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道德实践与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大学生道德实践活动是培养其道德素质的有效载体和根本途径。它具有目的性、多样性、层次性、内化性的特点;它根据大学生在校期间社会角色的发展,分阶段有针对性的开展不同内容的道德实践;它在实现大学生道德素质目标的过程中具有提高道德认识,培养道德行为习惯,促进道德完善的重要作用。
作者
周围
机构地区
衡阳医学院社科部
出处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91-94,共4页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大学生
道德素质
培养
道德实践活动
道德行为习惯
道德认识
内化
标的
在校期间
根据
分类号
C912.1 [经济管理]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8
参考文献
1
1
周围.
医科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特点及途径[J]
.医学与社会,1999,12(4):45-47.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2
1
赵国祥 赵俊峰.社会心理学原理与应和[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
2
曹开滨.当代医学伦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共引文献
1
1
马晋丽.
构建社会主义伦理思想强化医学伦理教学[J]
.华夏医学,2001,14(6):953-954.
同被引文献
4
1
侯远长.
建立规范化、科学化的精神文明建设运行机制[J]
.理论与改革,1999(4):93-95.
被引量:1
2
韩延伦.
高校德育与大学生道德人格定位[J]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8,19(4):31-34.
被引量:1
3
黄慧芳.
当代女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漂移与定位[J]
.教育评论,1997(1):32-34.
被引量:3
4
张彩凤,夏竞然.
知识分子与精神文明建设[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16-18.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4
1
杨永清,刘财富.
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目标定位及实践[J]
.卷宗,2012(8):44-45.
2
周围,刘继勇.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与高校精神文明建设[J]
.江西社会科学,2000,20(12):197-199.
被引量:28
3
周利粉.
浅谈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J]
.青年与社会(下),2015,0(2):58-58.
4
李阳.
关于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和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探索[J]
.求知导刊,2017(2):44-44.
二级引证文献
28
1
林为平.
青年志愿者活动与医学生成长成才[J]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2):38-40.
被引量:12
2
胡凯,杨欣.
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
.思想教育研究,2010(2):28-30.
被引量:37
3
胡凯,杨欣.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6(2):19-22.
被引量:64
4
刘淳,王丽娟.
试论新形势下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体系构建[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17):211-211.
被引量:5
5
龚萱.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保障机制构建[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6(5):34-36.
被引量:7
6
李雅玲,熊升银,杨勇建.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以雅安地区大学生为例[J]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4-5.
被引量:2
7
林迎熹.
论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德育功能[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5(3):169-172.
被引量:4
8
李顺琴,李兴玉,李兴奎.
中国特色大学生志愿服务探索[J]
.经济研究导刊,2012(31):276-279.
被引量:1
9
孟珍伟.
当代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德育功能分析[J]
.文教资料,2012(28):117-118.
被引量:3
10
梁杰华,杜立操.
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综述[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2,32(4):59-62.
被引量:7
1
张明志,何东,谢爱荣.
全面发展语境下独立学院大学生骨干人文素质提升路径探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3):112-114.
被引量:1
2
高娜.
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26(10):81-82.
被引量:1
3
姚嵘.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J]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2008(5):54-55.
4
皮革,马晓敏.
践行“爱”的教育的思考[J]
.家教世界,2013,0(10X):56-56.
被引量:1
5
杨芳.
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J]
.宁夏教育,2000(9):15-16.
6
李沛.
日常生活中的大学生道德培养初探[J]
.科教导刊,2014(9).
7
万光鉴.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提高思品课教学效果[J]
.四川教育,1995(11):43-44.
8
薛燕萍.
从教学内容入手谈整合——《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整合一例[J]
.学苑教育,2016,0(7):7-7.
9
李正美.
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品德课堂实效性[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7(31):40-40.
10
俞石泉.
依据思想品德导行规律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J]
.小学教学研究,1998,0(7):32-33.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