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政府信息公开的宪政基础
被引量:
7
On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Base of Government's Information Publish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政府信息公开是服务型政府的应有机制。政府信息公开的宪政基础奠定了该制度的价值取向,具有拘束、指引政府信息公开原则及具体制度设置的功能。从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来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应以促进信息流通共享、保障公民知情权、落实民主政治为目标,并且三者之间存在内在的有机联系,对政府信息公开法制的建立起到了相应的价值导向作用。
作者
朱炜
机构地区
杭州师范学院法学院
出处
《理论月刊》
2005年第2期93-96,共4页
Theory Monthly
关键词
政府信息公开法
宪政基础
民主政治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服务型政府
公民知情权
法制
制度设置
体制
信息流通
分类号
C931 [经济管理—管理学]
D6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229
同被引文献
87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60
参考文献
13
1
.信息公开第一案的阳光效应[N].南方周末,2004—9—2.
2
孙云川,高柳宾.
政府网上信息资源环境管理研究[J]
.图书馆杂志,1999,18(11):13-14.
被引量:31
3
斯蒂格利茨,宋华琳.
自由、知情权和公共话语——透明化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J]
.环球法律评论,2002,24(124):263-273.
被引量:108
4
宋华琳.英国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演进及其启示[Z].(www.chinalawinfo.com).
5
宋华琳译.日本信息公开法的制定背景[Z].(www.jcrb.com.cn).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
陈爱娥.政府资讯公开法制的宪法基础.月旦法学(台),(62):159-159.
8
纪建文.知情权及其保护的比较研究[A].徐显明.人权研究:第二卷[C].济南:山东人民版社,2002.290.
9
[14]李震山.行政契约与政府信息公开--2001年海峡两岸行政法学术研讨会实录[C].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10
林素凤.日本的政府资讯公开法制[J].月旦法学(台),(62).
二级参考文献
7
1
姜明安.
行政的现代化与行政程序制度[J]
.中外法学,1998,10(1):33-40.
被引量:29
2
朱芒.
论行政程序正当化的法根据——日本行政程序法的发展及其启示[J]
.环球法律评论,1997,19(1):64-75.
被引量:29
3
杜钢建.
知情权制度比较研究——当代国外权利立法的新动向[J]
.中国法学,1993(2):109-115.
被引量:82
4
-.网上见政府[J].网络世界,1999,(6).
5
罗传贤.行政程序法基础理论[M].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3.229.
6
胡建森.行政法教程[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243
7
刘兹恒,张久珍.
论图书馆资源共建[J]
.中国图书馆学报,1998,24(4):48-50.
被引量:52
共引文献
229
1
李建人.
税收法定原则三问[J]
.前沿,2022(2):81-89.
被引量:1
2
宁政.
我国行政资讯公开制度的几点思考[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S1):20-23.
3
陶能祥.
幼儿主体性及其发展[J]
.韶关学院学报,2002,23(11):110-114.
被引量:6
4
刘楠,李店标.
知情权及其实现机制[J]
.求实,2006(z3):80-81.
被引量:1
5
邹薇.
论强化科技伦理道德引导的途径[J]
.求实,2005(z1):67-68.
被引量:1
6
李云霖,陈达.
理想与现实的融合——论私有财产权入宪[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9(z1):240-242.
7
王维国,王文兵.
论科学发展观与新农村建设[J]
.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6(4):37-40.
8
杨丽霞.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历史地位[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1):14-15.
9
缪文升.
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格塑造[J]
.滁州学院学报,2002,4(3):56-57.
10
黄璜.
电子治理:超越电子政务的新范式[J]
.江苏社会科学,2006(S2):49-51.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87
1
陈书全,吴俊雅.
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的完善[J]
.山东社会科学,2011(S2):71-73.
被引量:2
2
郭道晖.
论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从人民与人大的法权关系谈起[J]
.法制与社会发展,1995,1(2):18-25.
被引量:66
3
吴光芸,吴金鑫.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失衡与平衡[J]
.理论视野,2014(10):42-46.
被引量:2
4
李振良.
行政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分析——对行政公开制度功能的一种考察[J]
.行政论坛,2004,11(5):54-56.
被引量:9
5
周甲禄.
论采访权的法律属性及其实现[J]
.湖北社会科学,2004(10):116-117.
被引量:5
6
张庆福,吕艳滨.
论知情权[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1):106-114.
被引量:62
7
黄海华.
博弈格局中的政府信息公开[J]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4,16(6):36-39.
被引量:13
8
吴传毅.
论行政许可法对政府的诠释[J]
.河北法学,2005,23(2):60-64.
被引量:4
9
周汉华.
起草《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专家建议稿)的基本考虑[J]
.法学研究,2002,24(6):75-97.
被引量:125
10
斯蒂格利茨,宋华琳.
自由、知情权和公共话语——透明化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J]
.环球法律评论,2002,24(124):263-273.
被引量:108
引证文献
7
1
陈建云.
采访权与政府信息公开——从我国首例记者起诉政府部门信息不公开案件谈起[J]
.新闻记者,2006(10):70-73.
被引量:8
2
陈栋,刘祖云.
透明政府:一种政府模式研究的反思[J]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7(5):77-81.
3
陈栋,刘祖云.
透明政府:研究现状与发展初探[J]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7(5):12-15.
被引量:1
4
杨庆,黄锁明.
当前高校信息公开工作的特点、问题与对策[J]
.药学教育,2010,26(1):9-11.
被引量:13
5
关键.
论政府信息共享的利益机制和路径选择[J]
.档案与建设,2010(9):19-22.
被引量:6
6
徐敏.
高校信息公开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J]
.江苏高教,2011(1):43-45.
被引量:29
7
王琪,田莹莹,吴金鑫.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研究综述[J]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6,30(4):113-119.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60
1
江必新,梁凤云.
政府信息公开与行政诉讼[J]
.法学研究,2007,29(5):22-36.
被引量:31
2
林昆.
论新闻采访权[J]
.科技信息,2009(29):35-36.
3
杨建国.
透明政府视阈下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建构[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46-51.
被引量:8
4
李迎春.
徘徊于权利与权力之间——采访权研究述评[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4):21-23.
被引量:4
5
李迎春.
新闻采访权涵义与性质初探[J]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1(1):79-84.
6
丛敬军,郑淑英.
高校信息公开制度的构建和实施对策[J]
.中国西部科技,2011,10(7):63-64.
被引量:9
7
马海群,温丽丽.
我国大学信息公开政策的法律依据及问题分析[J]
.现代情报,2011,31(3):3-6.
被引量:10
8
李博,马海群.
我国高校信息公开的特点、原则、主要问题及相关制度建设[J]
.现代情报,2011,31(3):7-11.
被引量:16
9
李迎春.
新闻采访权的基本法理解析[J]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9-22.
10
赵光宇,曹乐艳.
高校招生信息公开制度研究[J]
.大江周刊(论坛),2011(6):28-28.
1
吕原.
领导干部要始终做思想道德建设的表率[J]
.党的生活(青海),2004(9):32-32.
2
姚巧华.
论以人为本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价值导向作用[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4-99.
3
侯淼.
司法判决与社会公德——从许云鹤案切入[J]
.商情,2011(51):115-115.
4
李步云,李明.
公平正义对法律监督的价值导向作用[J]
.甘肃社会科学,2005(5):72-75.
被引量:2
5
彭松涛.
道德素质与预防腐败[J]
.党风建设,2002(3):17-17.
6
吴根平.
建立健全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思考——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谈起[J]
.广西社会科学,2008(6):192-195.
被引量:6
7
裴婷婷.
论政府信息公开原则[J]
.行政与法,2010(5):1-4.
被引量:7
8
吴根平.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意义、问题及对策[J]
.湘潭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2):35-37.
被引量:11
9
钟健英.
论古田会议的社会价值取向[J]
.红广角,2010(8):41-44.
10
吕富彪,李斌.
提升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建设[J]
.共产党员,2014(7):33-33.
理论月刊
200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