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毒死蜱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
8
Study on Preparation of Pesticide Chlorpyrif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述评了毒死蜱及其中间体3,5,6-三氯吡啶-2-酚的合成路线,并通过各路线的研究比较,指出三氯乙酰氯路线是目前国内较符合国情的中间体合成法,水相法是目标物较适宜生产化的路线。
作者
张新忠
范钱君
陈建强
机构地区
浙江省化工研究院
浙江工业大学农药研究所
出处
《浙江化工》
CAS
2004年第12期9-10,4,共3页
Zhejiang Chemical Industry
关键词
合成研究
中间体
三氯乙酰氯
水相法
合成路线
毒死蜱
合成法
研究比较
适宜
国内
分类号
TQ453 [化学工程—农药化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2
同被引文献
83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31
参考文献
6
1
农业部农药鉴定所,新编农药手册.1991
2
金炼铁,余红杰.
三氯吡啶酚及其钠盐的合成[J]
.精细化工,2002,19(8):474-476.
被引量:29
3
许丹倩,徐振元,戴金贵,陈敏,张敏群.
3,5,6-三氯吡啶-2-酚的合成[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1996,24(1):16-23.
被引量:28
4
Pews R G, Mich M. Process for prodicing 3,5,6-trichloropyidin-2-ol [P]. US 4996323, 1989-05-12
5
Becker Y. Production of 3,5,6-trichloropyidin-2-ol and novel intermediate thereof [P]. EP 341585, 1989-05-05
6
Pierre R R. Process for producing 2,3,5,6-tetra-achoropyridine and 3,5,6-trichloropyidin-2-ol [P]. US4327216,1980-11-24
二级参考文献
5
1
张树奎,曹如珍,李国炜,刘纶祖.
3,5,6-三氯吡啶-2-酚的合成方法[J]
.化学试剂,1993,15(1):54-54.
被引量:10
2
许丹倩.
3,5,6-三氯吡啶-2-酚电位滴定分析方法的研究[J]
.农药,1995,34(11):14-15.
被引量:2
3
许丹倩,徐振元,戴金贵,陈敏,张敏群.
3,5,6-三氯吡啶-2-酚的合成[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1996,24(1):16-23.
被引量:28
4
孙致远,卢建华,赵风革,谢龙观.
毒死蜱的合成[J]
.农药,1998,37(4):13-14.
被引量:26
5
程春生,汪灿明,王凤宇,严士琴.
3,5,6-三氯-2-吡啶醇钠的合成[J]
.农药,1998,37(10):17-17.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42
1
陆阳,陶京朝,张志荣.
水溶剂法合成高效杀虫剂毒死蜱的研究[J]
.江苏化工,2008,27(3):19-22.
2
李战学,韩喜民,翟玉鹏.
2,3,5-三氯吡啶醇钠的合成收率影响因素分析[J]
.乙醛醋酸化工,2013(5):11-13.
3
林崇懒,张昌夫,尤爱惠.
一氯吡啶及多氯吡啶的合成与应用[J]
.化学试剂,2004,26(4):214-216.
被引量:1
4
邹曲辉,于世涛,刘福胜,解丛霞.
3,5,6-三氯-2-吡啶酚的合成工艺研究[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6):490-493.
被引量:5
5
朱伟,肖国民.
3,5,6-三氯吡啶-2-酚的合成[J]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5,13(18):12-14.
被引量:1
6
孙勇.
浅述毒死蜱的合成[J]
.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2006(2):10-13.
被引量:6
7
孙勇,辛娴.
三氯吡啶酚上下游产品生产与发展[J]
.江苏氯碱,2006(2):21-27.
8
张伟,徐杰,孙志强,杜中田.
卤代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J]
.精细化工中间体,2006,36(4):1-6.
被引量:20
9
魏优昌.
吡啶衍生物及其催化闭环法合成[J]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6,14(17):1-9.
被引量:3
10
胡辉,鱼小宝,宋雪斌.
毒死蜱水相法合成[J]
.杭州化工,2006,36(4):30-31.
同被引文献
83
1
梁诚.
三氯吡啶醇钠市场前景值得期待[J]
.中国农药,2009,0(2):12-15.
被引量:1
2
刘国光,徐海娟,王莉霞,郑立庆.
毒死蜱对淡水原生动物群落的急性毒性[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4,23(4):814-817.
被引量:10
3
姚建仁,郑永权,董丰收.
理性认识化学农药[J]
.农药科学与管理,2005,26(1):1-5.
被引量:9
4
邹曲辉,于世涛,刘福胜,解丛霞.
3,5,6-三氯-2-吡啶酚的合成工艺研究[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6):490-493.
被引量:5
5
许丹倩.
毒死蜱及其中间体的合成述评[J]
.浙江化工,1995,26(1):4-8.
被引量:15
6
武清彪.
对建立小麦有害生物持续控制示范区模式的探讨[J]
.中国植保导刊,2005,25(10):22-23.
被引量:1
7
杨建国,谢爱婷,张书利,王连春,赵振霞,张永安.
小麦红吸浆虫成灾原因分析与防治技术研究初报[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0):311-312.
被引量:2
8
杨先贵,刘绍英,李建国,王公应.
毒死蜱中间体三氯吡啶酚的合成[J]
.现代农药,2005,4(5):8-9.
被引量:6
9
陈洪,谢建英,黄思庆.
有抗病毒活性的苯并咪唑苯氧乙酸乳糖酯的催化合成[J]
.化学研究与应用,2005,17(6):799-801.
被引量:9
10
许丹倩,徐振元,戴金贵,陈敏,张敏群.
3,5,6-三氯吡啶-2-酚的合成[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1996,24(1):16-23.
被引量:28
引证文献
8
1
周健,刘尚远,赵增国,郑淑玲,张明华.
3,5,6-三氯-2-羟基吡啶的合成新工艺[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6(1):12-13.
被引量:2
2
毛应明,王学松,沈伟健,马卫兴,王妍.
毒死蜱在小麦植株及土壤环境中的残留特性[J]
.环境科学研究,2007,20(5):105-109.
被引量:18
3
汪友明,吴胜琨,田超.
毒死蜱中间体三氯吡啶酚的合成进展[J]
.安徽化工,2010,36(1):25-27.
被引量:2
4
赵丹凤,陈霄榕.
3,5,6-三氯吡啶-2-醇钠的合成研究进展[J]
.有机化学,2011,31(5):768-771.
被引量:4
5
王红明,李健,葛九敢,强金凤,刘奎涛,薛谊.
水相法合成毒死蜱的清洁工艺改进[J]
.现代农药,2012,11(6):15-18.
被引量:5
6
范小振,徐希.
4-二甲氨基吡啶在农药合成中的应用[J]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31(1):42-46.
被引量:1
7
李珣珣,周新基,周云霞,陆铮铮.
凝聚态合成毒死蜱[J]
.化工技术与开发,2021,50(9):41-43.
8
王金建,朱建军,郭金煌,陈俊明,李文建,秦卫东.
三氯吡啶醇钠生产过程中废气综合处理工艺[J]
.化学工程与装备,2023(3):238-240.
二级引证文献
31
1
李晓亮,秦智伟,候利园,闫雷.
土壤环境因素对残留农药降解的影响[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40(4):132-135.
被引量:43
2
安晶晶,刘新刚,董丰收,王旭,郑永权.
苯醚甲环唑在番茄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J]
.环境科学研究,2009,22(7):868-872.
被引量:18
3
洪文英,谢国雄,吴燕君,陈瑞.
毒死蜱在白菜中的残留动态研究[J]
.浙江农业学报,2009,21(6):614-617.
被引量:14
4
马恩忠,田甜.
相转移催化下2,6-二氯吡啶的羟基化反应[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0(1):55-56.
5
毛应明,王学松,张成燕.
紫菜中毒死蜱残留量的测定方法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7):177-178.
被引量:3
6
段劲生,王梅,胡本进,孙明娜,张勇,高同春.
花生田环境中毒死蜱的残留行为及安全性评价[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414-14416.
被引量:4
7
姜云珍,刘韬,秦龙.
毒死蜱国内发展现状及其对农作物害虫的防治效果[J]
.杭州化工,2010,40(3):1-3.
被引量:4
8
孙宝利,曾希柏.
毒死蜱有毒代谢物3,5,6-TCP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30(6):1114-1120.
被引量:6
9
万宗君,陈振德,栾霞,梁朋.
韭菜和土壤中毒死蜱的残留与降解动态[J]
.应用生态学报,2012,23(2):525-530.
被引量:5
10
雷兆静,张存政,刘媛,王丽,胡秋辉,刘贤进.
SELEX技术筛选毒死蜱单链DNA适体[J]
.江苏农业学报,2012,28(1):198-203.
被引量:8
1
林从钦.
开拓符合国情的海带胶药用硬胶囊生产设备[J]
.福建农机,1990(2):15-17.
2
钟本和,张允湘,应建康.
试论料浆法磷铵的发展[J]
.化肥工业,1997,24(5):3-5.
被引量:2
3
苏志清.
制药企业GMP实施中的设备管理[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4,40(22):83-84.
4
徐鸿涛.
氮磷钾消费比例研究的新思路[J]
.化肥工业,1998,25(4):19-21.
被引量:2
5
许一平,张赟.
中药生产企业GMP实施中的设备管理[J]
.中国科技信息,2005(19B):54-54.
被引量:12
6
张述宗.
钙镁磷肥前景展望[J]
.磷肥与复肥,2001,16(6):22-22.
被引量:1
7
丁汝斌,于洪才,吴虹鸥.
天然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的实践与技经分析[J]
.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1996(2X):7-13.
被引量:2
8
沈华民.
尿素产业在全球化时代的挑战和应对[J]
.化肥设计,2011,49(5):1-6.
被引量:3
9
沈华民.
用先进适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法尿素装置(1)——逆流换热全液相合成法[J]
.化肥设计,2005,43(5):3-10.
被引量:5
10
于彩虹,高然,宋淼,林荣华,瞿唯钢,郭学军,姜军侠,李智文.
欧盟农药对陆生非靶标节肢动物风险评估进展[J]
.农药,2016,55(1):9-12.
被引量:3
浙江化工
2004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