活动——研究人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活动的,以什么样的方式变革自然和社会,满足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而我认为这就需要研究实践形态问题。
作者
赵剑英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出处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33-40,共8页
Philosophical Research
关键词
哲学观
实践唯物主义
实践形态
人的存在
人类实践
自身
逻辑
运动发展
奥秘
实践活动
分类号
B023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B0-0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79
同被引文献
155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49
参考文献
1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57年..
共引文献
79
1
鲁品越.
哲学主题的历史变迁与当代走向——兼论“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解[J]
.哲学研究,2004(7):10-15.
被引量:6
2
杨学功.
也谈马克思哲学的人文关怀——兼与俞吾金先生商榷[J]
.哲学研究,2002(6):24-29.
被引量:18
3
赵士发.
马克思对世界历史理论的革命性变革——从历史哲学的视角看[J]
.哲学研究,2004(9):11-17.
被引量:2
4
胡承槐.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当代我国国家意识形态的构建[J]
.哲学研究,2004(10):12-17.
被引量:1
5
叶汝贤.
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以人为本”——兼与张奎良教授商榷[J]
.哲学研究,2004(10):23-27.
被引量:20
6
旷三平.
走出早期马克思——兼论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的逻辑进路[J]
.哲学研究,2004(12):8-13.
被引量:4
7
俞吾金.
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兼答杨学功先生[J]
.哲学研究,2002(11):16-21.
被引量:61
8
陆剑杰.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
.哲学研究,2005(1):10-17.
被引量:14
9
贺来.
“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的哲学前提[J]
.哲学研究,2005(1):24-30.
被引量:30
10
崔永杰.
“全面发展的萌芽”:培根思想管窥[J]
.哲学研究,2001(8):42-46.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55
1
刘徽,徐玲玲,蔡小瑛,徐春建.
概念地图:以大概念促进深度学习[J]
.教育发展研究,2021,41(24):53-63.
被引量:46
2
王磊.
谈全球化视野中知识经济对唯物史观的变革[J]
.财经科学,2004(S1):194-196.
被引量:1
3
张国林.
試论脑力劳动型的实践活动方式[J]
.社会科学研究,1986(2):31-33.
被引量:2
4
肖川.
从建构主义学习观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J]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4):1-5.
被引量:124
5
郑杭生,郭星华.
试论社会控制的度[J]
.天津社会科学,1993(5):55-58.
被引量:9
6
林岩.
当代社会控制的机制[J]
.社会学研究,1990(5):55-58.
被引量:1
7
叶澜.
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关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跨世纪思考[J]
.教育研究,1994,15(10):3-8.
被引量:240
8
肖前.
论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J]
.教学与研究,1996(3):41-44.
被引量:14
9
走向实践观的深层研究[J]
.哲学动态,1996(3):24-27.
被引量:4
10
娄向新.
现代科学技术与世纪之交唯物史观发展的走向[J]
.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6(1):11-14.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4
1
唐成海.
关于将“创业”作为区域精神的直接内涵及主题语的哲学思考[J]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44-46.
2
胡群英,李丽.
当代中国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新理路及其理论自洽的问题[J]
.甘肃理论学刊,2006(3):69-72.
被引量:1
3
明成满.
科技革命与唯物史观创新关系研究综述[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6):1-5.
被引量:1
4
周成龙.
哲学视野中的网络概念[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7(1):13-17.
被引量:2
5
董慧.
社会活力实践生成的伦理学反思[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7(6):33-38.
被引量:2
6
张琼,陈佑清.
“知识型实践能力”及其教育意蕴和培养策略[J]
.教育发展研究,2010,30(24):41-46.
被引量:13
7
张琼.
培养实践能力:知识教学的应然取向[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1):59-63.
被引量:9
8
张琼.
“用中学”:指向实践能力发展的一种知识学习方式[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5):56-61.
被引量:22
9
陆树程,张鹏远.
论追寻中国梦的三重思维[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3):21-28.
10
刘吉发.
中华原文化:一种新范式的文化学分析[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22,43(4):162-16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9
1
丰燕美.
知识教学与实践育人相融合的现状、意义及路径研究[J]
.新课程导学,2023(1):67-70.
被引量:1
2
胡梅叶.
从实践唯物主义到生存论——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演变的回顾与反思[J]
.社会科学战线,2008(7):254-256.
被引量:4
3
孙家庆,唐丽敏,王清斌,计明军,郑红星.
指导大学生物流方案设计的探索与实践[J]
.航海教育研究,2012,29(2):62-64.
4
高晓溪,董慧.
城市空间活力的伦理诉求[J]
.社科纵横,2012,27(5):27-31.
被引量:3
5
黄小莹,黄璐.
创新 开放 多元——媒体设计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9):81-85.
被引量:3
6
杨宝山.
实践能力评价的现状、问题与方法[J]
.教育研究,2012,33(10):69-74.
被引量:13
7
邬玉娥.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帮助学生做到论从史出[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26(2):112-113.
8
朱培栋,夏卓群,徐明,蔡开裕.
网络思维:网络时代计算思维的新发展[J]
.计算机教育,2014(15):9-12.
被引量:8
9
贾利军,张怀武,于奇,曾娟,王京梅,陶伯万,吴援明,刘爽.
高校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探讨——以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材料与器件国家级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例[J]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4,31(3):77-81.
被引量:4
10
张琼.
“用中学”:指向实践能力发展的一种知识学习方式[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5):56-61.
被引量:22
1
黄文正.
从形而上学的内在逻辑看哲学思维方式变革[J]
.天府新论,2006(6):33-35.
被引量:1
2
张明仓.
虚拟实践的本质探析[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1):34-38.
被引量:11
3
徐羿,周亦嘉.
论生态马克思主义为生态实践观提出的理论启示[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5(4):55-57.
4
何关银.
实践唯物主义的三个里程碑和经济哲学的三次提升[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4):53-58.
5
朱宝信.
论马克思哲学形成中异化史观存在的非真实性[J]
.唯实,2004(1):4-7.
被引量:1
6
贺善侃.
论虚拟实践的哲学依据[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4):9-14.
被引量:8
7
赵丽丽.
试论知识经济对思维方式变革的影响[J]
.社会科学,1998(11):35-38.
被引量:3
8
王爱冬.
发现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与变革研究者的思维方式[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7(2):15-19.
9
王竹苗.
从人的生成看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思维方式变革——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例[J]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1(1):178-187.
10
王利军.
论社会发展与人的存在方式的变革[J]
.理论导刊,2010(10):46-47.
哲学研究
2002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