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十三省市629家二、三级医院病理科现状的调查报告
被引量:10
出处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6-128,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Pathology
同被引文献67
-
1拜荣静.中外法医学教育比较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6(6):65-68. 被引量:7
-
2常秀青,刘彤华,朱雄增.第四届全国诊断病理和内分泌肿瘤病理及SARS病理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4,33(3):195-197. 被引量:2
-
3虞积耀,丁华野,丁彦青,陆江阳,郭瑞峰,黄勇,王仰坤,王嘉羚,陆平,宁浩勇,杨光之,芮海涛,郝艳,陈建,李宏伟.结肠、直肠癌活检病理诊断的探讨[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5,12(1):8-11. 被引量:33
-
4杨举伦.介绍美国病理科与病理医师的一些情况[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5,12(3):164-167. 被引量:9
-
5王仁杰.基层医院病理科运用网络病理的体会[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5,12(3):240-240. 被引量:2
-
6马恒辉,周晓军.建立病理学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的刍议[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5,34(7):446-446. 被引量:8
-
7刘彤华.国内诊断病理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5,34(8):466-467. 被引量:26
-
8郑杰.促进我国病理学科的现代化建设[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5,34(8):471-472. 被引量:21
-
9霍临明,蔡振国,常秀青,齐文安.《中华病理学杂志》五十年发展简史[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5,34(8):473-481. 被引量:1
-
10郑杰.努力增加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和内涵[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6,35(1):2-3.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10
-
1刘彤华.国内诊断病理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5,34(8):466-467. 被引量:26
-
2郑杰.促进我国病理学科的现代化建设[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5,34(8):471-472. 被引量:21
-
3朱明华.我国诊断病理学需要创新[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7,36(1):3-4. 被引量:4
-
4袁静萍,杨月红.浅谈如何提高病理科在医院中的地位[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5):3468-3469. 被引量:2
-
5张著学,易华.基层医院病理科在发展中存在问题及策略[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5):47-48. 被引量:3
-
6张继红.影响病理诊断质量因素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2(2):243-245. 被引量:5
-
7罗雯.提高医院病理质量控制检查水平的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16):126-127.
-
8谢英.论法医学专业本科生以同等学力参加临床病理医师培养的可行性[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7,16(3):247-251.
-
9刘洪红,石毓君,步宏,无.对31个省市自治区3831家医院病理科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中华病理学杂志,2020,49(12):1217-1220. 被引量:24
-
10杨野梵,武莎斐,李媛,聂秀,郭凌川,郗彦凤,李增山,刘月平,滕梁红,何诚,苏丹,赵跃武,曾敬,薛晓伟,邢晓明,孟刚,唐源,尹为华,周建华,张智弘,梁智勇,国家病理质控中心.2019-2020年中国病理科人员、设备、工作量的调研报告[J].中华病理学杂志,2023,52(9):985-988.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83
-
1李纪宾,魏文强,张立玮,刘玉琴,王家林,贾尚春,张韶凯,乔良,杜灵彬,周金意,张永贞,王贵齐.农村上消化道癌筛查地区病理医师技术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22,29(2):102-107. 被引量:2
-
2郑杰.促进我国病理学科的现代化建设[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5,34(8):471-472. 被引量:21
-
3周晓军.诊断病理学及其在现代临床医学中的作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5,18(10):865-866. 被引量:7
-
4马恒辉,周晓军.关于病理技术室质量保证的讨论[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6,13(3):239-240. 被引量:8
-
5陈罡,李萍,曾思恩,周英琼.日常临床病理诊断工作中如何防范医疗纠纷[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6,34(7):58-59. 被引量:1
-
6马恒辉,周晓军.关于病理技术室工作管理的讨论[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6,13(4):318-319. 被引量:6
-
7陈杰.再接再厉,努力提高我国的病理诊断和研究水平[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6,35(11):642-643. 被引量:4
-
8朱明华.我国诊断病理学需要创新[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7,36(1):3-4. 被引量:4
-
9刘艳辉,庄恒国.强化病理服务质量,促进学科发展[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7,36(5):358-359.
-
10何春年,江建明,赵焕芬,吕建波.河北省各级医院病理科资源配置与质量现状调查分析[J].河北医药,2007,29(4):379-381. 被引量:3
-
1刘红刚,张盛忠,李明.当前我国医院病理科工作所面临的困难及其解决的对策[J].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4):1007-1008. 被引量:10
-
2崔玄,李玲,陈秋霖.老龄化对医疗卫生体系的挑战[J].中国市场,2011(16):56-59. 被引量:15
-
3宋欢.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办公室业务,2015(5). 被引量:1
-
4李玉华,康兰.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和自我防护[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7):156-157. 被引量:2
-
5江自然.医院病理科工作的科学依据——学习应用《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病理学分册》体会[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6,35(4):256-256. 被引量:4
-
6温灏.知识经济与卫生事业管理[J].卫生经济研究,2002,19(8):37-37.
-
7粟蕴,郭强.加强医院学科建设 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J].中国医学创新,2009,6(8):112-113.
-
8韩文静,李俊玲.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工作的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19):2729-2730. 被引量:2
-
9张新艳,蒋金芳,陆天才.病理质控中心在基层医院病理科工作中的作用[J].农垦医学,2006,28(4):285-286. 被引量:1
-
10吴学荣.医院后勤管理策略[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32):333-3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